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夫人,又称慈善夫人,生卒年不详,唐开元年间人。原籍
浪穹诏(今大理市
洱源县),后嫁与邓赕诏(今洱源县邓川)诏主为妻。
蒙舍诏(今
大理巍山)诏主
皮逻阁欲吞并其他五诏,向唐朝称臣,与五诏诏主谈判无果,便假意邀请五诏诏主前往蒙舍诏祭祖。白洁夫人知道此中有诈,劝丈夫不要前往,但如果不去,便会被冠以对祖宗不敬的罪名,邓赕诏诏主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按期前往蒙舍诏。白洁夫人见无法劝服丈夫,便送给丈夫一只铁钏,戴在臂上。果然,
皮逻阁在松明楼设宴,趁众人尽兴吃喝之时,火烧松明楼,五诏诏主当场死亡,无一幸免。听闻丈夫死讯,白洁夫人连夜率军赶到蒙舍诏,途中火把照亮夜空,形成蜿蜒的火龙。到达后,她以双手从废墟中挖出丈夫尸首,为此双手流血。尸首早已面目全非,辨认的标记,便是臂上的铁钏。
传说在
南诏时期,
蒙舍诏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
白洁夫人
聪明绝顶,早就猜到
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
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娶
白洁夫人为妻,
白洁夫人在为丈夫
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
洱海自尽。白王皮逻阁为
白洁夫人的忠贞英勇所感动,下诏封
白洁夫人为慈利夫人,并厚葬之。为了纪念
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
火把节,流传至今。
白族妇女有在
火把节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的习俗,其中一种传说,便是为了纪念
白洁夫人以双手挖出丈夫尸首,而导致双手受伤流血的烈女之举。
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避仇家自
哀牢(云南
保山县)迁居到蒙舍川。舍龙生子龙独逻,又名
细奴逻。唐太宗时,蒙舍酋长张(张是白蛮大姓)乐进求让位给细奴逻。六五三年,
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朝,唐高宗任细奴逻为巍州
刺史。六五四年,蒙嶲诏蒙敛、和舍等作乱,唐命李义为姚州道总管讨蒙敛等。张乐进求让位,细奴逻遣子入朝,求唐保护,大概都与蒙嶲诏的侵扰有关。唐高宗
咸亨年间,唐用西爨酋长王仁求为将,平定乱事。《王仁求碑铭》说“咸亨之岁,犬羊(指蒙敛)大扰,枭将失津(唐兵败),元凶莫惩”,足见蒙敛侵扰多年,战败后才北迁至样备。南诏对唐恭顺,得兼有阳瓜州(云南
巍山县)土地。
五诏与河蛮部落,受
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七一三年,唐玄宗封南诏
皮逻阁为台登郡王。次年,皮逻阁遣谋臣张建成入朝。七三七年,皮逻阁战胜河蛮,取
太和城(大理县)。次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
云南王。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
潜通犬戎(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七三八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剑南
节度使王昱,请求合
六诏为一。
王显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当时唐与吐蕃争夺安戎城,战事激烈,
皮逻阁攻五诏,有牵制吐蕃的作用,得到朝命并不是因为王昱受贿代请。
皮逻阁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训、御史严正诲参与军事,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很快统一了六诏,成立以
西洱河地区为基地的
南诏国。七三九年,皮逻阁迁都
太和城。
云南省有白剧《白洁圣妃》,2008年云南省京剧院根据同名白剧改编的历史类京剧剧目《
白洁圣妃》。该剧目获得第5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新编历史剧一等奖。(详见
白洁圣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