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植物病害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引起的、发生在番茄的病害。番茄植株感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有褶皱,向上卷曲,变形,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为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植株感病后期坐果很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极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
病害历史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起源于中东地区和地中海盆地,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毁灭性的一种番茄病毒病。该病病原于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最早发现,1964年被正式命名,烟粉虱是其唯一传播途径。2000年左右,该病毒传入中国境内,最早发现于台湾地区,并逐步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快速扩散。2003年,在广西、云南被发现,此后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继被发现,因该病毒流行性强、危害重、来势猛、传播快,迅速在全中国范围内蔓延。
病原特征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原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该病毒是双生病毒科单链环状DNA病毒(single stranded DNA,ssDNA),属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寄主范围广,可以危害多种经济作物。双生病毒能够通过基因的高沉默重组率快速适应环境,在各地迅速蔓延。由于该病毒存在基因变异频率高的现象,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株系分化较多。
为害症状
番茄植株生长初期比较容易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症状是植株上的叶片变小,顶端的叶片边缘会轻微发黄并且上卷,叶脉间的叶肉也会发黄,整片叶萎缩、褶皱,植株生长得非常慢或者是不再生长,节间缩短,明显矮化,仅为正常株的1/2~2/3。已长大植株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叶脉变成紫色,叶片增厚变硬或者变成焦枯,新长出的叶片会出现黄绿不均匀的斑点,有凹凸不平的皱缩或者变形,严重时叶片会萎缩,即使到最后生长至成熟植株,也不会正常开花结果。但是如果开花后又感染了黄化曲叶病毒,结果的数量也会减少,果实变小产生畸形,不能正常变色成熟。
分布范围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地中海地区、中美洲、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印度、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南部等地区。
侵染循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通过烟粉虱(Bemisia tabaci)以持久方式传播。烟粉虱有10多种生物型,其中B型烟粉虱繁殖快、适应能力强、传毒效率高,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介体。一旦获毒可在体内终身存在。成虫在株间、地块间迁飞扩散传毒;成虫及卵块随秧苗搬运向异地扩散传毒;卵块随种子搬运向异地扩散传毒。机械摩擦和种子不传毒,但嫁接可导致病毒传播。
流行规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烟粉虱传播的,一般植株在幼苗期即感染病毒,定植后6-7片真叶以后开始发病。在中国的生产经验证明,育苗的时期与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育苗时气温越低,发病越轻;反之,发病超重。因此,在全年各个茬口中,秋大棚番茄发病最为严重,春大棚番茄发病最轻,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根据育苗时间不同而发病程度不一,9月份以前开始育苗的发病较重,9月份以后开始育苗的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通过科技交流、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网络图文并茂等方式,对该病害及烟粉虱的危害症状、病情发展趋势、严重程度等进行普及宣传,以减轻该病害对生产造成的危害。
移栽定植前一定要彻底清理棚内外杂草及残留的植株,使用磷酸三钠甲醛等对棚室进行全面消毒,并密闭3天以上。要想做到无病毒种植和避开烟粉虱高发期的种植,应在番茄生长期间清除老死的枝叶,一旦发现有病的马上拔除,带出田间和棚外,最好是埋在地下或销毁。番茄丰收以后要及时处理棚内的田地,对其进行消毒,清除残留的植株,并深埋地下或者是全部焚烧。在整枝、打杈、摘果时,要先整理健康的植株,再整理有病的植株,手和工具都要先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轮作换茬不仅可以预防病害,还可以提高蔬菜质量,稳定产量。相对发病严重的地区要和至少不是茄科的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比如换茬种植黄瓜、西葫芦、豆角等,最好不使用连作或者是间套作,避免土壤中病毒和残留物的侵害,减少病株的发生量。
番茄一旦感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化学防治效果太明显,选择种植抗病、耐病的优质品种就成了预防该病毒的主要措施,优质品种也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种植。通过传统和分子育种育成的抗性品种主要有申粉V1、航杂3号、西农2011、宝丽等。
设置隔离网防虫,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30-40目防虫网,减轻烟粉虱的侵入。利用黄板、黄盆诱杀烟粉虱成虫,在育苗大棚内每隔10平方米的苗床上悬挂1-2块黄色粘虫板进行监测和诱杀,在高温季节可以通过覆盖薄膜高温闷棚的方法除掉残余虫源。利用烟粉虱捕食性天敌(如小黑瓢虫)或寄生性天敌(如丽蚜小蜂)减少烟粉虱数量,集中统一育苗,合理安排茬口,发病地块要避免与茄科类蔬菜连作,降低烟粉虱种群密度。
虫情监测是开展化学防治的前提,一旦发现有烟粉虱要及时进行药剂治疗。烟粉虱在一年内会延续10代,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就凭药剂有时也不能同时预防幼虫变成虫。可以把几种药剂混合起来同时使用,既可选用阿维菌素扑虱灵等混合药剂5-7天喷1次,又可选用芸薹素内脂、赤·吲乙·芸薹、寡糖素等,激活植株体内的自身免疫力,抵抗烟粉虱的侵害,促进植株迅速健康的生长,减少病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22:28
目录
概述
病害历史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