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
明代高启诗作
《田家行》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篇即描绘了杂草丛生、野水横流的凄惨景象,总写灾难;中间三句具体写出灾荒的严重程度,绘出一幅使人看了不禁要黯然伤神甚至潸然泪下的苍凉画画;末两句,写灾后人们的苦难生活。全诗语言简括,形象生动;信笔写来,寥寥数句,看似平铺直叙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品原文
田家行1
草茫茫,水汩汩2。上田芜,下田没3。
中田有禾穗不长4,狼藉只供凫雁粮5。
雨中摘归半生湿6,新妇舂炊儿夜泣7。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行(xíng):是乐府歌曲中的一种体裁。
2.汩(gǔ)汩:水流动的样子。没:被水淹没。
3.没(mò):淹没。
4.穗(suì):谷类植物聚生在一起的花或实。
5.狼藉:错乱不齐的样子。凫(fú):水鸟名,俗称野鸭。
6.半生:一作“半身”。
7.新妇:泛指已婚的妇女,犹主妇。舂(chōng):把谷类的壳捣掉。炊(chuī):烧饭。
白话译文
野草茫茫,大水汪汪,上田荒芜,下田淹光。
中田有禾不长穗,只产鸭雁吃的秕糠。
雨中摘些生湿谷物带回家,主妇春米孩子哭喊饿得慌。
创作背景
高启与刘基不同,没有直接地参加争夺政权的军事斗争,长期避居农村,全然一派陶渊明式的清高和李白式的洒脱。这种孤傲清高的性格,使他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但他在农村生活中,也能审视时代的命运,作品中突现元代末期战乱或衰败中百姓遭受层层盘剥的主题。《田家行》即是反映阶级剥削、民生疾苦之作,写农村遭遇水灾后的荒芜景象和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的情况,应为其早期隐居吴淞时的作品。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小诗。诗人通过短短的六句诗,真切形象地反映了遭受水灾后农村的荒芜景象和农民的艰辛。按内容分两部分。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灾情。首句描绘杂草丛生、野水横流的凄惨景象,是总写灾难;接着的中间三句,分上田、下田、中田三个层次,具体写出灾荒的严重程度,绘出一幅使人看了不禁要黯然伤神,甚至潸然泪下的苍凉画面。
末两句为第二部分,写灾后的苦难生活。承第一部分内容写来,田家的生活显然没有着落了,后续平庸的构思可能会叙述人们忍饥挨饿,外出逃荒,也可能写人们在租赋催逼下典桑卖地、卖儿鬻女。此诗没写这些内容,因为这都在读者的预料之中,不叙自明。诗贵含蓄,贵凝炼,贵形象和出新意,而不贵铺叙直陈,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仅用两句话便结束了全诗。诗歌的这最后两句看似平实浅显,其实是高度凝炼,含蕴无穷的。“雨中摘归”说明灾情仍在扩大,雨未停,水一直在涨。”摘归”两字,实为诗眼,既照应了上文的惨象,又让人体会到农民家中断炊,只得到被水淹没的地里去寻找那又生又湿的谷物。“半生湿”说明眼下已经没有口粮,不得不采摘残留的生湿之谷充饥了。“新妇春炊”说明无人可以幸免于难,若还有一分奈何,新媳妇总会受到一些照顾的。“儿夜泣”自然是小儿夜哭。至此处,读者或能听到夜半传来的一声声凄厉的饥啼哭声,从这哭声里,读者自然会联想到许多农民面黄肌瘦,憔悴不堪的可怜形象,想到为死亡的阴影笼罩着的恐怖沉寂的乡村。诗篇就这样以极简括的语言和可见可闻的形象启发读者的联想,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效果。
全诗信笔写来,这寥寥数句,看似平铺直叙但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读来让人揪心,并为农民的命运担忧,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困境。
名家点评
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用朴质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一幅广大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田家破产图,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明诗三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支部主任金性尧:与作者另一诗《田舍夜舂》诗境有相似处。(《明诗三百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编审姜汉椿:这首诗,写得浅显明白,颇有唐代新乐府诗的风格。诗人在诗中只作客观描述,未加任何评论,但从字里行间却让人领略到诗人对受灾农民的深切同情。(《元明清诗鉴赏》)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年),明代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7:4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