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
词牌名
白苎,词牌名,又名“白苎歌”。以柳永(一作紫姑)《白苎·冬景》为正体,双调一百二十五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韵,后段十五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韵,后段十四句六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蒋捷白苎·正春晴》等。
词牌沿革
三国吴孙皓时有《白苎歌》和《白苎舞》,古乐府有《白苎曲》,其辞之名是赞美白苎之美,劝人及时行乐。至晋和南朝仍歌之甚盛。此虽南方之曲,亦流传至北朝。及隋有清商舞曲《白苎》,唐因隋曲制歌辞,别名《白苎》《白苎曲》《白苎歌》《大白苎》《香风辞》。唐声诗有《白芝辞》调名,歌词为七言四句形式。入赵宋,始为琴曲,又依原名制词,遂成调名。其曲调,一说是音乐沿革言,仍因旧曲;一说宋人则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正宫《白苎》曲赋雪者,世传紫姑神作。写至‘追昔燕然画角,宝钥珊瑚,是时丞相,虚作银城换得’。或问出处,答云: ‘天上文字,汝那得知。’末后句‘又恐东君,暗遣花神,先到南国。昨夜江梅,漏泄春消息’,殊可喜也。”由此可知此调曾在北宋民间流行。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一百二十五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韵,后段十五句六仄韵。以柳永《白苎·冬景》为代表。此调只有蒋捷词可校。
变体,双调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二句七仄韵,后段十四句六仄韵。以蒋捷《白苎·正春晴》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换头短韵下减四字一句异。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白苎·冬景》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中中,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绣帘垂,画堂悄,寒风淅沥。遥天万里,黯淡同云羃羃。渐纷纷、六花零乱散空碧。姑射。宴瑶池,把碎玉零珠抛掷。林峦望中,高下琼瑶一白。严子陵、钓台归路迷踪迹。
中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追惜。燕然画角,宝钥珊瑚,是时丞相,虚作银城换得。当此际偏宜,访袁安宅。醺醺醉了,任金钗舞困,玉壶频侧。又是东君,暗遣花神,先报南国。昨夜江梅,漏泄春消息。
变体
格律对照例词:《白苎·正春晴》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幽壑。水生漪,皱嫩绿、潜鳞初跃。愔愔门巷,桃树红才约略。知甚时,霁华烘破青青萼。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忆昨。引蝶花边,近来重见,身学垂杨瘦削。问小翠眉山,为谁攒却。斜阳院宇,任蛛丝罥遍,玉筝弦索。户外惟闻,放剪刀声,深在妆阁。料想裁缝,白苎春衫薄。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8-03-30 07:34
目录
概述
词牌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