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队杯是一项非常民间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只是在暑期丰富青少年生活的活动,虽已形成传统,但由于时间、参与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商业开发的空间较为有限。
早期情况
“百队杯”是一项公益事业。
尽管现在许多人都在强调足球是一项产业,通过它可以赢利,但对于“百队杯”的始创者、北京市少年宫活动部副部长王斌而言,他更希望“百队杯”是一项公益事业。换句话说,既然是公益事业,就不要指望通过它赚钱。
显然,王斌的观点与当前的大趋势不仅格格不入,而且背道而驰,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在目前
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
中超联赛的主赞助商尚且发生更迭,而且其冠名费用也将大打折扣,何况一个民间的“百队杯”,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
首先,“百队杯”是一项非常民间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它的普及功能远远大于足球技能的提高,因此其可观赏程度并不大;
其次,“百队杯”只是在暑期丰富青少年生活的活动,虽已形成
传统,但由于时间、参与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商业开发的空间较为有限;
再有,“百队杯”目前由多家单位联办,并没有自身独立的组织机构,因此它现在并不具备创利的基本条件。
基于以上和未涉及的诸多因素,要想将“百队杯”做成一项可以赢利的产业,难度极大。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其视为一项公益事业,更利于其发展。
“百队杯”赛从1984年创立至2009年已有25年,比赛自第一届开始报名参赛的球队便超过100支;1998年参赛队达2062支,创该项比赛的纪录;2004年,253支球队参赛,参赛队数大幅减少。
“对于‘百队杯’,两个问题让我感到压力很大。一个是经费问题,另一个是场地问题。”王斌直言不讳。
“组织‘百队杯’的经费经历了由上级拨款到我们自筹这样一个转变,虽然此前几年都有社会赞助,但‘百队杯’并不是一个旨在赢利的项目,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公益事业,我们并没有专门对这项比赛的积累,常常是‘吃完上顿等下顿’。由于离暑假还有一段时间,‘百队杯’究竟怎么办,现在还没有具体思考,但经费问题仍然首当其冲。”1996年,“百队杯”赛因经费问题没有落实曾险些停办,后经北京市体委、北京市足协紧急“救市”方使比赛得已照常进行。经历了那次风波后,王斌感觉到了没钱的窘迫。
除此之外,王斌又强调了场地问题。
“如果只是二三百支球队比赛,
北京市少年宫的场地应该能够应付,但如果参赛队特别多,场地问题非常不好解决。过去,一些学校是土场,人家还能借给我们使用,后来各学校都改造成了塑胶场地或人工草皮,人家出于对场地的保养需要,已经不再外借,而去体育场租场地,费用很高,我们的经费根本不够。”
王斌说,根据现行政策,再过7年他就该退休了,他希望“百队杯”在今后7年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传统赛事,不要再像现在这样常常为经费和场地发愁。
“我常常想,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扶持一下‘百队杯’,使它再那么民间,‘百队杯’也许会有更大的发展。就像市政府每年要为群众做多少件实事那样,‘百队杯’在某一年是不是也能算作其中一件,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百队杯:跨越世纪的教科书
应运而生
创立于1984年暑期的北京市百队杯足球赛,至今已有32年历史。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这项比赛的发起人北京市少年宫活动部副部长王斌仍然十分感慨——
“
北京市少年宫作为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机构,其职责是在假期及课余为孩子们提供服务,丰富他们的生活,因此搞什么样的活动能吸引孩子、搞什么样的活动更适合孩子、搞什么样的活动受孩子欢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思索的问题。
“1984年夏天,那时候的中国足球还处在低谷,中国队此前在世界杯、奥运会预选赛中相继失利,可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当时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而且又处在暑假期间,北京市少年宫又拥有一块足球场,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百队杯’应运而生。
“根据以往的情况,我们最初设想组织二三十支中小学球队进行比赛,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于是向一些学校发了通知,并登报对即将举行的比赛进行了宣传。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项比赛受到了中小学生的空前欢迎,竟然有一百多支队伍报名参赛。看到有这么多球队报名,我们既兴奋,又发愁——少年宫只有一块足球场,以前从没搞过这种规模的比赛,要是办不好,岂不是让孩子们失望。于是我们加班加点,把少年宫的足球场一分为二进行七人制比赛。我们前前后后忙活儿了一个多月,孩子们过足了球瘾,各学校的老师对这项比赛也反映非常好。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还请到了当时的
中国足协副主席
年维泗为孩子们发奖。社会各界对这项比赛的支持,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坚定了我们把比赛继续搞下去的决心。”
名称由来
尽管“百队杯”已有32年(至2015年)历史,但它的名称并非与生俱来。作为“百队杯”历史的见证人,王斌讲述了“百队杯”名称的由来——
“1984年以前,由北京市少年宫举办的足球比赛大多叫‘北京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而且由于当时所处的历史及社会环境,我们不仅没有为比赛寻求冠名的意识,而且举办这种活动的经费大多由上级主管部门拨付。
“1984年,报名参加这项比赛的队伍超过了一百支,这对于北京市少年宫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产生了为比赛起一个新名称的想法。因为当时的参赛队达到并超过了一百支,我们想,干脆就叫‘百队足球赛’吧。另外,由于北京市少年宫此前从没有搞过这么大规模的比赛,所以又把它称为‘百队足球天地赛’,以此形容它规模大。后来,我们觉得‘天地’不大确切,就把这两个字删掉了。”
接轨市场
经过几年发展,“百队杯”从最初的一百多支参赛队,逐年递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已有接近千支队伍报名参赛。由于当时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经费较为有限,而“百队杯”所要支出的费用又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王斌开始向社会“化缘”——
“虽然‘百队杯’是一项基层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但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让我最难忘记的是中国足球界元老韩重德同志,是他为‘百队杯’找来了第一笔社会赞助,而且使我们意识到走市场化道路的重要性。
“起初的几届‘百队杯’,我们基本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举办比赛,但后来由于参赛队数直线上升,经费越来越紧张。80年代中后期,通过韩重德同志联系,石家庄市长征胶鞋厂出资出物对比赛进行了赞助。我记得最初一笔赞助费是3000元以及该厂生产的一批足球鞋。现在看,这笔赞助数目不算大,但那时对我们而言已经相当可观了。当年的比赛结束后,我们用足球鞋作为获胜球队的奖品,孩子们拿着足球鞋都非常高兴。
“有了第一次尝试,我们觉得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中会使比赛本身更具吸引力,于是我们在每年暑期举行‘百队杯’赛前都寻求企业的帮助。在二十余年间,诸如长征胶鞋、华英、古隐山、喜乐、奥德赛、
可口可乐、安利等企业都参与过‘百队杯’,它们对于‘百队杯’的发展做出过不小贡献。”
赛事历程
第40届
2023年6月,第40届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将于7月8日至11日接受报名,正式比赛将于8月8日打响。
第41届
2024年8月1日,百队杯组委会公布了2024年第41届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的竞赛分组表及竞赛日程表,并于8月2日发布第41届百队杯足球赛的官方宣传片。
媒体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
足球之夜》栏目近日专题报道了百队杯足球赛。
时长约21分钟的节目《百队杯:初心不惑仍少年》中,讲述了百队杯足球赛的诞生、创办时所处背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所取得的成就等故事,呈现出这项全国唯一举办40年未间断的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发展沿革。
风雨40年,一代又一代百队杯足球赛的“守护者”呕心沥血,全力护航这项民间草根赛事茁壮成长。节目中,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海滨,百队杯足球赛创始人、时任北京晚报体育记者吕会民,时任北京市少年宫教师王斌,京报集团体育新闻部主任袁虹衡,北京市足球协会主席刘军先后聊起关于百队杯的个人记忆,以及组织和筹办赛事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故事。
办赛工作事无巨细,很辛苦。但参加百队杯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十分甜。
近3年,百队杯足球赛的报名参赛队伍数量均超过千支。“不惑之年”的百队杯足球赛不仅未失去活力,反而更显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也因为它来自民间,扎根基层,培养兴趣,凸显纯粹,并且代代相传。如今的百队杯,是普通孩子接触足球的平台,也是民间足球热情的“温度计”。它能让孩子们找到足球运动的快乐,大家的热情参与也助力赛事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