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是由
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
深部真菌病。其主要侵犯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管,亦偶尔累及粘膜和内脏。
病症介绍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皮肤淋巴管型为最常见,患者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得病前往往有外伤史。病损好发于直接同外界相接触的暴露部位,例如手部、腕部、前臂、足背及小腿外侧,而且以活动较频繁的右上肢为最多,这可能是该肢体习惯于劳动缘故。此外,头面部、颈部也可被波及。
病原菌从外伤处侵入机体后须经数周乃至半年的潜伏期方能发病。最初的皮疹是在原外伤部位出现一个坚实、圆形、且有弹性的结节,临床称此皮损为初疮。这种原发结节无压痛但可移动。其表面皮肤始为淡红色,进而转变成紫红色乃至发黑坏死。随后结节逐渐增大,可与上面皮肤粘连,最终破溃而马溃疡,从中流出少量脓液。
在上述原发性初疮发生之后,再经一至数周之久,又有新结节出现。此种后发结节叫做继发性损害,该结节常沿淋巴管作向心性扩散,呈带状分布,多局限于单侧肢体。病损时间较长的,结节还可向淋巴管支线分布。
继发性结节,数目不定,自数个至几十个,其大小如花生米或蚕豆大。这些结节也可缓慢发展转变为脓肿或溃疡。连接结节间的淋巴管可呈束状变硬增粗,但局部
淋巴结肿大得罕见。
初疮若发生于头部或颜面者,由于该部淋巴管不呈带状分布,故继发性的结节也不形成带状排列。
〖临床特点〗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一、病因:多有外伤史,
二、好发部位:四肢和头面部等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点:
皮下结节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可呈轻度疣状增生,挤压有少许分泌物,逐渐扩大与皮肤粘连,并沿淋巴管蔓延。
四、自觉症状:轻微。
五、分型:淋巴管型、固定型、播散型。
〖组织病理〗
组织细胞为主的肉芽肿和
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的化脓性炎症。在脓肿和
多核巨细胞中PAS染色有时可找到孢子或星状体。
〖实验检查〗脓液或组织真菌培养有孢子丝菌生长。
〖治疗〗
一、10%碘化钾溶液为首选药物,10~20ml口服3/日,饭后服药,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如病人可以耐受,治疗应延长至临床治愈后4~6周。该药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刺激。
四、5-FC口服1.5~2g/日,可与酮康唑合用,200mg/日,连续2~3个月。
五、
二性霉素B适用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静滴,还可配成0.25%的溶液局部损害内注射。
局部损害可考虑切除治疗,或采用物理疗法、热疗或冷冻治疗。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这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深部霉菌病,主要侵犯皮肤,偶而也可侵犯粘膜,肺、脑膜和其他内脏器官。发病前,皮肤常先有外伤史,再接触带菌的泥土或植物,病菌就从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大约经过1~3周,就在最初侵入的部位产生象疖子样的损害,一般不痛,也不发热,溃破后形成溃疡,流脓不多;也可为丘疹、疣状损害、斑块、菜花样假性肿瘤等。损害可长期固定于一处,或沿淋巴管向上蔓延,产生一串类似损害,数个至数十个排列成条状。一般以上肢发病的机会最多,下肢次之,近几年来面部也相当多见。极少数可侵入血液,引起皮肤和内脏的广泛播散。挤出损害中的脓血作培养,常能分离出病原菌,即可确定诊断。碘化物对本病有特效,一般用10%碘化钾溶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口服,疗程在2~3月。局部温热疗法可起辅助作用。防止皮肤外伤对预防本病很重要。病人换下的敷料应烧毁,以免污染环境,感染他人。
[症状体症]1.多见于农民或野外作业的工人,病前常有外伤史;2.固定型:损害在原发部位,可呈结节、溃疡或浸润红斑等,无疼痛;3.淋巴管型:损害为沿淋巴管向心性发生的紫红、黑色无痛性结节、溃疡,排列成串;4.播散型:少见,侵犯皮肤粘膜,全身散在皮下结节或溃疡,全身症状明显。
[诊断依据]1.患者主要是农民,病前常有外伤史;2.皮损好发于暴露部位;3.各临床类型的皮损特点;4.皮损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
申克氏孢子丝菌阳性;5.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可见星状体。
[治疗原则]1.内服系统抗真菌药(首选10%碘化钾溶液);2.外用抗真菌制剂;3.局部手术切除、镭射、冷冻、热疗或物理疗法。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化脓、溃烂及渗出。潮湿环境和腐烂草木有利于本菌的生长,当皮肤破损使病菌侵入,即可造成感染,有人统计154例孢子丝菌病,其中77例有明显外伤史。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1、皮肤淋巴管型
亦称树胶肿型约占各型病例的75%.由外伤植入,局部出现小而硬、可推动的无痛性皮下结节,呈红、紫或黑色,有时初起即为溃疡。好无于指部或腕部,损害连结成串,自觉症状不明显。
2、皮肤粘膜型
较少见。在口腔、咽喉部或鼻部,初为红斑、溃疡或化脓性损害,后变成肉芽肿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