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是唐代诗人
李白创作的一首
五言古诗。诗中描绘登半月台眺望所见的景象,既写出了
单父(今
山东省
菏泽市
单县)的半月台形胜所在,同时也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赏爱之情。全诗写景如画,意境深远。
⑸商飙: 秋风。
陆机《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飙飞。”吕延济注:“商飙,秋风也。”商,中国古代五音之一,古人将五音与四季、五方相配,商音配秋,主西。飙,指风。
公元736年,时称“
竹溪六逸”之一的
陶沔来到了
单父(今
山东省
菏泽市
单县),第二年
李白就邀请了
杜甫、
高适两位文友来到单父,在
陶沔的陪伴下畅游了单父美景。
琴台是必定要去的一处古迹,即使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到了
单县,琴台遗址也是不能错过的一处历史古迹。出任单父尉后,
陶沔第一件事就是重筑春秋时期
孔子弟子、名宦单父宰
宓子贱“鸣琴而治”的
琴台,因重筑后的琴台前方后圆,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台。
李白、
杜甫、
高适等在
陶沔的陪伴下登上了半月台,写下本首《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诗作。
这首诗先写陶公逸兴与众不同,继而说到远对城隅所筑的半月台,再写诗人登台眺望所见的景象,最后写到他对半月台的依恋不舍。其中写台上所见之景,妙在诗人抓住了秋日天高云淡、视野辽阔的特点,无论是秋云秋树秋山秋水,还是遥遥与台相对的城池都历历可见。使得诗中景象明朗,场面阔大。而像“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 等句,一句诗就是一幅秋色图。如此写法,既写出了半月台形胜所在,也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赏爱之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