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墓(the Tomb of Tianyi),位于
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80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1998年9月10日作为宦官文化陈列馆对社会开放,是中国范围内唯一保存较完好、规格较高、石刻较精美的明代太监墓。
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田义墓始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教委接管田义墓,并成立幼儿园,将陵墓的后面封闭。
文化大革命时期,田义墓和慈祥庵遭到破坏,所有建筑损毁殆尽。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接管田义墓。同年9月10日,宦官文化陈列馆建成,并对社会开放。
2006年,田义墓进行修缮,并扩建成中国首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
2019年1月11日,显德祠基址西南方向墙下清理出遗失多年的显德祠石额。
建筑格局
田义墓占地面积0.6公顷,坐北朝南,前方后圆,四周建有围墙。主要建筑全部建于南北中轴线上,有神道门、棂星门、碑亭、显德祠、寿域门、石几筵、四面碑,墓冢位于中轴线的最后。神道两侧矗立有两座华表和护墓文武大臣的石像生。
主要建筑
神道门
神道门为砖石结构,硬山卷棚式顶,石额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田公神道”。
棂星门
棂星门是田义墓的二道门,汉白玉石质,由两柱一间和一字形短墙构成,冲天柱上雕坐狮,中间为火焰宝珠。次间墙面雕有飞禽走兽,阳面雕刻双狮花树,阴面雕刻双鹿虫草。
碑亭
碑亭三座为砖石结构,中亭位于整个墓区的中轴线上,呈八角形,为圆形重檐攒尖顶,砖石砌筑,四面各留一座石券拱门。东西两亭为方形重檐歇山式,南北面辟券门,东西两侧为券窗。三个碑亭顶部全部为青砖券砌穹隆顶,正中为盘龙藻井。亭内有丰碑三座,镌刻着吏部尚书
沈一贯撰写的落碑铭以及
万历皇帝写给田义的两道救谕,碑文保存完好。
显德祠
显德祠原为享堂,面阔三间,石门石窗,石额镌刻“敕赐显德祠”5个大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现仅存基址,基址上布有5座石碑。
寿域门
寿域门位于显德祠北,门额刻“古华阴渭川田公寿域”9字。
墓冢
墓冢位于寿域门内,墓冢前有墓碑、石供桌,植以松柏,围以虎皮石墙。墓冢内除田义墓以外,还有4座太监墓:
马荣、王奉、慈有方、无名墓等。
文物遗存
东碑亭内立着《乾清宫近侍司礼监掌印兼酒醋面局印总督礼仪房司礼监太监渭川田公墓表碑铭》,历述田义生平、所任官职及享受的荣宠待遇。
中碑亭内立着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敕谕碑一通,石碑通高4.7米,宽1.26米,螭首方趺座。趺座的正面和背面各雕有三条龙。碑文为阴刻楷书体,系
万历皇帝敕谕南京司礼监太监田义为南京副守备的圣旨全文,碑额篆书“敕谕”二字,首题“皇帝敕谕南京司礼监太监田义”,以“故谕”结尾,共16行约430余字,每行2—45字不等,正书;落款“万历十一年三月十二日”,识以“敕谕之宝”,刻在落款“十一”两字左右两边,每边各两字,也是正书。
西碑亭内立明万历十年(1582年)敕谕碑,石碑通高4.7米,宽1.26米,螭首方趺座。趺座的正面和背面各雕有二龙戏珠。碑额亦是篆书“敕谕”二字,首题“敕内官监太监田义”,以“故敕”结尾。
历史文化
田义(1534一1605年),字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自幼净身进宫,八岁时便在宫中被委以重任。先后执掌司范局、巾帽局、司礼监印,同时兼掌酒、醋、麦局印,并御赐上方宝剑,准许禁地乘马。明万历年间,万历皇帝见其办事恭谨,干练老成,赐其蟒衣玉带,以示嘉奖。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在一次执行任务的途中,因病在直庐去世。万历皇帝恋痛不已,辍朝三日,安排安葬事宜。同年九月田义葬于京西模式口。为了保护田义墓,在墓地以东修建了慈祥庵,寺僧为田义守墓。
文物价值
田义身为宦官,陵园神道上却可以使用皇陵中才能使用的石像生,可见在明朝宦官中地位之高。田义墓是明代墓园建筑艺术的缩影,也是考察明代宦官制度的实物见证。
文物保护
2001年7月12日,田义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田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80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336、358、489、597、876、932、941、961、972、977路公交车,在首钢小区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距离田义墓约8.3千米,驾车约2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