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棘螈
蝾螈科棘螈属的两栖动物
琉球棘螈(学名:Echinotriton andersoni)是蝾螈科、棘螈属有尾两栖动物。成螈全长130~190毫米。头体宽扁。头大而扁平,近似菱形(包括颈部);躯干扁平。尾长(肛前缘至尾末端)短于头体长(吻端至肛前缘)。
动物学史
据赵尔宓和鹰岩(1993)报道,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保存有采自台湾省台北北部[Mt. Kwannon(=Kuanyinshan)]的3尾琉球棘螈标本(MCZ22515~22517)。台湾学者曾在台湾各地进行多次动物考察,尚未发现该棘螈的踪迹。在中国境内尚无标本保存。因此,该种在台湾的分布记录尚待深入调查和证实。
形态特征
成体:成螈全长130~190毫米。头体宽扁。头大而扁平,近似菱形(包括颈部);口角后方有三角形突起(为方骨侧突部位);头长宽几相等(头骨宽明显大于头长),头长为躯干长(颈褶至肛前缘)的1/3至1/2,头侧骨质棱粗糙,不甚发达,始自吻棱、经眼眶上缘、额鳞弓部位,并与耳后腺相接;头顶部有小纵嵴,其后方有“∨”形嵴。吻端平切;鼻孔近吻端,位唇缘和吻棱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远大于鼻孔至眼的距离;上眼睑小,其宽度小于眼间距的1/3;耳后腺窄,其长等于眼间距的宽度;犁骨齿列较长,呈“∧”形,在内鼻孔前方相遇一段距离,其后几平行,后1/3部位分开;舌几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长约为口宽的1/2~1/3,两侧游离较多,前端和后端游离较少。颈褶不明显。
躯干扁平。整个身体表面(包括喉部和四肢背、腹面的皮肤)粗糙,具大的或小的疣粒,仅上、下唇和手、足腹面和尾下缘光滑,尾部疣小;背中部有一条骨质脊棱,类似于头侧骨质棱,沿背中央从枕部向后延伸至尾的上缘;背侧从肩部至尾侧有疖状瘰疣13~17(15.2,n=46)枚,且排列成行,瘰疣位肋骨末端,肋骨末端不穿过或穿过上述瘰疣可达皮肤之外,背部瘰疣向后延伸到尾部一段距离;在背中嵴和背侧瘰疣之间还有另一列较小的锥状瘰疣,每侧约8枚,其瘰疣在肋内的肋突部位。
尾长(肛前缘至尾末端)短于头体长(吻端至肛前缘)。尾侧扁,渐尖,尾末端钝尖;背鳍褶不明显,前段与背中嵴相连;肛孔短,纵裂,其边缘具横褶或乳突,不隆起,也不膨大;腹鳍褶低钝,位肛后大约5~6毫米开始直至尾末端。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指、趾较短,扁平;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趾5个,基部具蹼迹,趾长顺序为3、4、2、1、5,第五趾不发育或完全消失;掌、蹠突均无。
生活时,体背、腹面均为黑褐色,四肢的掌、蹠部、肛孔周围及尾下缘黄褐色、橘黄或黄红色,有的个体背部瘰疣、耳后腺、头后侧部位渲染有黄褐色。酒精保存标本的背、腹面为深褐色;头和体及背两侧的4列瘰疣为灰白色,近似暗象牙色;手、足腹面及尾下缘浅黄色。
头骨:头骨宽远大于头骨长,约为头骨长的1.23倍,方骨后缘与枕髁几在同一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2,背面观不可见;鼻骨大,介于前颌骨和额骨之间;额骨大,顶骨较小,额鳞弧较宽,额鳞窝大;上颌骨长,与方骨重叠,翼骨前端与上颌骨不连接,相距近,其间连以韧带;方骨外侧有一个钩状突。
近种区别
该种与镇海棘螈的主要区别是体背侧各有2纵行瘰疣,内侧1行瘰疣小,排列稀疏。
生活习性
琉球棘螈生活于100~200米的山区林中,靠近耕作区一带较集中。一般栖于山区森林的阴湿地带的石块下。 在非繁殖期成年琉球棘螈喜陆地生活。白天隐藏于落叶、木或石块下休息。夜间或阴雨天外出捕食。通常以小型无脊椎动物、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台湾和琉球群岛的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及渡嘉敷岛。
繁殖方式
每年的1月下旬~6月下旬为其产卵期,将卵产于静水岸边斜坡上的落叶或腐质土中。2月初至6月底为繁殖期,繁殖盛期在3月中旬至4月初。卵产在邻近水塘的腐殖质土壤或腐叶上。卵单粒,卵群呈堆,常被落叶所遮盖。幼体孵化后以弹跳方式或雨水冲击进入水塘内生活,从孵化到变态完成需要55~100天,水温高生长期较短,反之则长。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列入《中国红皮书》——灭绝。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因素:野生的琉球棘螈在中国台湾已经灭绝,台湾的低海拔环境较为原始的小溪事实上已所剩无几,是蝾螈消失的原因。
参考资料
琉球棘螈.berkeley.
琉球棘螈.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07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