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 productive efficiency是围绕
生态系、
群落、
种群、
个体等的
物质、
能量的转移效率。广泛应用于
生产生态学中,但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可分四大类:(1)生态系乃至群落中的效率;(2)个体乃至种群内的效率;(3)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的效率;(4)围绕种群的效率。
最古典的是某一时间内第i次营养阶段所摄取的能量对第i-1阶段所摄取能量的比率(Ai/Ai-1,以下的记号参阅
生产速度),由最初提出这个效率的林德曼(R.I.Lindeman,1942)命名为累进效率(progressive efficiency)。后又称为林德曼比率或
林德曼效率。而奥德姆(E.P.Odum,1971)的营养等级同化效率(trophic level assimilationefficiency)与此相同,此外,他把Pi/Pi-1称为营养等级生产效率(trophic level production ef-ficiency),把Ci,Ci-1错误地称为林德曼效率。此外,林德曼曾认为,累进效率是随着营养等级而增大的,后来又否定了这个说法。
某个个体乃至种群内各种
生产速度间的比率,普通应用Ai/Ci [(总)同化效率,assimilation efficiency],Pi/Ci乃至Pi/Ai(净同化效率)—net assimilationefficiency,production efficiency,Gi/Ci乃至Gi/Ai(生长效率—growth efficiency)。关于
生长效率,一般把Gi/Ci称为第一性生长效率(gro- wth coefficient of the first order),Gi/Ai称为第二性生长效率(growth coefficient of thesecond order)以资区别。此外,在水产养殖学中应用的增肉系数为Ci/Gi,但实际上是给饵量与摄取量之比。也有人把个体乃至种群内的效率的各类汇总起来称为转化效率。
通常是用某个种群乃至个体的摄取速度除以它所捕食的一种以上种群的生物量或净同化速度。常应用伊夫列夫(V.S.Ivlev,1945)提出的捕食系数(ecotrophic coefficient)。这里把Ci/Bi-1称为(静态)捕食系数(static ecotrophic coeffici-ent),Ci/Pi-1称为动态捕食系数(dynamic ecotrop-hic coefficient)或称捕食效率以资区别。
斯洛包特金(L.B.Slobodkin,1960,1962)对三个营养等级,仅各提取一种,且根据平衡的实验系提出下列三种效率(后来为一般所应用);第一,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对摄食速度的比率为Li/Ci,称为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
在上述的实验系中,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与捕食它的种群的摄取速度相同,所以后者也定义为Ci+1/Ci,但一般认为这二者是互不相同的,后者概可列入(1)中。第二,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对此种群的食物供给速度的比率称为食物链效率(food chain efficiency)。同样地在上述实验中对某个种群的食物供给速度,只不过是为其捕食种群的死亡速度而已。由于等于纯同化速度,所以(∵JBi-1≡0),也可以定义为Ci+1/Li+1=Ci+1/Pi-1。但是,这些一般也是不同的。第三是为种群效率(population efficiency),即某个种群的被食速度对于生产相当于被食量的生物量所需捕食速度的增量之
比率。这里被食量为0时,Ci=Fi+Ri+Ldi,在有被食量的情况下,则Ci′= Fi′+Ri′+Ldi+Lpi,即指这种情况下的Lpi/(C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