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是唐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王国“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
历史沿革
太和城是唐代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从唐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定都于此,至唐
大历十四年(779年)迁都大厘城止,作为都城前后计40年。
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九年间(1938年至1940年),前中央博物院对太和城遗址进行了野外考古调查。
196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再次对太和城遗址进行调查勘测。
1997年3月至1998年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太和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
2005年,配合214国道大凤段扩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太和城遗址南北城墙东段局部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300平方米。
201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大理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在太和城遗址勘探中发现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3号建筑遗存。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了在太和城遗址区域青铜时代已有人类生活居住和南诏国时期的宗教建筑遗址。
2016年11月中旬至2017年1月下旬,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大理州、大理市两级文物管理所对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3号建筑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其中2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3号建筑遗存发掘面积约900平方米。
2017年,考古队在葶蓂溪南侧的上城区域,发现了内城。
2020年,内城西部的高台上,发现了比较重要的建筑基址。
遗址特点
综述
太和城遗址地处滇西横断山脉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间的东西向冲积扇缓坡上,城西起苍山佛顶峰东麓,东至洱海滨,整个遗址西高东低,西陡东缓,南距大理州府所在地下关约6千米,北距大理古城约7千米,其间亭溟溪穿流而过注入洱海。太和城遗址是唐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王国“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南诏三座都城中城廓保存最为明显完整的城址。太和城分内城、皇城及外城三部分,内城有半圆形瓮城,德化碑前的古道为当时的城内的南北大街,皇城、外城的建筑按史料所载为以“垒石为之”。内城东西长约210米、南北宽约150米。内城及周边发现大量建筑基址,部分铺有绿釉砖或青砖,建筑规格较高,是太和城的宫殿区;金刚城是太和城西麓依山形而建的一座不规则的小城,面积约3000平方米,城墙与太和城的南北墙西端相接,残留高度约5米。金刚城内宫室的建筑则当以木为主;外城南北城墙东段墙体主要用黑色淤泥掺加砂石等夯筑、有黄色细沙夯筑的墙基及基槽、墙体内外两侧有挡墙柱等。
城郭形状及特点
太和城因军事防御的需要和受地势限制而形状不规则,其中尤以最西端、地势最高的内城金刚城为甚。整座城平面形状呈甬钟形,顶上小圆圈如钟之钮,为内城金刚城。内城形状略似东西向网坠形,中段束腰略窄。外城的南北城墙西段顺核桃山势以约100°的夹角从内城金刚城中部南、北两侧分别向东南、东北下山,下山后转东大致成梯形延伸至洱海边。从平面观察,太和城外城的形状可大体分为两块:滇藏公路以西为三角形,以东为梯形。南城墙全长约3350米,北城墙全长约3220米,太和村以东的南、北两墙间相距约1800米,全城面积约3.5平方千米。
城墙
内城金刚城城墙因所在核桃山顶的自然堆积土层较厚,城墙用土夯筑,夯层明显,夯层厚约8厘米;有零星圆形环底夯窝,夯窝直径5厘米,深1~2厘米不等,城墙地表最厚、最高处在东城门处,厚约7米,残最高约6米。由于是内城,加之地势陡峭,其质地略显疏松而不太坚硬。
外城南北城墙西端位于核桃山南北两侧山坡上,从山顶至山脚轮廓基本完整,上接金刚城城墙中段。城墙未见基槽而为将山脊削斜平后平地夯筑,筑墙时因山坡上泥土有限,就地取大量碎岩石及泥质砂岩风化土掺和,因而剖面颜色呈黄、白色相间。此段城墙的北城墙现残高6.6米,底残宽7.1米。从夯层及夯面观察板夯,含土多者夯层、夯面稍明显,含土少者夯层、夯面难辨,夯层厚5~13厘米,厚薄不均,不见夯窝。夯面内外两侧基本水平,上下两方向则顺山势向下倾斜,系斜向板夯所致,倾角为15°~20°。因是外城墙,防御重要,夯筑原料虽粗糙,却夯得坚硬。南城墙西段近山脚处内侧地面表土中有大量径0.2~0.3米的卵石块堆积。
外城南北城墙中段筑于冲积扇缓坡的边缘,自然堆积为较厚的淤泥、淤沙层,为夯筑土城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又因是外城墙,防御任务艰巨,故夯筑坚硬,在南城墙的滇藏公路西侧段更坚硬如石。此段城墙所用泥土的颜色偏深褐,当与含腐殖土有关。夯层厚8~10厘米,不见夯窝。
外城南北城墙东段地处冲积扇南北两缘末的近坡脚处,多在太和村东,自然堆积主要为淤沙—粗砂石—石块。
城门
太和城外城“北城门”处已盖满民宅,“南城门”处路面已是砂石、大石块冲积堆积。
内城金刚城城门有二:东端的瓮城门、南侧的便门。东端的瓮城门南北两端的城墙略内外相错,南端在城门处向东北转折伸出长约10米的一段,从地形观察,因上山之路系从东面盘旋而上,快至瓮城门时路自东北方向上来入城。城门现残宽约8米,门道由于地势最低,成为整个瓮城的出水口,路面无存。南侧的便门为金刚城的西南侧出口,城墙外为陡峭山坡,仅该城门处略缓,城门外似有一窄道平缓通往后面之山,此城门推测为通往后山便道之门,以利往后山狩猎、采集及取水等出入。
城内建筑遗址
太和城内的南诏建筑遗址,发现3处,一处位于太和城中心的“南诏德化碑”以西约58米,另两处在内城金刚城内。
“国门”建筑遗址,位于太和城中心的“南诏德化碑”以西约58米。该建筑遗址所在为冲积扇缓坡的中脊,南北两侧地势皆略逐渐下缓,现存地貌为一块面积约6400平方米的南北向长方形大平台耕地,东、南、北三面均高出周围耕地,东面高出约3.5米,是“南诏德化碑”以西面积最大的一块平地,南北宽约85米,东西进深残约13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坐西向东,平面呈凹字形;南、北、东三面有石墙,系用拳头大小或略大的卵石垒砌,石块间用泥土黏结;建筑内表土下即为晚期的冲积砂石,再下为大面积每块重达几百公斤,甚至近吨的大石块堆积、覆盖。整个建筑遗址的平面形状应为长方形,而不是露出的凹形。墙的结构分挡墙和屋墙两部分,内壁垂直,外壁屋墙垂直,挡墙则再外错出约1米后向外、向下倾斜,倾角达75°,从而形成近1米宽的屋檐,挡墙高2.6米,屋墙残高0.7米,计高3.3米,屋墙厚1.1~1.3米,挡墙厚2.1~2.8米。墙之范围内尚未发现地面或踩踏面痕迹,结合残砖、碎瓦较少和墙内壁仍未到底等来判断,地面或踩踏面及大量残砖瓦在大石块堆积层之下。
内城建筑遗址有两处,特点是有平整的用拳头大小卵石铺就的地面,但未发现卵石垒砌的墙,考虑到内城高出外城约150米,铺地所用卵石皆来自内城山下的外城(内城山上无卵石)。推测这两处建筑遗址的墙可能用木材或夯土筑成。这两处建筑遗址一处位于内城中段北部边缘,现种有桉树,另一处位于内城西南部,现种有茶树。将其命名为“桉树林建筑遗址”和“茶园建筑遗址”。桉树林建筑遗址所在为一弧形平地,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为高出平地约7米的核桃山顶所环抱,唯东北视野开阔面对洱海,东北距内城城墙约10米。该遗址坐南朝北略呈正方形,东西宽约27米,南北进深约29米,面积约780平方米。此地原为斜坡,人工取土至此夯成平台,再于夯土台上铺卵石作为房屋地面;夯层计15层,共厚1.2米,夯层明显,每层厚约0.1米,有零星夯窝;卵石层边缘有方形柱础石,边长0.55米,中有榫孔,径0.06米;卵石层上未见夯土墙痕迹,有零星南诏风格的残厚布纹瓦、有字瓦,推测当系木结构瓦顶建筑。茶园建筑遗址该,位于内城中部偏西南的山顶平地上,南北向长方形,南北宽约27米,东西进深约17米,面积约360平方米。该遗址由于位于内城中部,四周视野均开阔,地面亦用拳头大小的卵石铺就,卵石层下即为生土。较之桉树林建筑遗址,此建筑遗址卵石铺地层外侧为一台阶,台阶亦用卵石铺就。
佛顶寺夯土台基遗址
佛顶寺夯土台基遗址位于内城西端,为内城的最高处,其西紧靠西城墙,大致呈椭圆形,面积约7500平方米,其中心处现存有清末所建的佛顶寺,该寺1997年初由当地人捐款翻修,改名为“白王殿”。传佛顶寺建于南诏时期,以后历代均不断维修、重修。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夯土台基,其上当有大型建筑,推测今佛顶寺的位置即为南诏时某大型建筑的所在,后被改为寺庙用途。
城内街道
外城内的街道,除前所述的“南诏德化碑”东侧的古道烧香路“草帽街”段推测为当初太和城内的南北大街外,暂未发现其他街道。在核桃山东、南两侧推测另各有一条上下金刚城的道路。内城东面坡度稍缓,瓮城门外从地形观察,有一条宽约5.5米的道路从瓮城门口弯曲盘旋而下到半山腰,半山腰以下坡度变陡,道路已断,现有小路数条分别往南、往东下山,此路的路面今已为生土。南侧上下金刚城的道路在外城南城墙西段内侧,此地地形陡峭,但在城墙内侧与山体间顺城墙有一条宽约8米的凹槽直达山顶的内城墙处,此凹槽的形成当为就地取土石夯筑此段城墙所致,其结果既夯筑了城墙,同时也形成了道路,以利从南面上下内城。表土层厚达2米多,其间夹杂大量0.2~0.3米的卵石。此处推测应为当初上下金刚城的城墙内侧的坡形道路。
文物遗存
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镇太和村西,是云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块唐碑,碑身高3.97米,宽2.46米,厚0.6米。碑文原有3800多字,后因风雨剥蚀,仅存256字,自明代以来云南本地典籍及地方史志皆拓录德化碑碑文,如明万历《云南通志》、清康熙《云南志》、师范《滇系》、阮福《滇南古金石录》,得以一览其内容。德化碑主要记叙了南诏自建国以来在唐王朝支持下一统洱海流域、出兵滇东吞并东爨、天宝战争中联蕃遏唐等史实,大量涉及南诏的政治、军事及文化风貌等领域的内容。
建筑构件
太和城遗址出土有数量较多的瓦片(包括有字瓦)、釉陶砖等遗物。还发现有大面积的铺地砖分布,考古挖掘揭露出的铺地砖范围长约14米,宽1.6米,铺地砖为青灰色无釉砖,砖长33.5、宽17、厚5厘米。在铺地砖旁还发现有石柱础,石柱础以整块方石构成,中间有榫孔,边长77厘米至80厘米,榫孔直径10厘米。柱础间距4.9米。另外,瓦当种类丰富,有云纹、兽面纹、莲花纹、法轮纹等,也有少量滴水发现。
3号建筑遗存出土有汉晋时期纹饰残墓砖2块、南诏有字残瓦338片、南诏残花纹砖7块、残方砖21块、残绿釉砖2块、残滴水16件、残瓦当24件等。
陶器
太和城遗址出土有红衣陶片,从器型上判断,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当时的太和城应该就是建于次时期的遗存之上。3号建筑遗存出土残陶鸱吻10件、残绿釉陶瓶2件、残绿釉陶碗1件、残黄釉陶盏1件、残灰陶盏1件、贴金箔夹砂陶片4小块。
其它文物遗存
太和城遗址2号建筑遗存考古发掘区中南部南诏时期堆积层之下发现1处青铜时代的残圆形建筑石墙基遗迹,在附近的同一地层中出土青铜钺、青铜镞等各1件。3号建筑遗存出土残红砂石佛首1件、完整青铜鎏金杨枝观音立像1件、青铜金刚杵1件、开元通宝2件。
历史文化
南诏政权
唐朝时期,云南西洱河地区居住着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及蒙舍诏六大部落,统称“六诏”。其中,蒙舍诏因位于六诏之南,故称“南诏”。唐王朝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被册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由此建立,其管辖范围包括今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两省与云南相邻的区域,西、南亦到今越南、老挝、缅甸等3国与云南接壤的部分区域。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南诏,逐渐成为南诏统治者推崇的国教,是南诏国最盛行的宗教。这一时期统治者大建寺庙,铸造佛像,佛教成了南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文物价值
太和城遗址曾是唐代云南地区“南诏国”的第一座也是最完整的一座都城,是南诏军事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南诏九重城之一,是南诏政权取得两次天宝战争胜利,并统一全云南的重要见证地。太和城遗址是一座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于一身的文物遗存,是研究洱海地区南诏遗址的重要基点,是研究民族史和云南地方史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城市史方面罕见的实物例证。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云南考古所编制的太和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计划(2014~2018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
2021年10月12日,太和城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3年3月5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理州合作共建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和城遗址考古工作站”,在大理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公园正式挂牌成立。
保护开发
2013年12月,太和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太和城遗址,路程约2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