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峪在台峪西。峪尽越岭可达华阳川。翻峪东山脊,可到达
仙峪腹地。峪道两边峰岭起伏不断,沟岔交错相连。一河清流,明澈见底,高吟低唱,四季不息,自然风光甚为幽美。明代游记大家徐霞客曾到过瓮峪,并在他的《
游太华山日记》中高度地评价了瓮峪的山光水色。游记描述:泓峪为
华山西第三条峪道,两边山峰参天而起,峪道颇显狭窄。其间有河,奔流甚急。沿峪中小道前行,倏而东折,倏而西转,迎面峰岭犬牙交错,行走者似在牙隙,宛转若江上行舟。 山峪宽坦处,古今都有山民傍崖依水,构舍而居,祖祖辈辈守着这片山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在桃花般悠然,自得天趣,全部修炼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历朝华阴县令多对路有不同程度的整修。史志记,明朝嘉靖年间,华阴县令王时雍率民对这条道路进行过数次整修,故今峪两边崖壁留有石刻多处。今进峪里许,路东崖壁还有记述明崇祯九年 (1636)庞自清等补修山道的题刻一条。由于古交通要道的原因,峪内诸多名胜景观的美妙及神话传说便不胫而走,也脍炙人口。如关于瓮峪之名的来,山民们传得神乎其神,并赋予了它特有的哲学意味和预言性质。山民们说瓮峪是个藏宝的地方,其数量和位置有歌谣为证:“七瓮十八合不在阳坡在阴坡。要想见,找老椴,要想得,问老柏。”尽管这歌谣传了不知多少年,可谁也没有找见藏在什么地方,藏的是什么。直至六十年代搞三线建设,瓮峪驻扎了部队,在阴坡打了九个山洞,每洞中安装的设备数也恰好是十八个,山民们便神秘地说歌谣应验了,宝贝找见了。
峪内的人文景观多为庙宇,峪口有老爷庙,峪内有龙王庙,还有土地庙、瓦官庙等,皆毁于“文革”。 峪内水流不息,气候湿润,树木花草茂盛,植被较好。崖坡葱绿,野花凄迷,桃红李白,满峪芬芳。加之路时有奇石,或以形态取胜,或以纹饰夺人,其天成的瑰丽与奇巧都令人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