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竹
天门冬科龙血树属植物
百合竹(学名:Dracaena reflexa)为天门冬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直立上部有分枝,节间短。叶松散成簇生长,叶片线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全缘,叶色碧绿而有光泽;花为白色、较小,但花序比较长,能达半米;浆果近球形,具1-3颗种子。
形态特征
百合竹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百合竹最高可达9米。
植株长高后茎干易弯斜,直立上部有分枝,节间短。
叶松散成簇生长,叶片线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全缘,叶色碧绿而有光泽。
花序单生或分枝,小花白色,雄蕊6,花丝着生于裂片基部,子房上位,花柱丝状,柱头头状。愈向上长,茎干愈易弯曲歪扭。
浆果近球形。
生长环境
百合竹喜高温多湿,生长适温20-28℃,耐旱也耐湿,温度高则生长旺盛,冬季干冷易引起叶尖干枯。宜半阴,忌强烈阳光直射,越冬要求12℃以上,对土壤及肥料要求不严。盆栽土壤可用园土泥;泥炭土:鸡粪=6:4:1混合后堆半年使用。
分布范围
百合竹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在中国有广泛栽培,在中国华南地区有大量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人工繁殖
播种法繁殖适宜在春季或夏季进行。播种前土壤和种子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生长期出现病虫害。土壤要用70%甲基硫菌灵进行消毒,同时还要用90%敌百虫进行土壤灭虫。种子随采随播,也可贮藏到春夏季再播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种子贮藏的麻烦,种子阴干后即可直接播种。播种前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30分钟,待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放置竹箩内晾干,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播后要加强苗圃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温度在20-25℃,播后约25-30天左右出苗。
可于3-5月进行,取当年生健壮成熟的枝条,剪成长8-10厘米,硬茎保留3-4个芽,嫩枝保留3-4片叶。床土选用排水良好、经消毒的疏松沙质壤土或泥炭土。插后用80%的遮阳网遮盖并浇透水。以后每天喷1-2次水,每次3-5分钟即可,约30-35天左右生根。如用“根太阳”生根剂400倍液和黄泥混合成泥浆,将插穗剪口蘸点泥浆,处理后待泥浆干后插育苗池,插入育苗池时要先用棍棒插孔后再插苗,以防黄泥浆脱离插穗,影响生根。插后20-25左右即可生根。
栽培方法
苗期管理
当百合竹小苗根系长至3-5厘米时可移栽上盆,如果上盆太晚,幼苗长势衰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百合竹为半阴花卉,栽植时应选半阴的环境以及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满足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移栽时植株应带土坨,生长季节也可带土坨移栽,但移栽前将当年生新梢枝叶全部去除,保持土壤湿润。
水肥管理
百合竹对水的耐受度较好,轻度干旱与湿渍都不会损害太大,但最好在管理中最好以盆土表层干燥后浇透为宜,利于其生长。干湿交替进行浇水可令枝叶浓密,枝节紧凑,观赏价值高。
移栽后10-15天可施定根肥,可用10%的尿素液浇灌,幼苗期及抽梢期以施氮肥为主,生长旺盛期可施氮、磷、钾复合肥料或有机肥液,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另外,在高温季节或冬季要停止施肥,在每年春季换盆换土时可加入一定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底肥,保证其生长良好。
修剪
上盆后,当小苗长至8-10厘米时可摘心,第二次摘心待新梢高4-6厘米时进行,如此反复多次,以达到丰满为止。百合竹具有一定的宿根性,能从根部生长新枝,所以株形生长良好。百合竹比较耐修剪,最好在修剪前后适当加强肥水管理,以利于生长出的新枝叶更好。修剪主要以整型为主,也可结合扦插繁殖时进行。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灰斑病心腐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介壳虫蚜虫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百合竹耐荫性好,是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可盆栽置于阳台、客厅和窗台观赏,也适用于插花。
生态价值
对多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氯气、氟化氢、氨气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净化室内空气。
参考资料
龙血树属.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3:1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