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拼音:jiē)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
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两个人以同一个姿势相随在一起,下面是“曰”,合起来就是两个人共合一口,言语一致。后来引申为“都”“全”的意思,用作副词,如“皆大欢喜”。
“皆”,《
说文解字》解释为“俱词也。从比从白(白是“
自”的异体字)”。古汉语中,“俱”字有动词“在一起”、副词“一起;共同”、形容词“相同”和副词“全;都”四个常用意义。《
说文》中的“词”特指虚词。许训“俱词”就只能解释为虚词了。“从比从白”即能比并自我,有志一同的意思。皆字西周金文(皆壶)作图1,上部为两个“人”(“从”),表示二人并行;下部为“曰”,“曰”为指事字,示口在言浯。两字合起来的意思是两个人共合一口,言语一致,表示“异口同声,步调一致”。战国(图2、3)时尚以此为主流结构,上部构件或作“并”(图5),并的本义是二人相从,与构件从属于形义相近偏旁的更替。当时更主要的一个变化是在秦系文字中构件从易作比。《说文》把构件曰看作白(zì)则是错误的,战国、秦汉时绝大多数作曰不作白即可证明。隶变后楷书作皆,仍从小篆结构下部作白不作曰。
文字学家林义光先生推测,应该还有一个“皆”字,比从“曰”更为古老。甲骨文有一个“图A”,当是皆字的原始形体,表示二人或多人在一起前来,“口”表示处所。《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不释。《
甲骨文合集》28398:“壬寅卜,王其田些,宁兕先〔“图A”〕,亡(无)炎。毕。王永。”辞意为:“壬寅这天卜,王在些打猎,平静的兕(野水牛)先偕同而来。没有发生炎害。因此捕获了。”到周代,将两个同向的足迹形变为二人相从,在表处所的“口”中加一画,就是《皆壶》金文。篆文又变为从比、从白。因此,皆是偕的先造字,由加符象事变为会意,义为偕同,即在一起,动词。《史记·高祖本纪》:“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锅,与皆,降析郦。”用的是本义。
皆字后面紧接动词,就成了
副词,表示情态,义为“一起”“一同”,如“皆大欢喜”“有口皆碑”。
《唐韵》古谐切。《集韵》《韵会》《
正韵》居谐切,并音街。《说文》:俱词也。《小尔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郑康成读皆如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