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升天教堂,也称瓦西里飞天教堂、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位于
俄罗斯首都
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紧傍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受
沙皇伊凡大帝之命主持修建的
东正教大教堂,教堂的名字以当时伊凡大帝非常信赖的一位
修道士瓦西里的名字而取。教堂中央的
塔高65米,共有九个彩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
瓦西里飞天教堂为纪念
伊凡四世战胜
喀山汗国而建,造型别致,多奇异雕刻,主台柱高57米,为当时
莫斯科最高建筑。
16世纪时,
教堂地下室曾经被用作国库。传说有两个贵族知道后,决定于1595年抢劫这里的财宝。他们密谋在城市周围放火,以调开警卫。但不幸的是他们的阴谋失败了,两人最终被处死。
1912年,教堂因其破旧不堪而被俄罗斯文物保护协会视为
危旧房。
十月革命后,政府开始修复工作。1918年始修复大圆顶和西塔大门,20年代末30年代初陆续修缮其他部分;沿保留下来的白色石基座复原了门前台阶;内部在30年代中期被修复,1956~1965 年间中心教堂的壁画由艺术家仿16世纪原貌重新画过。
1967~2012年,教堂圆顶表面的铁板由政府出资改为铜板,同时
顶部十字架和镂花檐板重新镀金。这项工程繁复浩大,仅为覆盖几个圆顶就耗费一毫米厚的铜板约30吨。1980年正门和外部回廊得以复原。瓦西里升天教堂历史上仅有很少时间使用过,现为俄罗斯国立
历史博物馆分馆,作为建筑文物供人参观。
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
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其余八个塔的排列是:外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均为八角棱形柱体。
鼓形圆顶: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
对角线上是四个小塔楼,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
教堂内部,几乎在所有过道和各
小教堂门窗边的空墙上都绘有16~17世纪的壁画。殿堂分作上下两层。16世纪
俄罗斯军队攻克当时最坚固的城堡之一
喀山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在这里展出;陈列在喀山被围景况模型旁边的是一份攻占计划,俄罗斯士兵的阵容和行动地点在这份16世纪的
作战计划中展示得非常详细和可信。这里至1595年以前存放过大量官款,陈列着16~17世纪的文物。与中心教堂相通的八个小教堂面积极大,其中东南塔内面积只有12平方米。
这座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俄罗斯国家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征讨,战胜和兼并
喀山汗国而建。后因曾有一个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此苦修,最终死于该教堂而得名。“勃拉仁内”在俄语里是仙逝。
传说在战争中,
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才得以顺利进行。为纪念这8位圣人才修建了这座教堂,8个塔楼上的8个圆顶分别代表一位圣人,而中间那座最高的教堂冠则象征着上帝的至高地位。教堂建造完备后,为了保证不再出现同样教堂,伊凡大帝残酷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伊凡大帝也因此背负了“恐怖
沙皇”的罪名。
俄国在
十月革命以前一直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东正教会在推行沙皇的政治主张方面不遗余力,沙皇在抵御周边国家例如
立陶宛、
波兰天主教国家,
土耳其、伊朗伊斯兰教国家和蒙古等
异教国家的侵扰,以及后来的对外扩张中也都是以
东正教为旗帜,征服喀山亦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征服喀山,既是政治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宗教上的胜利。
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建立,标志着
莫斯科成为俄国的宗教和
政治中心,它是
俄罗斯民族摆脱外族统治、完成统一大业,继而逐渐走向强大、直至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里程碑。
可搭乘地铁1号线到猎人商铺站(Охотный ряд),搭乘2号线到剧院站(Театральная),或搭乘3号线到革命广场站(Площадь Революции),6号线、7号线到中国城站(Китай-горо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