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雪雀(学名: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是雀科、白腰雪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4-18厘米。额和眉纹白色,上体灰褐或沙褐色、具暗褐色纵纹,腰白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两翅黑褐色,翅上初级覆羽具白色端斑,外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翅上大块白斑,下体白色,嘴夏季黑色,冬季黄色。
白斑翅雪雀与该种很相似,但腰不为白色,颏、喉黑色。区别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腰雪雀(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Montifringilla
雪雀属Onychostruthus
白腰雪雀前额白色或近白色,
眼先黑褐色具暗褐色贯
眼纹和白色或近白色眉纹,头顶、枕、后颈、颊、耳羽和颈侧淡灰褐色。背肩淡灰褐或沙褐色具暗褐色纵纹,腰白色。尾上
覆羽白色具黄褐色或土褐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黄褐(夏)或暗褐(冬)色,其余尾羽黑褐色具白色端斑,且越往外侧尾羽白色端斑越大。翅上初级覆羽黑褐色,先端白色,其余覆羽与背同色。飞羽黑褐色,第一枚初级
飞羽外翈白色,尖端黑褐色,第二、三四枚初级飞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羽缘或白色羽缘不明显,内翈中部边缘具白斑,内侧初级飞羽基部一半为白色,
次级飞羽具白色端斑,羽基亦为白色。下体白色或污白色,胸沾褐灰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前额白色范围较小,尾部白色羽端亦较窄少。幼鸟上体较灰,纵纹不明显。
虹膜茶黑色,嘴夏季黑色,冬季黄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0-43克,♀20-40克;体长:♂140-180毫米,♀130-170毫米;嘴峰♂11-14.5毫米,♀12-14毫米;翅♂92-116毫米,♀96-108毫米;尾♂58-81毫米,♀62-86毫米;跗蹠♂21-26.5毫米,♀21-24.5毫米。
成对或小群活动,栖息环境较为稳定,尤其是繁殖期间,冬季进行小范围的游荡或垂直迁徙,成群在雪地上,有时也到居民点附近牲畜棚中活动和觅食,善于在地上奔跑、跳跃。飞翔甚有力,但飞行高度较低,通常离地10米左右,每次飞行距离不远。善鸣叫,尤其是繁殖期间,叫声似“duid、duid”或“Jie、Jie、Jie”。
白腰雪雀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月至8月。繁殖期间雌雄鸟甚为活跃,雄鸟常围绕着雌鸟鸣叫,并相互追逐。在求偶期间,雄鸟还进行像百灵鸟一样精巧的炫耀飞行和在地上作求偶跳舞表演,同时还发出一种像击鼓似的歌唱声。营巢于岩石洞穴、废弃房屋墙洞和鼠兔废弃的洞穴中。由于经常出入于鼠兔洞中,而鼠兔又很少攻击它们,故被人们称之“鸟鼠同穴”。实际上它们并非同时居住在一起,白腰雪雀仅利用鼠兔的弃洞或盲洞营巢和休息。巢由枯草茎叶构成,内垫有
羊毛、鼠毛等兽毛和鸟类
羽毛,洞长约1.5米,外径19厘米,内径8.5厘米,高10厘米,深6厘米;巢内卵5枚,卵白色,大小为(23.2-24.6)毫米×(17.0-17.3)毫米,重3.4-3.7克。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该物种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在当地常见(Clement 1999年)。趋势理由: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该物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它们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