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夜舂》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首句写少妇深夜春粮;次句写居室环境;三句写少妇既要春粮,又要照顾孩子,既担心儿子哭出病来,又担心影响丈夫的睡眠;末句对前三句回答,这首诗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一个勤劳、朴实、贤淑的农家少妇形象栩栩如生。
作品原文
田舍夜舂1
新妇舂粮独睡迟2,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3,明日行人要早炊4。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舂(chōng):古代一种稻谷脱壳的方法,用杵臼捣米。
2.新妇:指少妇,因为她已经有了儿子,不是新婚妇女。
3.每:多次。
4.行人:远行的人,也可理解为征人。
白话译文
这位可怜的农家少妇,舂米直到三更过后,风急雨斜扑打着茅舍寒气逼人不堪忍受。
多想歇息酸软的筋骨,还得一再叮嘱小儿莫哭,爹爹明日就要出征远行,要给准备一些干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的是元末战乱年月,高启与
刘基不同,没有直接地参加争夺政权的军事斗争,长期避居农村,全然一派陶渊明式的清高和李白式的洒脱。这种孤傲清高的性格,使他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但他在农村生活中,这首诗是诗人投宿村舍的见闻,诗人摄取了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断,写元末战乱使普通民众饱受战乱之苦的社会现实。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小诗。
“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这两句写农家的辛苦和年轻村妇的勤劳。上句写出农村少妇在寒夜辛勤春米的辛劳。“独”字说明这少妇睡得很迟,村里只剩她一人在辛勤劳作了,不禁使人对她产生深切的同情。下句写出农妇夜舂的环境,夜是寒夜,说明是时至冬日,夜深寒气逼人;屋是茅屋,说明这一农村生活艰苦,可以说是“家无隔宿之粮”,“雨来时”,说明新妇在冒雨舂米,这在贫穷人家,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几个意象对表现家妇的艰苦起了烘托作用。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这两句写出少妇的善良与吃苦耐劳。上句写新妇一边舂米,一边哄着孩子。对孩子来讲,她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孩子哭,她心疼,忘记了深夜的疲劳,风雨的寒意,而去哄弄孩子,而没有丝毫怨怪儿哭的意思。“每嘱”二字说明少妇不是一时一次的嘱咐,也说明她舂米到深更半夜,已非一朝一夕了。下句写新妇深夜舂米的目的,是为行人准备明日的早饭。这行人可以理解为她的丈夫,早炊自然是她的事,她早起晚睡,承担着繁重的劳作,默然地担负着生活的重担,十分体谅、关心自己的丈夫,她关照孩子不要哭闹,不要影响丈夫的休息,并深夜把米舂好,早上起来还要为丈夫煮好早饭。可见这新妇是多么的勤劳、贤慧,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语言浅近平易,自然流畅,有很强的表现力,诗中充满着非常真实的风土气息,塑造“新妇”形象逼真。诗人还有一首《田家诗》所写的情景和此诗很相似。诗云: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雨中摘归半身湿,新妇春炊儿夜泣。”
名家点评
清·
赵翼《悲愤愁怨》:“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秀,看来平易,而实则洗铄功深。”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4年),明代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
高太史大全集》,文集《
凫藻集》,词集《扣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