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杭州城》是唐代诗人
郑谷创作的一首
五律。此诗主要是吟咏杭州城的美景,诗紧紧围绕作者登临杭州城所见景物来写,将思乡之情表达得十分自然,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深挚的情怀。全诗视野开阔,景象逼真,动静相生,自然天成,是郑谷诗中的佳作。
作品原文
登杭州城⑴
漠漠江天外⑵,登临返照间⑶。
潮来无别浦⑷,木落见他山⑸。
沙鸟晴飞远⑹,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⑺,心逐片帆还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登杭州城:一作“题杭州樟亭”,一作“题樟亭驿楼”。
⑵漠漠:广阔貌。唐
罗隐《
省试秋风生桂枝》诗:“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一作“故国”。江天: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
⑶返照:夕阳,落日。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⑷来:一作“平”。无别浦:意谓潮水盛大,江海连成一片,看不到钱塘江入海处。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⑸木落:树叶凋落。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他山:别处的山。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⑹沙鸟: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九:“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⑺岁穷:岁末。
⑻片帆:孤舟;一只船。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白话译文
在烟雾弥漫浩渺无际的江天以外,夕照中我登上杭州城头极目观看。
潮水到来时茫茫无涯江海成一片,远处树叶落尽可以看见其他大山。
晴空万里沙鸥尽情翱翔越飞越远,夜里渔人的歌声透露出得意安闲。
时至岁末我浪游在外却不能回家,心追逐着那片风帆直到很远很远。
创作背景
自古钱塘美景,文人骚客赋诗甚多。郑谷游杭州时也为钱塘美景所吸引,因作此诗。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吟咏杭州城美景,全诗围绕作者登临所见景物来写,将“岁穷归未得”的思乡之情表达得十分自然,于壮阔的景物中得见作者深挚的情怀。
这首诗从登临望远写起,开头两句境象阔大。首句“漠漠江天外”为全诗设置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次句“登临返照间”既展示了夕阳返照的景象,又暗示的时间。颔联起句“潮来无别浦”与
王湾的“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有异曲同工之妙。“无别浦”言潮盛不见彼岸,似乎比“潮平两岸阔”更加浩大,更加宽广,潮水铺天盖地,茫茫无际。而对句“木落见他山”则如突来一笔,在水天相接的一隅寻到一处别样景致,树叶落尽,山形毕现。这三、四句气势深远,隐约透露出岁末衰凉之气。颈联“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二句对仗工稳,却于整齐中呈现出一种幽远恬淡之音。末二句“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与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均表达思乡之情,手法相近,一寄情于帆,一寄情于雁。
这首诗视野开阔,景象逼真,动静相生,自然天成,是郑谷诗中的佳作。
名家点评
(五代)徐衍《
风骚要式》:夫用文字要清浊相半,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郑谷《杭州城楼》诗:“岁穷归未得,心函片帆还。”此君子舍此适彼。
(宋代)
葛立方《
韵语阳秋》:钱塘风物湖山之美,自古诗人,标榜为多。如谢灵运云“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滞薄”,郑谷云“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张祜云“青壁远光凌鸟峻,碧湖深影鉴人寒”,钱起云“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之类,皆钱塘城外江湖之景,盖行人客子于解鞍系缆顷刻所见尔。城中之景,唯内乐天所赋最多。
(宋代)
范晞文《
对床夜语》:(郑谷)有句云:“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李洞有“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非不佳,但“惊”、“觉”两字失于有意,不若谷诗之自在。然谷他作,多卑弱无气。
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约910),唐末诗人。字守愚,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通俗。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