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黑根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发生在
甘蓝的病害。主要侵染幼苗根颈部,使病部变黑、缢缩,潮湿时可见其上有少许白色霉状物。植株发病后不久即可见叶片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病苗一般定植后停止发展,但个别田仍可继续死苗。
甘蓝黑根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属
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真菌。适温17-28℃,在12℃以下或30℃以上受限制。
菌丝体早期无色,后期逐渐变淡褐色,最后纠结成菌核。菌丝呈锐角分枝,分枝处有明显缢缩,离分枝处不远有隔膜。菌核扁圆形、扁卵圆形或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表面与内部均呈褐色,表面粗糙。不产生
分生孢子。当湿度高时,接近地面的茎叶病组织表面形成一层薄的菌膜,初为灰白色,逐渐变为灰褐色,上面着生桶形、倒梨形或棍棒形的无色担子,上生4个小梗,每个小梗顶端产生一个单细胞、无色、倒卵形的担孢子。
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40℃,最适温度20—30℃,25—30℃生长最快。菌丝存活需要冷凉而干燥的土壤,土壤最大含水量在20%—60%时,腐生能力最强;超过70%时腐生能力则显著下降;高于90%时,腐生能力几乎完全消失。但菌核的萌发需要高湿条件,一般相对湿度达98%时才能萌发侵入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自由水或相对湿度近100%。土壤酸度对病菌的生长影响不大,pH5.8—8.1时,病菌生长良好;pH4.0左右,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甘蓝黑根病主要侵染幼苗的根茎部,使病部变细、变黑,潮湿时可见其上有白色或褐色丝状物。植株染病受害后,可引起地上部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后一般停止发展,但个别田块可继续死苗。有时染病植株还可表现为猝倒或叶球腐烂。
病原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内越冬,病原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可腐生较长时间。种子也有可能带菌传病。在田间主要由接触传染,幼苗根、茎接触病土即可被土中病原侵染,在有水膜存在的条件下病健部接触也可传染。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