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是一个
官署名。在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它除为
皇家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
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后来也指中国现代美术的创作和研究机构。
宫廷绘画出现,为之后宫廷画院的滥觞打下基础。汉代,统治者为宫廷画师设定专属职官,并在宫廷之内设立专门“画室”,管理绘画事务,为后世画院之滥觞;至唐代,
唐玄宗即位之初便在宫廷之内设置
翰林院,成为五代时期宫廷画院的雏形。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前画院时代”。
画院正式设立,始于五代。956年,后蜀盂昶设立“翰林图画院”,这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
宫廷绘画机构——画院的开始,画院设有“待诏”、“祗侯”等官职。西蜀画院的画家,每月集会,探讨绘画中的疑难问题,画院画家服务于宫廷,为皇帝在宫殿、
寺庙等作画。
南唐也设立了画院。两宋画院规模较大,制度完善。
宋代之后,画院传统便逐渐衰落了。元代废弃宫廷画院,宫廷之内没有画院设置,只是将画家分散在集贤院、奎章阁学士院以及秘书监等机构。
到
明代,虽有画院之名,却无画院编制之实,相比宋代,在机构、制度、授职等方面上显得很不完善,明代供奉内廷的画家,大多活动在文华、武英、仁智三殿,此三殿可视为与宋代翰林书画院同等性质的机构。
清代宫廷不设画院,但宫廷画家的活动却有专门的场所,从画作到如意馆,再到画院处,
清代宫廷绘画机构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元、明、清三代,宫廷画院的发展远不及宋代那般辉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惨淡经营,可以看作是“后画院时代”。
宋徽宗在位期间,为宋代画院的极盛期。当时画工考试,常以唐诗诗句命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意境。
有一次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众人大多画一只空船系在岸边,有的船舷上画一只鹭鸟,有的在船篷上画一只栖鸦。而考中第一名的画面则是,一只孤船横荡在水面,船尾卧一船夫,表现的是无人借渡的
寂寞。画院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画家的审美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