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辖乡
白云乡,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地处屏边苗族自治县东部,东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新街乡、马关县浪桥乡隔河相望,南与白河乡接壤,西与湾塘乡相连,北与和平乡毗邻,距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63千米,区域总面积204.8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白云乡户籍人口为16873人。
历史沿革
明朝时,属安南长官司地。
清朝时,属安南里。
民国二年(1913年),为靖边下东区蛇街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白云乡。
1950年,为屏东区白云乡。
1951年,属第二区白云乡辖。
1952年,属第三区白云乡辖。
1954年,由第三区划出建立第五区。
1958年,改称东风公社。
1962年,为白云区。
1970年4月,改为白云公社。
1984年6月,白云公社改为白云区。
1988年3月,由白云区改为白云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辖白云、白泥、解放、太平、底土、杉树、马马、里古白8个行政村,下设111个村民小组、8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白云乡辖8个行政村:白云村、太平村、解放村、杉树村、白泥塘村、底土村、里古白村、马马村,乡人民政府驻白竹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云乡地处屏边苗族自治县东部,东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新街乡、马关县浪桥乡隔河相望,南与白河乡接壤,西与湾塘乡相连,北与和平乡毗邻,距屏边苗族自治县城区63千米,区域总面积204.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云乡地处哀牢山山脉,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属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太平村太阳寨,海拔2235米;最低点位于那么果河与法果小河交汇处,海拔350米。
气候
白云乡属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冷、春凉、夏热、秋暖,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3℃(1986年3月16日);7月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28℃(1994年5月26日);生长期年平均300天,无霜期年平均301天,最长为350天,最短为3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66.6小时,年总辐射12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6天,最多达179天;最大雨量1724.2毫米,最少雨量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最多。
水文
白云乡境内主要常流河有那么果河,位于白云乡东部,是文山市、马关县与屏边县的一条界河,从和平乡流入,流经境内13千米后流入白河乡。
自然灾害
白云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霜冻、低温、连阴雨等。霜冻灾害年均发生1.5次,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2月,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9年5月4日,白云乡突降冰雹,冰雹最大10厘米计,个别地区堆积厚达35厘米;损坏房屋上358间;经济损失总额8000余万元,其中农作物经济损失230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白云乡有耕地33561亩;林地8.25万亩。白云乡矿藏资源主要有铁和铅锌,储藏量未探明;有植物20科120种,动物50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25种,动物10种;活立木蓄积量5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2%。
人口
2004年末,白云乡有3326户16549人,其中农业人口15747人。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总人口有1686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8人,城镇化率4.7%;另有流动人口150人。总人口中,男性8781人,占52.0%;女性8082人,占48.0%;14岁以下3035人,占18%;15—64岁12478人,占74.0%;65岁以上1350人,占8.0%;以苗族为主,达8252人,占48.9%;汉族7737人,占45.9%;另有彝等少数民族874人,占5.2%;超过800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彝2个民族,其中苗族825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4%;彝族800人,占8.8%。2011年,白云乡人口出生率5.0‰,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人。
截至2017年末,白云乡常住人口为16242人。
截至2018年末,白云乡户籍人口为16838人。
截至2019年末,白云乡户籍人口为16873人。
经济
综述
2004年,白云乡完成生产总值25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322万元,第二产业124万元,第三产业54万元;财政总收入86.69万元,财政支出568.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
2011年,白云乡财政总收入8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经济总收入4555.48万元,人均纯收入2360元。
截至2018年末,白云乡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截至2019年末,白云乡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04年,白云乡粮食总产量680万公斤,农民人均吃粮355公斤;实现生猪存栏23003头,肥猪出栏14804头;生产仔猪36572头,其中杂交仔猪8272头;发展旱冬瓜15600亩,草果2000亩。
2011年,白云乡实现粮食总产量6500吨,人均吃粮422公斤。
2011年,白云乡农业总产值743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白云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白云乡生产粮食7000吨,其中水稻2151.9吨,玉米3433.1吨。白云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草果、八角等。白云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大牲畜为主。2011年,白云乡生猪饲养量2.85万头,年末存栏1.33万头;大牲畜出栏2165头,年末存栏8111头。2011年,白云乡生产肉类2940.04吨,其中猪肉2712吨;畜牧业总产值2777.4万元。
工业
2011年,白云乡实现工业总产值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2%。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有商业网点3家,职工31人。2011年,白云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3亿元,比2010年增长21.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8亿元,比2010年增长13.11%。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1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2850万元,比2010年下降15.2%。
邮电业
2011年,白云乡邮政业务收入为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4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3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7所,在校生790人,专任教师6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初中1所,在校生625人,专任教师4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小升初升学率100%。2011年,白云乡中小学教育经费1243.76万元,比2010年增长40%;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8%,比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文化经营户8个;业余文艺队12支,100多人;农家书屋8个,藏书82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2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23%。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有体育场所6个;1个行政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教练(裁判)员8人;每年召开1次职工运动会,中小学生每年举行春运会和冬运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1.2%。2011年,白云乡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9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20户,直播卫星电视用户9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有卫生院1所;设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1张,固定资产总值156.1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2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执业(助理)医师0.2人、注册护士0.08人。2011年,白云乡医疗机构完成诊疗9736人次,出院病人1100人次。2011年,白云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3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516人,参合率8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08%。
社会保障
2011年,白云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46户,人数226人,支出52.1万元,比2010年增长20%,月人均192元,比2010年增长0.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86户,人数2886人,支出284万元,比2010年增长25%,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1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5人,支出11.76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5人,支出21.4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城乡医疗救助82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50人次,共支出10.0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208人次,支出2.9万元,比2010年增长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3人,抚恤带来费支出14万元;民政部门救灾支出23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白云乡邮政所1册;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3870余件;全年征订报纸、期刊500份(册);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中国移动服务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760户,比2010年减少126户,电话普及率43%,比2010年降低0.0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429户,比2010年增加236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2.4%,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白云乡有通达屏边、河口、蒙自、白泥塘及各村的公路。2011年,白云乡客运总量2.6万人次,货运总量68.75万吨;公路里程166.7千米,行政村通路率达100%,自然村通车率为93.9%。
历史文化
白云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常常云雾缭绕而得名。
地方特产
白云乡地方特产有三七、草果、生姜、紫山药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6 09: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