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南(1911年—1984年11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萍乡市
上栗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冬,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耀南出生在江西
萍乡上栗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起名为冬伢子,少时家贫,随父到
安源煤矿做
童工。王耀南聪明好学,5岁就开始跟着叔父们学习制作鞭炮,几年下来,就掌握了数十种烟花爆竹的配方,技术也很纯熟,在同龄人中甚有出息。
1921年起,到安源煤矿,王耀南和父亲、祖父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是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
1922年4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9月,在安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5年9月,在纪念安源罢工3周年时,带领儿童团参加与反动政府的斗争,被镇压,矿工领袖
黄静源惨遭杀害,史称9月惨案。矿工们手捧着黄静源烈士的血衣,王耀南将它撕成布条,分给大家,系在脖子上,继续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9月11日,安源矿工参加
毛泽东组织的
秋收起义,担任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副队长。9月29日,
工农红军第一师
三湾改编,王耀南降为班长。10月,跟随毛主席上
井冈山。
1928年8月,参加
黄洋界保卫战后,王耀南调特务营任排长。
1929年2月,王耀南带人在
会昌附近的湘水架桥,架设成功,此为红军第一次架桥。
1930年3月,王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王耀南组建
红一军团工兵连。
1933年3月, 任红军
公略步兵学校工兵主任教员。11月,王耀南组织指挥
红一方面军工兵连工兵用坑道爆破炸开
沙县城墙,红三军团全歼
卢兴邦旅,荣获二等
红星奖章。
1934年5月, 任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防御作战工程保障总负责人,任军委作战科科员兼军委工兵营营长。10月,
长征开始,王耀南指挥工兵部队在
江西于都河架桥。
1935年1月,任红一军团工兵连长。3月,
红军东征,山西军阀
阎锡山部派出
铁甲车沿富家滩至南关巡逻,阻止红军东进,王耀南率工兵炸毁了铁甲车。
1936年3月至4月底,红军东征,王耀南带领工兵,指导各师捣毁
同蒲铁路和沿线的车站建筑和设施,带工兵炸毁两个火车头,使同蒲铁路瘫痪近一年。10月,王耀南任红军总部工兵营营长。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8月,王耀南任
115师工兵主任。11月,王耀南阻止日军在同蒲铁路的军运,带领工兵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炸军列28次。
1938年4月,王耀南炸毁日军在同蒲铁路上的铁甲车。
1938年9月至1939年5月,王耀南率工兵营在
延安修建飞机场。
1940年4月,王耀南在
冀南军区协助
王宏坤副司令员指挥破击
平汉铁路。
1940年5月,王耀南协助
刘伯承师长破击
白晋铁路。6月,协助刘伯承师长破击武(城)沙(河)公路。在白晋铁路破击战后,王耀南提出破击
正太铁路预想方案、破击正太铁路的工程作业计划及要求18个团掩护的作战计划。该方案实施后发展为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时,王耀南亲自指挥了
井陉煤矿、
娘子关隧道和大桥、桑掌大铁桥等爆破作业,组织和指挥了平汉,正太,同蒲铁路主要路段的破坏工程(1940年王耀南在百团大战前线的照片)。
1941年初,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在
黄崖洞构筑防御工事时,组织兵工厂的厂区防御时提出
地雷战战术。1941年,任八路军
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推广地雷战战术,后王耀南在晋察冀军区提出
地道战战术,以保障在抗日军民在大平原地区能够立住脚;王耀南兼5团团长,在平汉线袭扰日军,牵制日军对根据地腹地的扫荡。
1942年3月20日,冀中军区根据王耀南的要求发出训令,命令冀中军民挖地道开展地道战。
1943年10月1日,王耀南率部攻击
望都县火车站,炸毁日军用列车两列,捣毁火车站。10月7日,王耀南率部攻击
行唐火车站,炸毁日军用列车两列,捣毁火车站。10月14日,王耀南率部用攻心战攻击定县火车站,炸毁军用列车5列,捣毁火车站,缴获日军抢劫的几十万斤玉米和大量牲畜。10月31日,王耀南率部袭扰
保定,攻击火车站,炸毁坦克3辆,炸毁军用列车9列,捣毁火车站。11月9日,王耀南率部攻击
完县火车站,炸毁日军用列车一列。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4月,
刘少奇、
朱德总率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晋察冀军区,王耀南负责为中央工作委员会选住址,王耀南建议选
建屏县(今
平山县)
西柏坡村,此处有山有水有川,远离交通干线,隐蔽安全,有群众基础,生活条件较好,适合总部大队人马居住。后来他负责挖防空洞和修建房屋。
11月,王耀南负责用坑道爆破的战术攻打
运城,以后又用此法攻打
临汾、
太原。
建国之后
1951到1952年,任
绥远军区参谋长的王耀南到朝鲜负责解决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问题,提出坑道战的战术,解决了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
1955年9月后,因病休息五年。
1960年,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1970年,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
1984年11月3日6时25分,王耀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钟爱的工兵部队和事业,享年73岁。王耀南生前主动提出把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为
四化建设做最后的贡献。
家庭生活
王耀南将军之子、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生产局原党委书记王太和。
主要成就
建立战功
1933年11月,福建
沙县战役,
红三军团入闽,将
卢兴邦的骑兵旅包围在沙县城内。卢旅借沙县高、厚坚固的城墙固守待援。王耀南率总部工兵连驰援,用坑道爆破法炸开沙县县城,为全歼卢兴邦旅作出决定性贡献。爆破按预定方案将墙砖抛向城里,飞石砸死砸伤卢旅大部分人马,攻城部队几乎没费枪弹,没有伤亡就取得胜利。
1934 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时任军委作战科科员兼工兵营营长,在阵地防御战中组织指挥工兵、野战部队指战员和赤卫队员构筑工事,提出用坑道代替碉堡,大力推广应用阵前布防土地雷,保存了自己,大量迟滞消灭了国民党军。
1935年,在五次反围剿的高虎垴防御战中,王耀南提出在山体上挖坑道,在坑道口附近修暗堡,取代原构筑大量碉堡的方案。他还建议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制成大量土地雷敷设雷场,迟滞国军的进攻,有效地杀伤国军,使红军与国军的伤亡人数比,由
广昌战役的5:2变成1.3:3。
1940年9月23日,在榆(社)辽(县)战役中,王耀南命韩满堂等入伍前参与过盗墓的战士,在
榆社城下用挖盗洞的方法,挖地洞和药室,一天时间炸开榆社城城墙,一二九师占领
榆社县城。
1941年,八路军特务团300余人利用王耀南组织指挥建造的
黄崖洞兵工厂防御工事,抵抗了日军6000余人的攻击,造成抗日战争史上1:8(我军伤亡100人,敌军伤亡800人)的奇迹。
发明战法
地雷战
1934年,从五次反围剿开始,王耀南就提出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做地雷迟滞国军的进攻,这是红军防御国军的有力战法。特别在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发展到顶峰。王耀南创造并完善了从造雷、埋雷、引雷起爆、反探测雷、反挖雷、保护布设雷场的一系列工作。
王耀南完成了把制式地雷发展到老百姓造土地雷的过度先后想出用铸铁、瓦罐、石头等物质做地雷壳;针对日军工兵扫雷,他发明用马尾、自行车内胎、老鼠夹子等材料当地雷绊索等方法迷惑日军工兵;发明了反工兵探测的化学雷。
王耀南提出用电打火的办法使起爆装置和地雷分开一段距离,这样只炸日军,不炸趟雷的老百姓埋雷方法;王耀南还发明了土水雷等等。
王耀南通过军区发出训令:只有当确实看到日军的行动方向才能安装地雷的击发装置。这是地雷战战术非常重要的一条,解决了误炸自己人的问题。
王耀南集训部队干部和民兵、游击队学习使用地雷;指导县镇作坊制造地雷;打消区和县干部对土地雷威力的疑虑;指导民兵、游击队讲了如何摆地雷阵;如何设法让鬼子踏雷;如何真假结合;另外王耀南又强调了如何防止地雷误伤群众和牲畜。
平原地道战
1941年,王耀南在冀中军区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地道战战术:他提出利用村落改造地形,把村民已经在地下连通的菜窖,蛤蟆蹲(小地道)进行改造,使这些只能藏人的原始地下通道改造成可以防毒,防水,防挖,可以藏,可以打,村内村外联成一片的战斗地道。地道战,解决了平原地区部队、军民打、藏、养的问题,使平原抗日斗争得以持久稳固的发展壮大。
山地坑道战
1951到1952年,王耀南到朝鲜负责解决
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问题。王耀南根据平原地道战的战术提出山地
坑道战的战术,解决了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在巩固志愿军
三八线的山地防御战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整个三八线山体已经基本掏空,彻底解决了一线山地部队的屯兵、养兵、作战进攻与作战防御问题,甚至可以抗重磅炸弹和八英寸(200毫米)口径重炮的轰击,志愿军每日每个军阵亡人数已由80人降为2至3人。地下坑道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
交通运输战
从1936年3月王耀南率红军工兵炸毁了山西军阀
阎锡山部铁甲车起,到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王耀南指挥部队破坏铁路、公路,炸毁列车、桥梁,重创补给运输。仅1937年11月,王耀南带领工兵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炸军列28次。
著名的
百团大战就是由王耀南建议,由破坏敌人交通线而发展起来的。这些战法,对于抗日战争中一味占领大城市、依靠交通线、保持补给、兵力调动的日军、伪军及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是一个极佳的战法,也是人民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获荣誉
奖章勋章
1933年11月,获二等
红星奖章(由红军副总司令兼
红三军团军团长
彭德怀颁发,现存
军事博物馆)。
1934 年,获三等红旗奖章(由
共产国际代表,中共中央军事顾问
李德颁发)。
1939年6月,被授予正面铸有“民族英雄”四个字的八路军战伤证章。
1955年9月,被授予工程兵少将军衔,荣获二级
八一勋章、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
通令嘉奖
1.1931年10月,会昌战役,在江西
会昌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部用坑道爆破炸开会昌城墙,保障战役胜利 。由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嘉奖。
2.1932年春,狐背岗演习,在江西
瑞金地区红军学校,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部为集训红军高级干部组织教学演习,成功达到演习目的。由江西军区司令员
陈毅和红军学校校长刘伯承嘉奖。
3.1934年12月,乌江战役,在贵州江界河,时任军委工兵营长,在水流速度超过2公尺,在没有渡船和设备的情况下,率工兵砍伐竹子扎多层竹排架设浮桥,在二师和当地老百姓全力支持下架成浮桥。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给与嘉奖。
4.1935年1月,
天门洞战斗,在贵州
桐梓,时任军委工兵营长,率部用炸药炸毁天门洞洞口工事,震晕洞内千余敌人并俘虏之,缴获大量金钱,烟土,白粉和武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嘉奖。
5.1935年1到2月,
四渡赤水战役,在贵州
赤水河地区,时任工兵连长,率部在赤水河架设浮桥十余座,保障了部队的机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嘉奖。
6.1935年5月,行军过彝民区,在四川
冕宁县巴马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工兵连被彝族老百姓包围,他命令不准开枪,模范的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连被彝民抢去枪和衣服裤子。总部
巡视员谭政嘉奖。
7.1948年10月,
太原战役,在山西太原,时任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晋中军区独立1旅旅长,率晋中军区独立1、2、3旅7000余人在外围作战中,克黄寨,棋子山,牛驼寨等要塞毙伤俘中将要塞司令粟阴周等三万余人(攻克牛驼寨时和西北野战军第七军
彭绍辉军长共同指挥) 。在太原战役第二阶段,王耀南率独5(原独2)旅,独6(原独3)旅攻克义井,大井峪,小井峪三个要塞,歼要塞之敌,歼敌第69师,70师,坚贞师,工兵师等部。由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
徐向前嘉奖。
人物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39年6月在信中称王耀南是“
民族英雄”。红军
四渡赤水前后,王耀南指挥工兵连先后架起十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
人民网:王耀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党员、优秀指挥员,红军早期的工兵连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开辟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历次反“围剿”的斗争中,他勇敢坚定,英勇杀敌。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革命战争年代,王耀南身经百战,五次负伤,战功卓著。王耀南同志长期在工程兵部队和领导机关任职,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兵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王耀南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有坚强的党性和英勇奋斗的优秀品质,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护战士,晚年仍努力为四化建设而奋斗。王耀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人民政协报:王耀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被战士群众亲切地冠以“架桥王”“地雷战王”“爆破王”“构筑王”等雅号。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经过22条河,基本上由王耀南担任渡河现场总指挥。1939年,王耀南参与指挥建造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1941年,八路军特务团300余人利用黄崖洞兵工厂防御工事,抵抗了日军6000余人的攻击,造成了抗日战争史上1∶8(我军伤亡100人,敌军伤亡800人)的奇迹。
后世纪念
文章
《肃清白点破会昌》(1957年在《
星火燎原》上发表)
书籍
《坎坷的路》(1983年8月1日,战士出版社出版)
影视形象
电影《
地雷战》(王耀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军事顾问、军事指导,1966年1月1日正式上映。)
电影《
安源儿童团》以王耀南为原型,2006年6月1日在全国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