盘龙棍是古代兵器,说起它的来历,还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
摘要
盘龙棍这种兵器,在民间也称“
梢子棍”,是因为盘龙棍前面一截
短棍由铁环连接,挥动起来犹如
鞭梢,能产生“鞭击力”,击中目标后更具
渗透性而得名。
简介
盘龙棍是双节棍的前身,传说双节棍是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原称大盘龙棍(近代北方又称大扫子)和小盘龙棍(小扫子)。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
后来这种兵器由南传至
菲律宾,由东传至
日本。由于历史的变迁,双节棍被改的样子:全长72CM,棍身每节约30CM,中间有一铁链或
尼龙绳连结,长约12CM。
李小龙的
双节棍,就是这种标准的72CM的双节棍,区别于传统的大小盘龙棍。
拳打一线,棍打一片。武当盘龙门盘龙棍讲究的是桦棍劈出,力发腰间,也就是劲整动齐,全身力量集于棍端,力扫一片。步形身法也讲究灵活自然,身棍协调,形成进也打,退也打,上下左右一起打的局面。
历史由来
齐眉棍战大刀
宋太祖
赵匡胤年轻时,是
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一员大将,武艺高超。一次,邻国御前大将军
刘定国率军攻打后周边陲重镇西林川。当时,镇守西林川的将领正是赵匡胤。
两军阵前,刘定国催马上前,将手中沉甸甸、明晃晃的“金背砍山刀”往身前一横,傲慢地吼道:“赵匡胤,见到本将军还不快快下马受降!”赵匡胤将手中齐眉大棍一抡,指着刘定国笑道:“那得看我手中这条棍答不答应!”刘定国听了二话没说,挥起大刀径直向赵匡胤头顶劈来。
赵匡胤急忙向右一闪,躲过了这一刀。刘定国一看,顺势一拧刀把,横刀抹向赵匡胤腰侧。赵匡胤双手把棍一竖,将刀拦住。就这样,赵匡胤与刘定国二人刀来棍往,人闪马移,打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齐眉棍破裂
但赵匡胤毕竟年轻力壮,当二人战至四十多个回合,就在
刘定国一刀劈空之际,赵匡胤催马转至刘定国右侧,抡起手中的大棍向刘定国打去。这一棍,赵匡胤聚全身之力于棍端,势如泰山压顶。刘定国躲闪不及,赶忙用双手托起刀把向上一架,只听“喀嚓”一声,赵匡胤手中的
齐眉棍前端被砍裂了。赵匡胤一看,迅速将棍收回。刘定国见赵匡胤手中的
长棍断裂,乘势挥刀便砍。赵匡胤向后一闪,躲了过去,紧接着一扯
缰绳,策马跑回了自己的阵营,下令全部撤回城中。
赵匡胤回到城中,看着自己这根断裂的齐眉棍,不由叹了口气。原来,这根齐眉棍是赵匡胤在青霞山玄空寺学武时,行衍和尚赠送给他的。这根
齐眉棍是上等
花梨木制成,质地坚硬,棍体沉重。南征北战数年,赵匡胤曾用它战胜过许多骁勇悍将,没想到一战却将棍打折,自是十分心痛。
连枷
用过
午饭,赵匡胤上街巡视,忽听前方传来阵阵喧嚣,便信步走了过去。赵匡胤挤进围观的人群里一看,原来是三个守城的士兵与一个粗壮的汉子打了起来。只见那个粗壮的汉子手中拿着
连枷(农民拍打农作物脱粒用的一种工具,在一根长约二米的木棍前端,用铁环连接一条长约五十公分左右的长方形木板而制成。使用时,双手挥动木棍带动木板产生“
离心力”来拍打农作物)正向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卒头上抡去。士卒来不及躲闪,急忙用双手托起
枪杆向上一迎,架住了连枷的主体棍。但用铁环连接的木板却由于惯性,继续打了下去。只听“啪”的一声,正打在士兵的后脑勺上。这个士卒晃了几步,便昏倒在地。壮汉再次抡起手中的连枷,正欲打向另外两个士卒。赵匡胤大声喝道:“住手!”壮汉听见有人喊,回头一看,发现人群中一位气度不凡,军官模样的人正健步走来,
下意识地放下了手中的连枷。
赵匡胤快步走到汉子面前,拱手说道:“不知这位大哥与他们三个动手所为何事?”壮汉用手指了指那个昏倒在地的士卒,怒气冲冲地说:“这个人说守城需要檑木,硬要把我家这几根准备修建房屋的檩子拿走。我不同意,便打了起来。”赵匡胤抬眼一看,街边上这个汉子所居住的房屋已经残破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心想,这是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才导致百姓生活如此疾苦。于是,抱拳躬身,歉声说道:“这位大哥,在下是本城守将赵匡胤,没
能管好手下的士卒,以致做出违反
军规之事,赵匡胤向您赔罪了!”壮汉一听眼前这位军官就是赵匡胤,马上抱拳说道:“原来是赵将军,您守城也是为了我们百姓。既然真是为了守卫城池,那么这几根
檩子就拿去吧。”赵匡胤谢过之后,严厉训斥了那几个士卒。
盘名称由来
赵匡胤回来后,看到
书案上折成两截的
齐眉棍,忽然想到那个壮汉与士兵打斗时所使用的
连枷,思忖了一下,然后拿起已经折成一长一短两截的齐眉棍,来到
北街口那家陈记
铁匠铺,让陈铁匠把这一长一短两截木棍按
连枷的样式连在一起。不到一个时辰,陈铁匠便将这一长一短两截木棍用几个铁环和两个铁箍连在一起。赵匡胤乱拿起沉甸甸的棍子耍了几下,棍梢甩动起来呼呼生风,令人眼花缭乱。陈铁匠看完赵匡胤耍完这套
棍术后,好奇地问道:“赵将军,您看这似棍非棍,似鞭非鞭的兵器应该叫什么名字好?”赵匡胤看着手中这条棍,自言自语道:“此棍似断非断,似折非折,有头有尾,首尾一体,就叫‘盘龙棍’吧!”
威力
翌日晌午,刘定国率军来到城下骂阵,赵匡胤遂出城迎战。
刘定国催马上前,一看赵匡胤手中提着用铁环连接在一起的一长一短两截棍子,不禁仰天大笑道:“姓赵的小子,你难道就只会使这条破棍子不成?都折成了两截还舍不得扔掉。这样,你刘爷我等你一会儿,你快去换一件像样一点儿的兵器来!”赵匡胤听后,将手中盘龙棍一抖,大声说道:“刘定国,今天让你见识一下我这盘龙棍的威力!”说完,双手挥起盘龙棍便砸向了刘定国的脑袋。刘定国一看,忙用双手托起刀把向上一迎。就当刘定国用刀把迎住盘龙棍的棍身时,棍梢顺势折叠打了下去,正打在刘定国的
后脑勺上。虽然刘定国头戴铁盔,但也被棍梢震得头昏眼花,险些从马上摔落。赵匡胤紧接着又将盘龙棍扫向刘定国腰侧,刘定国下意识地将刀把一竖,结果又被棍梢击中后腰。刘定国一上来便连挨两下,知道赵匡胤今天使的兵器与众不同,十分刁钻古怪,这样,下去自己肯定会吃亏,于是一扯缰绳,调头便跑。赵匡胤见刘定国要溜,疾以棍梢扫向刘定国胯下那匹战马的前腿。刘定国的战马被击后,“咴”地一声嘶鸣仆倒在地。刘定国被重重摔在地上,头盔也掉了下来。赵匡胤乘机挥起盘龙棍向刘定国头顶上打去。刘定国坐在地上,见势不妙,本能地抬起手臂向上一挡,但他却忘了棍梢会折叠,只听“啪”的一声,棍梢又中后脑。刘定国“哎呀”一声惨叫,倒在地上。赵匡胤将手中的盘龙棍一挥,顿时军营中战鼓号角齐鸣,赵家军冲了过来,把
刘定国的军队打得四散逃窜。
从此流传
从此,盘龙棍便在武林中流传开来。后来,习武之人根据盘龙棍的原理,又发展改造出了适于
巷战近身短打的“
三节棍”与“
双节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