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
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症状表现有多种形式,有的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的,如疼痛、
眩晕等;有些不仅能主观感觉到,而且客观检查也能发现,如
发热、
黄疸、
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黏膜出血、
腹部包块等;还有些
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
多尿、
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一些体征。
异常变化引起的现象如能用客观检查(体格检查)的方法检出,就称为体征(sign),例如
心脏杂音、
肺部啰音、血压升高、
反射异常等。
一般说的症状是广义症状, 包含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 指疾病引起患者的主观不适、异常感觉、功能变化或明显的病态改变。临床常见的重要症状有发热、疼痛、体重改变、
浮肿、
呼吸困难、
咳嗽、
咳痰、
咯血、
食欲减退、
消化不良、
吞咽困难、恶心呕吐、
呕血、便血、
黄疸、
排尿异常、
贫血、休克等。
有的疾病,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也可以不伴有症状和体征。据调查,成年人大多都有动脉粥硬化,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出现临床症状;许多早期
癌症的患者也可以毫无主观症状和容易察见的体征。但如果对这些无症状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或
特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异常变化。因此,对某些疾病如
恶性肿瘤、动脉粥硬化、
血吸虫病等在一范围内进行普查,以求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