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县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班玛县,隶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大渡河上游,介于东经99°45′—101°14′,北纬32°27′—33°18′之间,东南部与四川省阿坝、壤塘、色达县接壤,西部与四川省色达县和州属达日县为邻,北部与州属久治县相连。土地总面积为6138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8.03%。截至2021年10月,班玛县有10289户、31794人。
历史沿革
唐贞观八年(634年),党项诸部内附,今班玛县地入唐版图;唐贞观十年(636年),吐蕃王国军队进入青海南部,今班玛县地被吐蕃占领;唐会昌二年(843年),吐蕃王国发生内乱,青海南部包括今班玛县地区在内的各个部落头人各自为政。
宋嘉熙三年(1239年),蒙古军进军西藏,今班玛地区及青海省南部地区归属蒙古汗国;宋嘉熙十六年(1252年),忽必烈发兵南征云南大理,取道阿坝、甘孜大小金川,波及玛柯河流域。
元中统元年(1260年),班玛地区属今四川省境内的“吐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府”节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率青海蒙古军进军康区转赴西藏,在此前后,今班玛地区归属于青海蒙古右翼。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班玛隶属于四川成锦龙茂道松潘漳腊营;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延派大军进剿果洛,路经班玛;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头人合琼杰从今班玛县吉里堂康干部落带领7户牧民星夜逃至今玛多县黑河乡尕拉拉措一带居住;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成宁玛派寺院卡昂寺(今达卡乡境内);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年),多智乾第三世活佛旦欠尼玛重建知钦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今班玛隶属果洛行政督察区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张国涛率部到达任玉;同年7月,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军才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率十六、十七、十八师、模范师及军直属机关万余人从四川省色达县渡过多柯河,翻过楼赛山,进则荣沟,出叶昂沟,渡过玛柯河到达任玉(今班前乡)地区,并沿玛柯河西行至王柔、阿什姜寺,经子昂沟、作毛沟等地,同年7月26日,进入四川省阿坝县。
1953年7月22日,果洛工作团派出以罗德干为团长、黑振德等为副团长的白玛本工作团(即班玛工作团)一行40人初探班玛,经过30天进入班玛寇垠卡地区(今莫巴乡政府驻地);同年8月14日,班玛工作团团务委员会成立,并将驻地迁至赛来塘(今班玛县城所在地);同年8月25—28日,班玛工作团在寇垠卡召开会议,确定了全面开展工作方法与步骤;同年9月1日,班玛工作团开始到各部落开展工作。
1954年1月25日,经中共果洛工委批准组建了“中共班玛工作委员会”,同时调整了班玛工作团团务委员会;同年5月14日,经中共果洛地委决定,黑振德任工委书记;同年6月1日,以布巴任宫为团长、黑振德为书记的中共班玛工作委员会工作团60余人进驻班玛,开展民主改革和建政的准备工作;同年8月10日,班玛工作分团工委建立第一个党支部,书记赵安华,党员5名;同年8月14日,班玛工作团召开了第一次头人、寺院代表联谊会;同年8月20日,班玛工作分团建立第一个团支部,书记史风云,团员19人;同年10月15日,在班玛县发展第一名团员(久协、藏族);同年11月,“团结治安委员会”和“建县筹备委员会”成立;同年12月,任玉(今江日堂、亚尔堂、班前、灯塔地区)区建立。
1955年1月,县工委派出四个工作队和一个工作组深入农牧民群众之中,通过召开民族联谊会议,与各方进步人士充分酝酿协商建县事宜;同年4月1—4日,召开人民代表会议,成立班玛县人民委员会,县长维宙,副县长布巴仁宫、张保、布巴公扎;同年4月7日,经省委批准,“中共班玛工委”更名为“中共班玛县委”,黑振德任书记;同年4月,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一办五科”,即人委办公室、畜牧科、粮食科、财务料、建设科、民政科;同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班玛办事处成立;同年7月30日,在班玛县发展第一名共产党员(加曲、藏族);同年7月,班玛县公安局成立;同年8月5—15日,在班玛县第一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年11月,开通了西宁—班玛无线电报通信线路;班玛县人民委员会党组成立;同年同月12—22日,召开了班玛所属地区各部落头人第二次联谊会议,到会部落头人84人;同年12月,班玛县人民武装部成立;同年县属各区配备治安员1名,是年,班玛县畜牧兽医站成立。
1955年4月,班玛县正式成立,县人民委员会驻莫巴乡(现赛来塘镇)。
行政区划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14号文批复:撤销莫坝乡,设立并命名为赛来塘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班前乡,并入灯塔乡。调整后,班玛县辖1个镇、8个乡:赛来塘镇、多贡麻乡、玛柯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知钦乡、江日堂乡、亚尔堂乡、灯塔乡。
2010年,班玛县辖江日堂乡、达卡乡吉卡乡灯塔乡多贡麻乡马可河乡、亚日堂乡、知钦乡赛来塘镇等8乡1镇。
截至2020年6月,班玛县下辖1个镇和8个乡:赛来塘镇多贡麻乡马可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知钦乡江日堂乡亚尔堂乡灯塔乡。32个村(牧)委会,2个社区,113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班玛县地处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大渡河上游,介于东经99°45′—101°14′,北纬32°27′—33°18′之间,东南部与四川省阿坝、壤塘、色达县接壤,西部与四川省色达县和州属达日县为邻,北部与州属久治县相连。东西长约137千米,南北宽约96千米。最东边为东经101°14′,最南为北纬32°27′,最西面为东径99°45′,最北面为北纬33°18′。班玛县土地总面积为6138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8.03%。
地形地貌
班玛县地处青川边沿,属高山地。境内山脉纵横,山峰重叠,河流交错,山大沟深,其间有许多小块较为平坦的草原地和狭窄的河谷地带,这是班玛县地形特征的总面貌。
班玛县整个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地面积约占面积的90%。
班玛县主要山脉有玛可河西岸的日格穷山和东部的任玉山,均系著名的巴颜喀拉山支脉。日格穷山脉由达卡乡的达卡寺北部偏东向南蜿蜒80千米,位于该区西部地区。海拔4000—5000米左右,主峰多娘山海拔5050米,地势地伏较大,坡度一般达40—60度,最大处甚至达80度,且空气稀薄,攀登艰难。任玉山位于境内东部玛可河两岸,呈东西走向,由西向东延伸50千米入川。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左右,起伏亦大,坡度亦陡,一般均在37—60度左右,最大坡度可达80度。
班玛县河谷地主要分布在玛柯河、多柯河两河流域。河谷地带均生长着密集的灌木林,杂草纵生,且岩石遍地。
班玛县玛可河谷地:从恩达寺旧址西北向东南延伸,经多贡麻寺后转向南,经县府驻地、王柔又转向东,经灯塔乡、出境。全长140千米,平均宽约1.4千米,最宽(多贡麻乡至王柔)约达2千米,王柔以下最窄为0.5—0.8千米。多柯河谷地:由日格穷山西北向东南伸展,经达卡乡、卡昂寺至知钦乡,全长约118千米左右,平均宽度在05.—0.7千米左右,最宽处可达1.2千米,最窄处为50米。
水文
班玛县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玛柯河、多柯河、克柯河和洛曲等河流。
气候
班玛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2℃,平均降水量752.7毫米。气候受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冬春寒冷且多风,夏秋温暖而湿润,年平均最高气温8.4℃—11.6℃,最低气温-6.8℃—-4.0℃,年平均气温2.4℃。
班玛县气温分布的基本特征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气温递减。在气温的年变化上,各地都是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11℃,1月最底,月平均气温为-9.8℃,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急,且降温幅度大于升温幅度。
班玛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665.3—767.2毫米之间。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上为自东南西北逐渐减少。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多贡麻乡的年降水量反而比赛来塘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多贡麻乡位于满掌山前,受地形抬升影响的缘故。班玛各地降水量呈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减少的情形。班玛县降水量年内变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并且年内的7—9月为两个降水高峰期。但年降水变化比较稳定,年降水量的相对变化率不到8%。降水时段变化为夜雨较多。
班玛县年总辐射量为590.1—606.7kgc/平方米,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且多柯河河谷地区少于玛可河河谷地区。日照时数在2281—2332之间,日照时数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班玛县年平均风速为1.7米/秒。其中3—4月平均风速较大,为2.0米/秒以上,7—1月为1.5米/秒左右。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偏西北风,班玛县1月和7月的盛行风分别为西北和偏西北风,但在7月还存与盛行风向相反的东南向的次盛行风。
自然灾害
班玛县大雨、暴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其中尤以7月居多。而85%的大雨、暴雨出现在夜间,因此大雨、暴雨引起的洪涝是班玛县的主要灾害之一。班玛县也是冰雹日数较多的地区,平均年雹日数在15天以上。整个地区均有冰雹发生,对畜牧业的危害不如对种植业危害显著。冰雹危害范围主要是在玛柯河下游的灯塔、亚日堂二个乡,特别是灯塔乡的宝仓、亚日堂一大队等地的雹灾尤为严重。班玛县冰雹发生季节为4—10月,5—9月集中时期。一年中冰雹出现最多的月份是5月,但是造成危害最大的是7—8月。
班玛增内霜冻的主要危害区是玛柯河下游的农牧结合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低洼地、阴坡湾及破根地带更为明显。无霜期极短,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超不过30天,且随着热量的减弱,无霜期随之缩短以至全无。因此,班玛不存在绝对无霜期。班玛县与州属其它县相比,雪灾少,但仍存在。主要发生在海拓3700米以上的达卡、吉卡、马柯河乡及知钦乡的部分地区。在玛柯河中下游地区偶尔也会发生雪灾,但其危害程度一般小于上述地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班玛县巴颜喀拉山带内的夏曲及下游多柯河一带,蕴藏着丰富的沙金资源,其面积约500平方千米。1987年,由青海省地质四队正式提交了多卡砂金矿的勘探地质报告,经青海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地质储量,砂金量3114.87千克;1994年青海省第九地质队提交吉卡砂金矿的勘探地质报告,经青海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地质储量,吉卡砂金矿砂金量3784千克。矿区内矿石类型简明,为非冻结松散沙砾矿石,易采选。所见矿金多为片状,少数为粒状、厚板状、棒状,一般粒径0.25—0.55毫米。矿床类型属冲积型砾矿。
土地资源
班玛县草场面积39.6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07%,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3.60公顷,耕地面积1248.47公顷,占总面积的0.2%。班玛县人均土地占有量为全州人均占有量的近4倍。全县林业用地14756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3%,其中有林地1262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5%,疏林地6147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01%,灌木林地126108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5%。
生物资源
班玛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蓝马鸡、麋鹿、水獭、雪鸡、猞猁、狐狸、黄鸭、狼、马鹿、白唇鹿、猕猴等,其中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达33种,省级保护动物10余种。国家珍稀鱼类川陕哲罗鲑(俗称“猫鱼”)就产于班玛县玛柯河流域,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水生物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在玛可河林业局建立“川陕哲罗鲑”保护救护中心。白唇鹿、北山羊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种类达12种,占青海省所拥有种类的近一半,猕猴、小熊猫、黄嘴白鹭、黄喉貂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32种,占青海省的61%。中藏药材等植物资源主要有大黄、黄芪、雪莲、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红景天等共约400种。林边和河谷中心,分布野丁香、野牡丹、蔷薇和金露梅。林间的湿地里分布着各种野花野草和多种菌类。据记载,共有森林植物67科466种,被列入国家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的有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角盘兰、草黄麻、大花勺兰等珍稀植物。
水电资源
班玛县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29.834万千瓦,每平方千米平均48.61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17.489万千瓦,大部分分布在多柯河和玛柯河,占全县水能资源的58.62%。
人口
1954年,班玛县总户数2650户,总人口9233人。1955年,总户数2200户,总人口9367人,其中藏族人口9207人。
1955年,班玛县共有3869户、19583人,其中,藏族17783人,汉族1507人,其它民族293人。
2007年,班玛县人口2.7万人,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还有、回、土等民族。
2018年末,班玛县有8211户、30055人。其中,城镇人口5331人,农村人口24724人。2018年内,全县出生人口354人,人口出生率12.13‰,人口自然增长率7.15‰,死亡率4.48‰。
2019年,班玛县有8319户、30449人(男15836人,女14613人)。其中,城镇人口5405人,农村人口25044人;其中,藏族28689人,占总人口的94.2%,汉族1577人,占5.18%。
截至2021年10月,班玛县有10289户、31794人(男16649人,女15145人)。其中,城镇人口9892人,农村人口21902人;其中,藏族29426人,占总人口的92.55%,汉族1887人,占5.94%。全县出生人口457人,人口出生率16‰,计划生育率99%。多孩率0.51%,综合节育率97.4%,人口自然增长率12.8‰。死亡率4.1‰。
经济
综述
2018年,班玛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4847万元,比上年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3万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90元,比上年增长10.4%。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升。第一产业比重26.89%,同比降低0.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35.36%,同比增长0.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37.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2018年,班玛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938万元,比上年增长4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7个,比上年减少64个。其中:新建项目31个,比上年减少68个,续建项目36个。从投资类型看:完成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6938万元,比上年增长97.8%。从三次产业完成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60万元,比上年增长9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07万元,比上年增长8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0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3%。
2018年,班玛县实施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67项,计划总投资12.6亿,开工66项,开工率98.5%;完工12项,完工率17.9%。其中:续建项目总投资7.3亿元,结转5.76亿元,共36项,完工12项,完成额31270万元,完成率54.3%;新建项目5.3亿元,共31项,开工31项,完成额15668万元,完成率29.5%。计划总投资5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总投资71276万元。其中续建结转投资35759万元,完成11460万元,完成率32%;新建总投资34588万元,完成15668万元,完成率45.3%。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54631万元,其中续建结转21870万元,完成19810万元,完成率90.6%;新建总投资18471万元。
2018年,班玛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9万元,比上年下降27.43%。其中税收收入516万元,非税收入1013万元。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59万元,企业所得所1万元,个人所得税202万元,城市维护税71万元,房产税18万元,印花税30万元,城镇土地增值税1万元,车船税34万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52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74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365万元,教育支出1135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8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2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67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489万元,城乡社区服务支出276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08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28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97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96万元,国土海洋气象支出3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3642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8373万元。
2018年,班玛县共有个体工商户720 户,比上年增加117户,注册资金8995.82万元,比上年增加895.25万元增长11.1%;私营企业50户,比上年增加14户,注册资金7711万元,比上年增加1543万元增长25%。
2020年,班玛县截至第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952.04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22974.6万元),比上年度同比增长2.7%。2020年度,班玛县新口径居民收入核定数据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15元,同比增长7.6%。其中,完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90元,同比增长4.7%;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1元,同比增长8.7%。
第一产业
2011年,班玛县农作物耕地面积为8617亩。主要作物为青稞,经济作物为马铃薯、豌豆等。各类牲畜存栏23.74万头(只、匹),繁活率64.53%,损亡率1.55%,出栏率34.69%,商品率29.24%,母畜比例达52.06%。小块农业区完成播种粮食作物6820亩,油料作物670亩;实现农牧业总收入8155.5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29.8万元,牧业收入6387.14万元,多种经营收入1297.25万元;粮食总产量129.56吨,同比下降1.84%,油料产量65.8吨,比上年略有增加。
2018年,班玛县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3107.33万元,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1574.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16%和2.91%。全县共繁殖各类仔畜5.6万头(只匹),成活5.03万头(只匹),成活率89.82%,繁活率48.37%;损亡各类成畜0.35万头(只匹),损亡率1.67%;出栏各类牲畜3.57万头(只匹),出栏率17.02%,其中:出售商品畜3.15万头(只匹),商品率15.01%;总增各类牲畜4.68万头(只匹),总增率为22.31%;年末存栏各类牲畜22.05万头(只匹)。其中,能繁殖母10.28万头(只匹),适龄母畜比例46.62%。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083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817亩,油料作物面积6亩。粮食产量558吨,油料产量1吨。全年种植各类蔬菜260亩,蔬菜总产量118.8吨。
2020年底,班玛县农牧业现价总产值16920.1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545.3万元,牧业总产值12489.1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31.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0.88元,年末存栏137077头(匹),牲畜损亡率2.3%,适龄母畜比例49%,出栏率33%,商品率30.2%。粮食单产182.5公斤(2020年没有种植油料作物)。
第二产业
2012年,班玛县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实现96.1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6%;班玛县工业销售产值82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工业增加值39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37.8%。
2018年,班玛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66.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2%;工业总产值17039万元,比上年增长6.82%;全县工业销售产值8670万元,比上年降低34.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情况:发电量971万千瓦时,供电量788.5万千瓦时,售电量192万千瓦时,比上年分别下降17.4%、26.6%和79.9%;累计完成供水量49万吨,比上年增长14.0%,累计完成售水量34万吨,比上年增长15.3%。销售藏雪茶170公斤,销售额达157.72万元。
第三产业
2012年,班玛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5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的销售额累计实现190万元,乡村的零售额累计实现24万元,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7.95%和4.35%;按行业分:批发业累计实现10万元,零售业累计实现170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80%,住宿业累计实现17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6.25%,餐饮业累计实现17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6.25%。
2018年,班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1万元,比上年增长6.6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880万元,比上年增长6.9%;乡村完成941万元,比上年增长5.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完成431万元,比上年增长4.6%;商品零售完成5390万元,比上年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销售中批发业完成185万元,零售业5205万元。
2018年,班玛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829.9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6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5998.19万元,同比增长21.2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余额1180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班玛支行个人存款为19847万元,对公存款87932万元,各类贷款10811万元。果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班玛赛来塘信用社存款余额达21621.92万元,其中个人存款2645.19万元,对公存款18976.73万元,各类贷款386.8万元。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存款13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对公存款18923万元,比上年降低35.7%;各类贷款60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班玛支公司2018年车险保费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8%。直接赔款158万元。
2018年,班玛县旅游总收入达3013.8万元,比上年减少61%。邮政业务总量327.38万元,比上年增长16.23%。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底,班玛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7.97%。班玛县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和15—24周岁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7.98%和100%。16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79%,18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47%。
2018年末,班玛县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乡寄宿制小学10所,乡村幼儿园12所;有专任教师266人,其中中学教师92人,小学教师174人。在县内幼儿入园980人,入园率60.76%。16—18周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57%。2018年,小学毕业342人,初中毕业264人。4—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33%。学龄儿童人数3035人,已入学30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其中农牧民学龄儿童人数2914人,已入学28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小学年巩固率98.2%,初中年巩固率100%。全县4—6岁适龄幼儿1788名,7—12周岁适龄儿童3035人,已入学300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9%。13—15周岁适龄少年1586人,初中阶段在校1571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9%。全县残疾儿童、少年66人,已入学32人,其中三残儿童少年22人。
2018年,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工作中,班玛县教育事业发展综合考评得分94.72分。赛来塘、多贡麻、亚尔堂寄校、藏文中学、民族中学荣获全州学业水平统一考试“优秀学校”;马可河乡、知钦乡、吉卡乡被评为“2018年教育达标乡镇”县民族中学、多贡麻寄校、藏文学校被评为“教育达标学校”;县藏文中学被评为“示范学校”,县藏文中学在2018年全州统一考试中平均成绩名列全州第二。
文化事业
2011年,班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70.83%和81.54%。
2018年末,班玛县文化事业机构1个,图书馆1个,图书藏量达5万册,文化馆1个。县级综合体育场(馆)2个,足球场4个,电影院1个。电影放映队1个,县级电视转播台1个,县级有线电视台1个。全县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98.03%,广播覆盖率达到96.72%。村村通2877户、户户通4773户,有线电视700余户。全县有民间团演组织11个,县级演职人员25人,电视台有专技人员4人。
医疗卫生
2011年,班玛县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230人,共有13177人次享受医药费用补助349万元。大病统筹资金使用率18%,参合群众受益面98.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30人,增加80人。
2018年末,班玛县有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共47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民族医院1个,县级疾病预防机构1个,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个、县级卫生计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32个。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人数:148人。实际在编人员总数130人。在编在岗总数127人,其中,县人民医院45人,县藏医院1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8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3人,乡镇卫生院49人。编外村医64人。公益性岗位、见习生、临聘人员等总数31人。
2018年末,班玛县在编人员专业与职称情况: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临床医学专业38人,藏医专业11人,护理专业56人,药剂专业5人,检验专业4人,公共卫生2人,影像学专业4人,其他技术专业人员2人,管理人员8人。其中,已取得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8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18人,高级技工2人。全县助产机构共4个,产科服务人员4名,儿科服务人员3名,妇幼保健人员8名(医师3名,护师5名)。
2018年末,班玛县人民医院基本药物(含省补药物)占比和使用率达80%左右,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含省补药物)占比和使用率平均达85%左右。落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两票制”,“两票制”覆盖率达100%。全面开展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5类省级增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和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7727人,全县建档率达94.3%;电子健康档案建档16743人,建档率56.9%。对全县适龄儿童进行接种,五苗覆盖率达90%,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为87%。全县0-6岁儿童3893人,管理3153人,管理率达81%,孕产妇总数380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5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全县高血压患者364人,管理281人;糖尿病患者46人,管理28人;已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11人,全部纳入管理。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应管理1840人,纳入健康管理1509人,管理率为82%。全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25658人,签约率为87%。全县重点人口数为15100人,签约12959人,签约率为86%。其中,0—6岁儿童签约数2933人,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签约数1407人,孕产妇签约数292人,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签约数307人,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签约数40人,已管理肺结核患者签约数120人,已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数11人,残疾人签约数473人,贫困人口签约数5877人,计划生育特扶家庭自愿签约数8人。积极开展以包虫病为主的四大疾病防治知识为重点的主题宣传教育“五进”(即“进寺院、进学校、进乡镇机关、进村、进户”)活动。深入全县15所学校、17所寺院、23个行政村开展健康知识巡回宣讲活动。共普查15515人次,查出包虫病患者849人,其中新发现并纳入管理55人。全县包虫患者管理总人数达1101人。其中,免费发放包虫病药品644人,并为347名包虫病服药患者免费做肝功检查;手术治疗40例(其中,在县实施12例、省级医疗机构实施28例)。乙肝、结核病、性病筛查15515人次,其中查出乙肝疑似患者428例,结核病患者176例,梅毒疑似患者150例,全部纳入健康管理。
环境生态
2018年,班玛县栽植各类苗木5.57万亩、528.52万株。
2018年,班玛县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新建项目有: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湿地保护、人工造林和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项共5个项目,总投资1162.2万元。在达卡、吉卡、马可河、江日堂乡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灭鼠)50万亩。在达卡、吉卡乡实施毒草防控10万亩。在知钦乡和赛来塘镇班脑河村实施人工造林6000亩,栽植川西云杉苗13.32万株,按排管护人员4名,修建警示牌4座,拉设网围栏69370米。在达卡、吉卡、多贡麻、江日堂、知钦、马可河乡、赛来塘镇实施湿地保护项目,修建界桩1533个,修建大型警示牌4座,安排管护人员3名,拉设网围栏61440米。在江日堂乡、赛来塘镇玛可河流域周边灌木林地及知钦乡知然沟乔木林地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2万亩。天然林管护面积达195.55万亩,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管护面积63.3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2%。年内落实草原奖补资金3971万元,落实林改补助资金231.18万元。全县有生态管护员1371人。其中,草原管理员714人,林业护林员630人,湿地管护员27人。针对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8项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设立一级保护区标识牌3个、交通警示牌2个。
社会保障
2018年,班玛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人,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6人,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1人,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709人,其中,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中贫困家庭转移就业400人,完成城乡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855人,其中,完成城乡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城镇培训60人、农村培训795人。
2018年,班玛县为32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6.33万元,为31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缴纳失业保险0.95万元,为31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缴纳养老保险18.37万元,县财政为382名财政供养临聘人员代缴失业保险16.91万元。为246人公益性岗位代缴基本养老保险196.48万元,为232人次名公益性岗位代缴基本医疗保险45.86万元,为217人次名公益性岗位代缴失业保险9.37万元。
2018年,班玛县共支付2018年度17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212.4万元。为2人支付青海省创业成果展交通补贴0.07万元。为1人支付一次性创业性奖励1.29万元。支付100人三江源地区生活补贴3.8万元。为31人支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2.05万元。
2018年,班玛县为214名重度残疾及中轻度残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02万元;为216名村干部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75万元;为3122名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21万元;为13070名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财政补贴44.75万元;为2253名城乡居民发放养老保险待遇473.62万;为542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工伤保险12.65万元;为618名财政供养临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5.67万元;为1124人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补贴3001.33万元;发放2018年度588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5809.77万元;为407人财政供养临聘人员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41.68万元。为216名企业退休职工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98.76万元;发放216名企业退休职工取暖补助94.65万元。
2018年,班玛县发放206人民族团结创建奖26.78万元;支付1556人次药费总合计1196万元的414.86万元;为474人次异地就医报销总药费545.55万元的143.14万元;为179人次低保人员报销总药费149.37万元的48.69万元;为30人次僧侣报销总药费25.86万元的8.55万元;为22人次肝包虫患者报销总费用21.27万元的17.06万元;为120人次患有大病报销总费用374万元的164.88万元;全县申请办理社会保障卡26781张,制卡25800张,已发放城乡居民卡23691张,城镇职工卡2109张。投资25.2万元实施三江源二期培训项目,举办了旅游服务提升、服装工、挖掘机装载机等三个工种的技术培训班。
2018年,班玛县落实农村低保提标政策,人均补助水平提高至2800元/年,为2113户、7551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全年低保资金2010.85万元。落实城镇低保提标政策,城镇低保人均补助水平提高至508元/月,为428户、1014人城镇低保发放全年城镇低保金552.37万元。为166人特困人员按照新标准足额发放全年特困人员供养金156.1万元。医疗救助502人次,救助金198.39次。为全县8800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重残等人员代缴2019年医疗参合金233.42万元。临时救助108户,救助金63.31万元。给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发放“两节”一次性补贴359.37万元。
2018年,班玛县给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发放取暖补贴219.4万元。给13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返乡车票、住宿、吃饭等共计0.3万元。给全县70岁以上的1073名高龄老人发放全年生活补贴133.839万元。为63名孤儿和254名困境儿童发放生活补贴95.28万元。给714名残疾人发放全年“两项”补贴88.82万元。落实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报酬及公用经费483.87万元。
2018年,班玛县给157名遗属发放全年生活费176.4万元。在开展“八一”和“双节”走访慰问活动期间,给县武警果洛支队三大队、县武警中队、县武装部、县消防大队共送去慰问金6.2万元。给2018年退伍的199名士兵送去慰问金16.11万元。给2018年退役的2名士兵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和自主就业金15.6672万元。
2018年,班玛县给5名重点优抚对象按照新标准发放全年生活补贴9.69万元。春荒、汛期期间给困难群众发放价值达211万元的面粉、清油等生活物资,受灾群众吃、穿、住等方面困难基本得到保障。为全县2238户、5788人农保、特困人员等四类人员购买农房保险44760元,全部为政府补贴资金,无个人承担部分。通过政府采购储备总价值达122万元大米、清油、挂面、帐篷等防灾救灾物资。全县有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1个。有村(社区)残协主席33名,残疾人专职委员33名。全县有847名残疾人。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金88.82万元,有714名各类残疾人享受,其中一级残疾61人,二级残疾195人,三级残疾202人,四级残疾256人。落实辅助器具369件。全县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保共300名,其中参加养老保险146人。
脱贫攻坚
2018年,班玛县有建档立卡户959户3574人,年内顺利完成4个贫困村(江日堂乡尕日麻村、多贡麻乡玛当吾村、灯塔乡的仁青岗村和格日则村)退出,实现523户、2413名建档立卡户稳定脱贫。投资1246.37万元实施格萨尔(扶贫)大酒店资产受益项目、马可河木雕加工厂项目及2个扶贫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人均受益320元。投入650万元财政资金成立13个扶贫互助协会,落实风险防控资金300万元。农村低保方面,贯彻落实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覆盖面达100%,做到“应保尽保”。纳入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共有贫困人口1470户、5877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152户598人,核准率为100%。贫困人口中,育龄妇女补服叶酸72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416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0对;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377人;65岁以上老人中贫困户管理301人。落实援藏基金会帮扶资金100万元,受益群众206人。投入10万元用于吉则广场健康文化阵地建设。年内全县1304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716户6891人,累计送去慰问物资折合资金98.75万元,送去帮扶资金19.41万元。
邮政电信
2018年末,班玛县有移动通信基站82个,网络覆盖9乡镇32个村,网络覆盖率80%。移动用户8770户,其中4G用户8030户,同比增长43.39%。互联网用户1300户。宽带用户1300户,同比增长30%。
2018年末,班玛县有电信基站55个,网络覆盖9乡镇22个村社,网络覆盖率70%。固定电话用户1400户,移动电话用户8300户,其中4G用户8300户,比上年下降4.5%;互联网用户1900户。宽带用户1900户,比上年下降5%。
2018年末,班玛县有联通通信基站48个,网络覆盖9乡镇,网络覆盖率50%。联通移动用户7000户,其中4G用户6000户,比上年增长12%。互联网用户1户。
交通运输
班玛县公路网由省、县、乡村公路组成,主要是以赛来塘镇为中心,辐射向各乡延伸的公路网络。
2018年,新建和改造农村牧区公路294.203千米,行政村通畅率100%、自然村通达率27.43%。截至年底,班玛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626.613千米,其中,国道234.481千米,省道107.668千米,县道281.891千米,乡道432.141千米,村道376.925千米,专用道路65.761千米,林区道路127.746。客运班线1条,客运站6个,其中三级站1个,五级站5个。
历史文化
2018年末,班玛县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9个,省级文保单位7个。
2020年,班玛县发现石棺葬,这是青海省果洛州首次发现石棺葬。班玛县县城附近的采青滩班玛矿泉水建设区施工时,挖出一具骨骸,疑似古墓葬。后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实地考察,确定此处为典型的石棺葬。该棺墓侧卧人体遗骨一具。遗骸两侧为多片版岩构成,无随葬品。为确保考古价值,要对石棺葬近20米的半径范围进行地面剥层勘察,但未发现有新的石棺葬出土。
2018年末,班玛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小微企业5家,有非遗传承人3人。
时令节日
班玛民间以藏历记年。藏历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十二生肖记年,如:金兔年、木马年、火龙年、土鸡年,并分为阴阳二气。岁时节日活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少宗教活动又有牧民群众参加,久而久之便成为全民族的节日活动。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过年仪器的准备工作,先是煮蕨麻、磨碎曲拉、准备酥油糌粑、红白糖,做成“信木”,俗称藏民点心,还要炸油饼、煮羊肉、购买糖果糕点和烟酒等。
交际礼仪
班玛部落里来了喇嘛高僧、友好部落的头人等被看做是全部落的贵宾。外乡人来到部落谋求生活得到头人允许后,部落群众热情帮助安置,并给予物质方面的资助,使其能很快安定生活。远离家乡的外人或该民族的人在部落里被招赘为婿,均被看做众人的女婿,藏称为“木华”。牧民间有了婚丧之事时均互相帮忙,一户有丧,众人悲伤;一人有喜,大家欢喜。
盟誓是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和部落之间的交际仪式之一。过云部落里有大的征战等行动,均举行“煨桑”盟誓,以保证全部落齐心协力。在调节纠纷、解冤仇或商定婚约后,无论部落之间或牧民之间,都要以誓约保证信守,对败誓或背誓者,要给予严厉谴责。赠送哈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礼节。馈赠哈达时,必须双手捧献,接方也须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用一只手受礼。洁白的哈达是班玛藏族人民作为表达内心崇敬的神圣礼物,视哈达为连结心愿和誓言的金钱,常以哈达献给活佛、寺院神佛塑像和尊贵的客人,表示崇高的敬仰之情。在盟誓和缔结婚约之后,互相交换哈达作为守约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象征。
民歌和曲
班玛地区的民间歌谣较为丰富,民间流传的歌谣大致可分为祈愿歌、赞颂歌、喜庆歌、劝戒歌、相马歌、情歌、诉苦歌和折嘎歌等类型。班玛地区主要传唱的是祈愿歌(祭祀的歌曲)、劝戒歌(劝导人向善的歌曲)、诉苦歌(诉说苦难的歌曲)、折嘎歌(一种富有特色的藏族民间说唱艺术,由专职的民间艺人演唱,即兴编词、边演边唱)。
舞蹈
班玛的舞蹈主要内容有:一种是祝愿“吉祥如意”的;一种是教人孝敬父母、喇嘛的;还有一种是情彻舞,诙谐幽默,一般属欢乐取笑的游艺,边舞边歌,有问有答,饶有风趣;也有宗教舞蹈。舞蹈的特点是全体跳舞者均戴面具,穿戴各色类似戏装的衣裳,还有手鼓、刀、斧之类的道具。每一出舞蹈必有一僧侣,头带黄色法帽,身穿袈裟,手捧哈达和点燃的高香,在前边带路,称“福那哇”。还有音乐伴奏的“跳神”(其中有法王舞、鹿舞、狮舞、骷髅舞等)。哑剧形式的逗笑节目如《阿扎拉》(头带印度、尼泊尔面具),《木才让》(寿星),还有类似藏戏的舞蹈如《格萨尔》《智美更登》等。宗教舞蹈的乐队,由吹管乐和打击乐两类组成。吹管乐以唢钠为主旋律,配有小铜号2—3队,小的一尺多长,形似牛角,一节组成;大的一般由三节组成;最大的2米多长,号口直径达1尺多,只能吹单音,打击乐器有手鼓和钗钹,另有海螺一双。
藏戏
藏戏是一种以唱为主,说、唱、诵、舞、表、技融于一体的艺术剧种,是从宗教祈神仪式中分离独立成戏的,很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演出时,伴奏乐器类型较多,其中竹丝乐器为主,如:笛子、萧等。演出类型包括广场藏戏和舞台藏戏。
其它
班玛地区的绘画、泥塑、工艺品制作虽则落后于其他地区,但它别其特色,壁画、版画、多见于寺院的墙壁和经文石刻,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人物形象生动,山川、花卉、鸟兽、和谐交织、富有生活气息;佛像泥塑,也多造型优美,逼真传神;人们常用的佩刀、首饰、器皿等工艺制做都有较高的水平。建筑艺术独具风格,寺院和农区石碉房的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雕楼精美。用乱石砌成的雕房墙壁,高耸两三层,平齐严整,棱角笔直表现了藏族人民的建筑技能和智慧。
风景名胜
2018年底,班玛县旅游景点16处,其中3A级景区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全县共旅游人数4.156万人次,比上年减少61.2%。年内,在省州的关心支持下青海省长征精神传承教育学院成立。
班玛藏族碉楼群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族碉楼群落之一。分为石碉、木碉、混合碉三种,其中石碉最有特色。外墙全用石片砌成,按照类似榫卯的结构,大小相扣、横竖交错,使墙体受力均匀,不易裂缝、倾斜。
玛柯河林区位于青海果洛州班玛县东南方向,属于大渡河上游地区,和四川省壤塘县接壤。是中国高寒林区重要的生物种群库,林区内共有植物67科220属466种。野生动物分布有白唇鹿金钱豹雪豹雉鹑金雕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有棕熊猕猴小熊猫等2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10余种省级保护动物。
地方特产
班玛县地方特产有班玛藏雪茶:“班玛藏雪茶”是以生长在海拔3200米-3600米的青海省果洛州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玛可河原始森林河谷地带的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嫩叶为原料,利用“传统+现代”制茶技术精心加工制成。
荣誉称号
2020年4月,班玛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6月,被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命名为青海省“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16日,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12月,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08: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