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新唐书·地理志》:“扬州广陵郡治江都。”唐代广陵属淮南道,为淮南节度使治所,此时高适任淮南节度使。栖灵寺塔:
李白有《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
刘长卿有《登扬州栖灵寺塔》诗,
白居易和
刘禹锡分别有《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和《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诗。《扬州府志》:“敕赐法净寺,县西北五里,即大明寺,古之栖灵寺也。又曰西寺,以其在隋宫西,故名。寺枕蜀冈,旧有塔。《大观图经》云:隋文帝仁寿元年,以诞辰诏海内清净处立塔三十所,此其一也。……寺右为平山堂,左建平远楼。”今扬州城西法净寺石坊有“栖灵遗址”四字《独异志》:“扬州西灵塔,中国之尤峻峙者。唐武宗末拆寺之前一年·天火焚塔俱尽。
⑧蠢动:蠕蠕而动。此指远眺所见,轩车如小虫蠢动。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⑨无身: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河上公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所退:即功成身退。《
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首二句总言栖灵寺塔堪登临,淮南之地多登临之处,唯此塔最为奇特。“直上”四句从纵向写,赞其高,凌空而上,迥立海边。“始知”二句抒发登高感慨,心与景会,飘飘欲仙。“连山”以下八句从横向写,登塔视野开圖,可远见吴门烟水,古楚边界。开轩面城池,万物寓耳目,引发思乡情绪,而江上风帆缓行,岸上车马鑫动,归家无路。结尾二句抒发远跳感慨,观自然造化之神奇,欣然作功成身退之想。刘禹锡《登扬州灵寺塔诗》曰:“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稍登清劫尽,若骋排霄。向是沧州人,已为青云客。雨飞千棋界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复堪行役。”李白亦有《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棋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可与高适此诗互相参看。
《
独异志》:扬州西灵塔,中国之尤峻峙者。唐武宗末拆寺之前一年……天火焚塔俱尽。《
唐诗归》:钟云:“轩车”着“蠢动”二字奇甚,一时所见真境,写出不觉,形容高远,如画笔端,好笑。潭云:“轩车疑蠢动”,《考工·轮人》中妙语(“轩车”句下)。钟云:“知所退”三字深而朴。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
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