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山偶感
2001年江泽民所著的七言绝句
《登黄山偶感》是江泽民在2001年登黄山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登黄山偶感
黄山乃天下奇山,余心向往久之,终未能如愿。(1)辛巳四月廿五,始得成行。(2)先登后山,再攀前峰,一览妙绝风光。见杜鹃红艳,溪水清澈,奇松异石,和风丽日,山峦起伏,峭壁峥嵘,云变雾幻,豁然开朗,此黄山之大观也。(3)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更感祖国河山之秀美,特书七绝登黄山偶感一首以记之:
遥望天都倚客松,(5)
莲花始信两飞峰。(6)
且持梦笔书奇景,(7)
日破云涛万里红。(8)
江泽民
辛巳四月廿七于黄山(9)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乃:是。
余:我。
辛巳:农历纪年,这里指2001年。
四月廿五:指农历4月25日,也就是当年的公历5月17日。
(2)始得:才得以。
(3)杜鹃:即杜鹃花。因农历三四月间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满山红艳,故名杜鹃花,又名映山红。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
峥嵘:形容山峰高峻突耸的样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大观:盛大壮观的景象。
(4)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舒畅愉快。
特:特意,特地。
书:书写,记录。
七绝:七言绝句。近体诗(律诗)的一种体裁,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必须符合律诗的格律。
偶感:指偶然间得到的感触、感悟。
以记之:用来记述(游览黄山)这件事。
(7)且:语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提起话题。
梦笔:在黄山东北部有一石峰,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如书家斗笔,因而得名“笔峰”。 笔峰峰顶有一棵奇异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若盛开的鲜花;峰下还有一石状如卧睡之人,故游人给它起了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梦笔生花”。
(8)日破云涛:指太阳从云海中破晓而出。云海和日出是黄山的胜景,这里是说作者有幸同时看到云海和日出的壮丽景象,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
(9)辛巳四月廿七:这里指公历2001年5月17日。
作品译文
黄山是天下闻名的奇山,我的心里早就向往已久了,然而却始终没能达成(去那里游览的)愿望。直到辛巳年四月廿五(公历2001年5月17日),才得以成行。我先登后山,再攀前峰,一览美妙绝伦的风光。山上的杜鹃花正开得红艳,溪水清澈流淌,还有很多奇特的松树和岩石;现在的天气温暖而晴朗,只见四周山峦起伏,山峰山壁陡峭,高峻突耸;山间常有云雾笼罩变幻,又常在突然间变得宽阔明亮。这些就是黄山盛大壮观的景象。眼前的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一样,令人心境开阔,精神舒畅愉快,更加感到祖国山河的秀美,特意写下一首七言绝句诗《登黄山偶感》来记述我游览黄山的经历。
创作背景
2001年(辛巳年)5月17日至24日,江泽民在安徽视察工作期间,兴致勃勃地攀登了黄山,并于19日(四月廿七)欣然赋诗一首《登黄山偶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诗前小序,记叙了诗人登山的宿愿,登山的时间,登山的路径,并描绘了诗人登临黄山时所见、所感,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这诗的诗前小序文笔流畅,语词优美,情致遥深,句式长短相兼,参差错落,整饬中含有变化;节奏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典雅庄丽,与后面的诗句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厚重的艺术空间。
《登黄山偶感》首句“遥望天都倚客松”,诗人以“遥望”起句,入手擒题,就景生发,信手拈来,自然入妙,一笔带出两处景物,一是天都峰,一是迎客松。天都峰海拔,在黄山主峰中最为险峻,极难攀登,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远眺云山相接,千峰竞秀,古称群仙之都,意为天上都会。
迎客松是黄山的一大胜景,它破石而长,枝干遒劲,形态优美,寿逾千年,为黄山十大名松之冠,其一枝伸出,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故名迎客松。迎客松周围峰入云海,风光奇美,“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令人陶醉,徐霞客称此为“黄山绝胜处”。诗句中“倚”是一个拟人化的描写,极富情趣,与遥望相呼应,不仅写出了黄山的高峻、雄奇、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黄山的神往之情。
“莲花始信两飞峰”。诗人移步换景,目光东移,莲花峰、始信峰似从天外飞来,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之最高峰,它峻峭高耸,气魄雄伟。主峰突出,周围诸峰簇拥,俨若一朵莲花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置身峰顶之上,大有顶天立地之感。始信峰在黄山东部,海拔1668米,相传有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览黄山,游至此处,见云海翻滚,奇松林立,怪石争妍,群峰重峦叠障,时隐时现,才始信黄山是天下最美的山,故名始信峰。黄山还有一峰叫飞来峰,在黄山西部,有一怪石下圆上尖,形如仙桃,高10余米,动感强烈,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峰。这句诗总共7字而有6字涉景,“飞”字不仅动感强烈,意境优美,而且一语双关,既描绘了莲花峰、始信峰横空出世,似天外飞来之状,而且暗写飞来峰这一胜景。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飞来峰这些黄山景观,被诗人巧妙采集,化用成诗,像流水淌泻,舒卷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且持梦笔书奇景”,这句诗一反前两句的平实庄稳,如奇峰突起,雅健高昂。诗写黄山的另一风景——笔峰,该景在黄山东北部,黄山宾馆旁,因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如书家斗笔,因此而得名。令人叫绝的是,此峰尖上长出一棵奇异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若盛开的鲜花。峰下还有一石状如卧睡之人,故游人给它起了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梦笔生花”。奇巧的是笔峰的对面有一石峰,与笔峰遥遥相对,峰顶岔有五峰并列,形同笔架,故名笔架峰。诗人在这里突发奇想,想寄万里蓝天,握住这如椽大笔来书写黄山这天下奇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神思壮采。此句作者从空际着笔,不了解黄山景象的读者,表面看似乎没有涉及黄山的任何物象,非写实的,实际上诗句也写了黄山的景象,虚实兼而有之,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此句诗有一种自然流走之势,想象雄奇,直抒胸臆,信手拈来,妙趣天成,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飘逸豪迈之气。诗句中的“且”字,通常用于古文言文的句首,把它融入诗中却比较少见,也非常别致。它不仅使前两句以写景为主和后两句以抒情为主的诗句意绪关联,脉络贯通,而且具有启承转合之功用,给诗句开创了相当的虚拟想象空间。如将“且”字改换成有确切指称的“余”或“吾”,不仅粘着过实,而且境界和妙趣俱无。因而,这个“且”字,虽无写景着实之处,对全诗来说,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中”。
结句“日破云涛万里红”是全诗的高潮处,诗句不仅描绘了黄山云海和日出时的壮丽景象,而且使全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云海和日出,也是黄山的一大胜景,日出和云涛俱现,并得而观之,是游人最感幸运的,诗人不仅如愿攀登了黄山,还看到难见的日出奇观。诗人目睹胜景,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希望,于是便描绘了“日破云涛万里红”这样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此句诗犹如一首壮丽的交响乐曲,行进到最为华美,最为辉煌的时候。诗中一个“破”字,刚劲有力,既状红日喷薄而出冲力之强,更显作者写景状物笔力之雄。诗末句表面是写黄山红日喷薄而出时的涛涛云海,而此情此景,却象征着蒸蒸日上的中国,这与诗人的理想和身份妙合无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而且还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未来有着美好的希冀和憧憬。
本诗前两句写景状物几乎不露声色,用语平常,自然入妙,务于字外着力,看似平易,实则运笔千钧,举重若轻,第三句蓄势待发,引而未发,达到不得不发的境地,最后一句顺势托出,一笔作颂,一笔作收,流吐毫不费力,不尽之意,仍在妙处。诗的后两句流走飞动,神采飞扬,而又不失浅近。诗句既牢牢粘着于黄山的景象,而又平易流畅,精炼华美,充分显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在短小的绝句中,表现空间感受本已不易,而本诗潜在的空间转换却非常频繁。短短的四句诗,因涉景较多,景点空间位置不同,有仰视、平视、远眺、俯视。全诗二十八字中,黄山的景名共出现八次,总共占去16字——天都、客松、莲花、始信、飞峰、梦笔、日破、云涛。不仅如此,诗中黄山景名的运用也富于变化,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迎客松是明写,飞来峰是暗写,笔峰是明暗兼俱,云涛和日出是化用,也是象征。
全诗几乎是句句抒情,词词着景,抒情不露声色,寓情于景,写景却无一染色,信手拈来。最后着一“红”字,曲终奏雅,言有尽而意无穷。前两句是比较一般的就景生发,作者对黄山的神往之情蕴涵其间,诗句自然朴实,重于景象的描绘,轻于情感的抒发;而后两句突兀高远,酣畅淋漓,峰回路转,境界全出,重于主体情致的抒发,轻于客观景象的描绘,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流出,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诗境。特别是第三句的顿挫蓄势,为最后一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使得最后一句豪情如红日破云,喷薄涌泄,一泻千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华赡情调。
作者简介
江泽民(1926年8月17日-2022年11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1 12:5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