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节律
生理活动
生物节律是自然进化赋予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类和一切生物都要受到生物节律的控制与影响。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每个人从他出生那天起一直到生命终结,都存在着体力23天、情绪28天、智力33天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称为人体生物节律。每一个周期中又存在着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体力、情绪或智力有时很好,有时很坏,人从他诞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其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周期性起伏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生命节律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生物体内存在着生物钟,它自动地调节和控制着人体的行为和活动。
发现历史
20世纪初,德国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了人体生物节律。人体生物节律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比较广泛的注意。1937年,国际上召开了首届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1960年,在美国召开的生物节律的国际会议,标志着生物节律学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体生物节律,其基本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状况从体温、血压到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及精神状态,都有其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这种规律是能够测定的,现在一般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的方法。菲里斯和斯瓦波达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中的体力周期是23天,情绪周期是28天,智力周期是33天。
生物节律(生物钟)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是上亿年内生物在其发生和进化过程中,为了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而逐渐形成的内源性的与自然环境周期性变化相似的节律性的生命活动。从蓝藻到人类,几乎所有生物体的生理、代谢活动和行为过程都表现出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性。人们最熟悉的昼夜节律是每天的睡眠一觉醒节律。
人体生物节律一词,代表人体内的生理——生物循环。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人体生物节律理论认为,这些循环从人出生的那时刻开始,就分别按各自的周期循环变化,首先进入高潮期,然后经过临界日变换为低潮期,按正弦曲线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变化,一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当这些循环处于高潮期,人们的行为处于最佳状态,体力旺盛,情绪高昂、智力开阔;当循环处于低潮期,体力衰减,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心神不宁,反应迟钝,智力抑制,工作效率低。特别是临界期,体内生理变化剧烈,各器官协调机能下降,容易发生错误行为。
释义
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病人的病症、情绪及行为的起伏变化,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规律。约20年以后,奥地利因斯布行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奇尔教授,在研究大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时,发现人的智力波动周期是33天。后来,一些学者经过反复试验,提出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以23天、28天和33天为周期的体力、情绪和智力按正弦函数周期变化的规律,并用正弦曲线绘制出每个人的生物节律周期图形,即生理节奏曲线。
周期
正半周期是高潮期,这时人的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工作成功率高;负半周期为低潮期,这时人的心情不佳,容易疲劳、健忘,工作成绩低。正弦曲线与横轴交点这一天称为“临界点”。3个临界点互不重叠称单临界点,两个临界点重叠称双临界点,3个临界点重叠称三临界点,临界点前后各1天称为临界期,临界期也包括3个周期在负半周的重叠日期。在临界点或临界期,体力、情绪和智力极不稳定,最易发生事故。
计算方法
计算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是首先将出生时间到想了解的生理节律状态的某月某日的总天数计算出来,然后将总天数分别除以23,28和33,所得商数中的整数分别表示已经度过的周期数,而从商数中的余数天数就可以断定要了解的那天的生物节率曲线中的位蹬。由此可以知道体力、情绪和智力在要了解的那天所处的状态(高潮期、低潮期或临界期)。
计算通式为:
式中,为从出生日到计算日生活的总天数;为预测年份与出生年份之差;为本年生日到预测日的总天数,如未到生日则用“”,已过生日则用“为从出生以来到计算日的总闰年数,即所得的整数。
例如,某人1984年6月1日出生,想了解他2015年7月15日三个周期所处的状态。
首先求出生活日数:
体力周期:
情绪周期:
智力周期:
以上体力周期余数5表示到2015年7月15日,该员工正处于第495周期的第5天,属于高潮上升期;情绪周期余数27表示该日为情绪第406个周期的第27天,处于从低潮期进入高潮期的临界期;智力周期余数15表示该日为情绪第345个周期的第15天,马上从高潮期进入临界期。
利用
工作学习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每个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以23天、28天和33天为周期按正弦函数变化的规律。人的身心状况会有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三个变化阶段。各国企业都在研究使用人体生物节律来防止安全事故的经验。
生物节律影响着人的行为,尤其影响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人在节律转折点(即临界点)的日子体力容易下降,情绪波动和精神恍惚,其行为波动大。尤其临界点重叠越多,危险性越大,如果这时工人正在生产岗位上操作,则较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甚至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从应用生物节律理论指导安全生产、指导安全管理所取得的效果,都说明生物节律是分析事故原因、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
体育训练
利用生物节律规律来指导运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节律情况择时训练;根据运动员每日、每月、每年的时间结构特点,科学地增减运动量,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减少训练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根据运动员的时间生物特点,准确地调整运动员生理机能和兴奋状态,有效地克服时差反应,以适应重大比赛,并创造良好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生物节律不能决定一切,它只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疾病治疗
影响哮喘治疗效果
2018年9月10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美国呼吸系统和重症护理医学杂志》上发布新研究说,人体生物钟可能会对哮喘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在治疗中如果能够遵守相关变化规律或许会带来更好的疗效。此前研究发现,哮喘症状通常在上午更为严重,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报告主要作者、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汉娜·德灵顿说,未来或许可以为哮喘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就像糖尿病人可根据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剂量,未来哮喘患者或许也可以通过检测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影响对病毒抵抗力
2016年8月15日,英国剑桥大学阿基莱什·雷迪雷切尔·埃德加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布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会出现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以及扩散的能力。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也观察到了在没有免疫系统干预下病毒复制水平在不同时段会出现很大差异。研究人员说,如果破坏细胞中的生物钟,就会增加疱疹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程度。
大多数人坐飞机长途旅行后都会有时差反应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阻碍人体生物钟重新调整的基因,也许不久就能研发出可帮助人们消除痛苦的时差反应的药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20:49
目录
概述
发现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