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俗称死秧病,是由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甜瓜上的病害。甜瓜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典型症状是萎蔫。在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开花坐果期发病最重,常引起瓜秧枯萎死亡。甜瓜枯萎病是日光温室甜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常常在甜瓜生长中后期造成整座温室毁秧。
病原为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 melonis (Leachet currence) Snyder et Hansen),属
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离获得的真菌经25℃培养4天后,在
PDA培养基上形成直径为41.3毫米的菌落,并产生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未见大型分生孢子;培养10天后,偶见大型分生孢子。小型
分生孢子从单个瓶状小梗上产生,粘附在一起,不链生。单孢,椭圆或略弯,大小为2.9-3.4微米×3.5-7.4微米;1个分隔的大小为3.0-3.3微米×3.5-8.2微米。大型分生孢子着生在单瓶梗上,多数2-3个分隔;2个分隔的大小为4.3-6.4微米×22.6-31.0微米;3个分隔的大小为4.8-6.4微米×16.0-35.4微米。葡萄糖和蔗糖、硝酸钠和甘氨酸分别为该菌生长的较好碳源和氮源;病原菌在15-35℃均能生长,25-30℃生长较好,25℃生长最佳;病原菌对pH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在pH5.0-10.0均生长良好。
甜瓜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典型症状是萎蔫。在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开花坐果期发病最重,常引起瓜秧枯萎死亡。出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变褐缢缩,下部叶片变黄猝倒而死,剥开病部放大观察,可见幼嫩组织变淡褐色;苗期发病,叶色变浅,逐渐萎蔫,严重时幼苗僵化枯死;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由基部向顶部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晴天中午更为明显,傍晚逐渐恢复,叶面不产生病斑,数日后,瓜秧叶片萎蔫下垂,病株茎基部表现矮缩,表皮粗糙、纵裂。若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病势发展急剧,出现“半边枯”现象。病株根部褐色腐烂,茎基部常纵裂,纵剖视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产生白色或粉色霉层,即病原物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瓜根易从土壤中拔起,须根很少,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根的维管束变成褐色。轻病株一般不枯死,仅表现矮化症状。病株在瓜田中常成条或成片发生,个别严重的则造成全田大部瓜秧枯死现象。
病菌为菌丝体、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未经高温腐熟的肥料中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该菌有较强的腐生性,在无寄主条件下,能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厚垣孢子及菌核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不失掉活力。所以,连作地和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的地发病重。土壤中休眠的甜瓜枯萎病菌,第2年受到瓜类蔬菜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可打破休眠,在适宜的温、湿度下萌发出牙管,从根部、根尖或伤口侵入,刺穿表皮、皮质组织,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生长发育。病菌是由下向上扩展,所以,病株萎蔫先从下部叶片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病菌还能分泌毒素,干扰植株的代谢作用,致使植株中毒死亡。除土壤带菌外,种子也可传带病菌。种子带菌为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尤其是新小种的传播)以及甜瓜新种植地区的病害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初侵染源。
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根系生长发育不良也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影响植株根系生长的因素往往有利于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如天气时雨时晴,或久旱后下雨,或灌水量过大,灌水次数过多,田间有积水或高温、高湿、土壤偏酸性等都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加重发病程度。另外,地下害虫和线虫较多造成根系损伤,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