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刺齿蟾
角蟾科齿蟾属动物
疣刺齿蟾(学名:Oreolalax rugosus)是角蟾科、齿蟾属的两栖动物。头体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圆,瞳孔纵置; 无鼓膜和鼓环,耳柱骨为短突起; 无犁骨齿,上颌齿发达。背部满布小圆疣,吻部及四肢背面刺疣较少; 腹面皮肤平滑,腋腺不明显,股后腺大而明显。后肢适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略重叠; 指、趾端圆,趾侧有缘膜,第四趾约具1/3蹼。体背面黄褐色或深灰棕色,疣粒周围多为黑色; 四肢斑纹不规则; 整个腹面米黄色或黄色,雌性有灰棕色麻斑,雄性者不显。雄性前肢上臂背面刺较少,第一、二指婚刺细密; 胸部刺团一对较小,刺细密,左右间距宽。卵动物极灰色,植物极乳白色。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44-53 毫米,雌蟾体长45-54 毫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吻棱不显著,鼻孔略近吻端,眼间距略大于鼻间距,但小于眼径;瞳孔纵椭圆形,无鼓膜,无耳柱骨,颞褶较宽厚,斜向肩部;无犁骨齿,舌较大后端有缺刻,咽鼓管孔较小。
前肢长,前臂及手长略长于体长之半;指细长,雌蟾者尤为显著,指长顺序为3、4、1、2,指端球状,包浅;关节下瘤一般较显著,指节间底部有浅色肤陵,掌突发达,内者大而圆,外者略小。后肢长,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略重叠,胫略短于足长;趾端球状,邑浅,趾侧有缘陷.第一趾外侧均为2/3蹼,第二趾外侧1/2蹼,第三趾外侧及第五趾内侧近于1/2蹼,第四趾约1/3蹼;关节下瘤不显著,内蹠突卵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粗糙;上下唇缘有小黑刺,背部满布小圆疣,吻部及四肢背面疣较少;疣上多有黑刺,前肢黑刺较少;体侧亦有圆疣,肛两侧及下方有许多浅色小圆疣。腹面皮肤平滑,腋腺圆,色浅;体侧疣粒少,无刺;股后腺大而显著;雄蟾胸腺一对,有微细黑刺。
生活时背面多为黄褐邑,有的呈深灰棕色,疣上或疣粒周围多为黑色;一般前后肢有黑斑点或有不连续的黑色横纹,少数标本则较明显;第三、四、五趾上多有深色横纹;上下唇有黑斑点。咽喉部肉色而略带黄,腹部米黄色,整个腹面有灰棕色麻斑。
雄蟾前肢较粗壮,第一、二指上黑刺密集;胸腺上有微细小刺,构成黑刺团,两刺团间距较宽,一般3.8-5.2毫米;无声囊,无雄性线。一般雌蟾皮肤较雄蟾者粗糙,雌蟾体侧疣粒密集多有黑刺。
第30-39期蝌蚪全长67毫米,头体长26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59%;体尾色黑,上尾鳍有红棕色云斑; 唇齿式多为Ⅰ:4+4/4+4:Ⅰ;唇乳突仅在上唇中央缺3个,口角副突较多,其上多有小齿,角质颌强。刚完成变态的幼蟾体长26毫米,体色较成体深。
生活习性
疣刺齿蟾生活于海拔2100-3300米中高山区的中、小型流溪附近。成蟾营陆栖生活,捕食甲虫、金龟子、蝽象、蚜虫、蝇等多种害虫。蝌蚪栖于水凼底或溪边石隙间,可逆水而游。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昭觉、西昌、喜德、冕宁、石棉、会理)、云南(宾川、丽江)。仅见于横断山系东侧的高山区,分布区较窄。
繁殖方式
4月中旬至5月栖于溪旁土洞内或在流溪内石块下繁殖,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跨部,卵群黏附在石块底面,呈团状。曾解剖5月3日所采雌蟾,卵巢内卵较小,未成熟,卵径1.2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濒危原因
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是由于砍伐和农业扩张造成的栖息地破坏和退化。
种群状态
中国特有种。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稀少。受胁等级: 近危NT。
主要价值
疣刺齿蟾能捕食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以甲虫、金电子、蝽蟓、蚜虫、蝇等害虫为主,对林业、牧业和旱地农作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资料
疣刺齿蟾.biolib.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5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