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坝属于重庆的渝中区南纪门街道办事处,珊瑚坝是渝中区长江水域左岸最大的沙洲,由江水常年自然冲积形成。其东西长1.2公里—1.8公里,南北宽约0.6.千米,每年夏季洪水期,珊瑚坝常被淹没。中间为大型跑马场。一到枯水期,珊瑚坝就露了出来,重庆的市民特别喜欢到坝上游玩。珊瑚坝改造后将成为重庆的绿岛和生态岛。
位于
长江重庆市区段主航道左侧,,为河道淤积形成的自然沙砾洲,枯水期面积约30万平方米。靠近
渝中半岛,为渝中区管辖。
三峡工程前,每年长江枯水期(10月至次年4月),珊瑚坝的坝头和坝尾与长江左岸相连;5月至9月,长江水位在172米以上时呈江心洲状态;当洪水水位超过180米时,完全淹没在水下。
珊瑚坝,是一座由长江河道淤积而形成的自然砂砾洲。1933年,当时的四川省政府拨款修建了珊瑚坝机场。珊瑚坝机场是一个季节性机场,随着长江潮水的涨落而开启关闭。由于每年汛期来临时,珊瑚坝机场会停用,坝上的建筑也会被拆除,因此机场的办公处和候机处,是由几十间简陋的竹棚组成。
珊瑚坝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采挖砂石现象严重。另有商家在坝上圈地修建跑马场,向市民收费。近年来珊瑚坝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千疮百孔,垃圾遍地,市民反对声音越来越高。
三峡库区蓄水后,珊瑚坝淹没时间将长达6个月,不再适于市民的休闲活动。重庆市政府借此计划在珊瑚坝上修建
湿地保护区,以回复珊瑚坝的自然生态。
三国
蜀汉时代就有了关于珊瑚坝的记载。 1933年,
四川军阀刘湘为统一全川,下令于坝上修筑机场,称为珊瑚坝机场,是重庆第二座机场。 1937年后,作为国民革命军空军机场,中国空军由此起飞迎战日本轰炸机,以保卫重庆市区。同时由于此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珊瑚坝又被辟为水陆两用机场。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从珊瑚坝机场登机叛逃,飞往昆明。 1942年后,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飞虎队)进驻珊瑚坝机场,与少量幸存的中国飞机一起保卫
驼峰航线和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