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是蝰科白头蝰属爬行动物。白头蝰的体长约76厘米,头部背面为白色,椭圆形,被以大型对称鳞片。吻宽而短,背鳞平滑,紫褐色或蓝黑色,红色或橙红色横纹,在背中央呈左右交错排列或左右相连为一条横纹。头背淡褐色,有浅粉红色斑纹;躯干及尾背面紫褐色,有镶黑边的朱红色窄横斑十余对,腹面藕褐色。体型与游蛇科蛇类相似,管牙短小。
动物学史
拉丁名:为了纪念过世的动物学家维拉蒂米尔·克哈伦(Vladimir Kharin),他为亚洲鱼类和爬行动物(包括蛇)的分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且白头蝰归属于白头蝰属(Azemiop),因此将白头蝰拉丁名命名为“Azemiop skharini”。
中文名:头部为白色,在深色的身体和尾巴的衬托下,头部颜色显得特别浅淡,又是蝰科毒蛇的一种,故名“白头蝰”。
形态特征
白头蝰全长雄蛇(527+105)mm,雌蛇(634+105)mm。生活时躯干及尾背面紫棕色,有成对镶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彼此交错排列,仅个别横纹在背中央合并为一。腹面藕褐色,前端有棕色斑。头背淡棕灰色,吻及头侧浅粉色,额鳞正中有一前窄后宽的浅粉红色纵斑。其后二顶鳞上各有浅粉红色斑。往后斜向顶鳞中缝彼此愈合为一,止于顶鳞后缘。头部腹面浅棕黑色,杂以白色或灰白色纹。头大呈椭圆形,与颈部明显区别,吻短而宽,吻鳞宽度超过高度,从背面可见到它的上缘。鼻间鳞宽度超过它的长度。额鳞近六角形,前宽后窄,长度超过从它到吻端的距离,略短于顶鳞间缝;顶鳞长度约等于从它到吻端的距离;颊鳞1枚,近方形;眶前鳞3或2;眶后鳞2,前额鳞2;上枚较大;后颞鳞3;上唇鳞6,2一1一3式,第1枚最小,第3枚位于眼正下方,下唇鳞8,少数为7,有的一侧为9,第1枚较宽大,彼此相切甚多,前3(4)枚切颔片;颔片1对,较宽短,背鳞平滑,17—17—15行,有的通身15行,有的15一15—15行;腹鳞雄蛇170—192枚,平均181,雌蛇178—197枚,平均183.9;肛鳞完整;尾下鳞双行或少数成单,雄蛇44—52对,平均49.2,雌蛇39~42对,平均40.8。
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紫褐色,有13+3对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左右侧横纹在背中央相连或交错排列;腹面藕褐色,前段有少许棕褐斑点。
栖息环境
白头蝰的栖息地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夜晚或晨昏活动,栖息于丘陵或山区草地、麦田烂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有时在人们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舍、牛圈、灶屋、帐顶等。
生活习性
饮食习惯
白头蝰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喀斯特洞穴和裂缝中度过的,因此它们可以很少出现在地面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白头蝰主要的食物为啮齿动物和鼩鼱。
人工实验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该蛇白天活动期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3~27°C,夜间为12~19°C,在13~20℃下进食,超过该温度则皮肤干裂和起皮,不进食,活动能力大大减小。
在自然条件下的实验观察表明,2月至11月期间,在1.5个月内蜕皮1次。冬眠时间为60天(自12月底至2月底)。在2月至11月,研究人员提供老鼠、蜥蜴和带有老鼠气味的鸡肉作为白头蝰的食物,观察到白头蝰大约每8天左右进食一次。
攻击行为
白头蝰与其他许多陆生毒蛇不同,该蛇活动缓慢,攻击欲望较低,且行动不便。但其为蝰科管牙类剧毒蛇,建议遇见时应尽量远离,且栖息地与人类居住区有所重叠,因此白头蝰的主要危害为伤人。
活动时间
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徐万吉等人报道:为有效避免人类的捕杀,白头蝰进化出了在凌晨非常活跃的行为,有效避开了人类活动的时间。且国外有研究人员在2013年5月中旬和6月初凌晨3~4点的微雨时节进行爬行动物调查时观察到白头蝰,当时的地表温度为18~20℃。同年10月至11月的雨季再次进行调查时,在晚上7点~11点发现白头蝰幼体活动频繁,此时地表温度为12~19℃。
分布范围
中国之内:白头蝰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国种群占全球种群的80%,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极为罕见,主要分布在安徽、福建、甘肃、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四川、西藏、云南、浙江、广东
中国之外:越南、缅甸。
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
繁殖行为类似于其他陆生毒蛇:雄性与雌性先平行向前移动。随后,雄性缠绕上雌性,并将尾部和生殖器转到雌性身体下方,之后雌性动物竖起尾巴,雌雄生殖器相接并拢,进行约10分钟的短暂交配。在之后大约10~12天的时间内,进行多次交配。孕期持续近90天,之后雌性产卵。
人工繁育
白头蝰蛇是世界爬虫界公认最令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以绝食闻名,欧美曾多次进口,结果全军覆没。对于白头蝰的死因,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白头蝰在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2012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白头蝰的评估结果显示:该物种在分布范围内广泛存在,被认为无较大威胁。但由于其种群数量较少,相关报道大都以新闻和新纪录的形式出现,缺乏对其深入系统地研究,因此其种群现状数据较为缺乏。
保护等级
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CR)。
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VU)。
2012年《IUCN物种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无危(LC)。
2016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易危(VU)。
致危因素
白头蝰亚科是
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白头蝰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因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其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毒液毒性
白头蝰是中国众多剧毒蛇中毒性较中等的蛇。其毒性对青壮年并不致命。
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
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临床用普通的眼镜蛇毒血清医治收效甚微。在使用
抗眼镜蛇毒血清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
白头蝰为蝰科中的原始类群,种群数量本身较少,但其他因素对其数量也造成了极大威胁:
1、由于白头蝰的栖息地与人们的生活范围、居住地区有所重叠,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
2、由于该物种比较古老且罕见,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现可能将其捕捉、误伤或用来食用与贸易。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用于医学研究:科学家将白头蝰的毒液和毒腺与其他蝰科蛇类相对比,发现了白头蝰的毒液不会造成人体凝血、出血或肌溶解,且白头蝰毒牙尖端处侧面有一个刀片状结构。这表明了白头蝰处于游蛇科与蝰科演化的中间环节,在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用于物种系统发育学研究:尽管科学家对蝰科蛇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是存在争议。这项研究使用了31种蛇类的39种骨学特征和线粒体DNA数据进行了研究,重新修订了蛇亚目各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白头蝰和黑头蝰物种分化较早。
经济价值
该物种被用于宠物贸易。白头蝰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且没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因此可以在国际层面上流通。但由于白头蝰独特的生活习性,目前流通的白头蝰多数为野外抓捕,数量较为稀少,在许多喜欢稀有动物和毒蛇的爱好者的群体中需求量很大。
注:白头蝰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