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米渠(1944年—2024年8月11日),男,四川省渠县人。1979年考入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获
医学硕士学位。1982年到
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现任教授、博士导师、研究员、实验室主任,兼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先后被聘为复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加坡康民学院、日本中医学院等大学的兼职教授。
人物生平
王米渠是全国知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医心理学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聘为复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加坡康民学院、日本中医学院等大学的兼职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中辩早期顾问、指导老师。
2024年8月11日,王米渠教授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王米渠教授是中医心理学的开创者、探路人。他奠定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心理学和心身医学领域的地位,培养了第一批中医心理学的硕士、博士,在中医心理学的土壤中埋下第一颗种子,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科研成果
他已负责并主持完成5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际学术交流会2个,发表学术论文151 篇,国外检索11篇(其中SCI4篇,EI2篇),出版学术专著18种,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学术成果奖5项。
他探索建立“证候·基因组·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平台,以肾阳虚等家系(含双生子)为模版,抓住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组学”和“谱”的中心思想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证候”和“术数”基本特点,探索两者的内在相关性,为合理应用基因组学的新近
知识、现代技术研究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方法学的平台。
他从事的家系虚寒证代谢
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证2个方面,3种研究路线,3种实证方案,引用241篇国外文献,运用了21种数学方法,分析了30万
原始数据,从家系角度,取得了虚寒证集约于代谢基因表达谱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成果与方向
建立 “证候-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学平台
中医科学发展的前沿与期望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证候-基因组。对这样具有高度挑战性的边缘探索性命题,十年来通过以寒证、肾阳虚等家系(含双生子)为模版,抓住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组学”和“谱”的中心思想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证候”和“术数”基本特点,探索两者的内在相关性。应用DNA 芯片来建立证候相关材料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并试引入生物信息、系统生物学方法分析海量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典型证型的实验设计方案,为合理应用基因组学的新近知识及现代技术研究中医证候提供了一套方法学。
重点对转录组学的核心技术之一的基因芯片,集约地探索证候-基因组的实验流程,系统地分析基因芯片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合证候特点对OMIM(人类孟德尔遗传)、GO(基因本体论)、KEGG (通径分析)等基因组学数据库的运用,以构建证候-
基因表达谱及其数据库。为用证候-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一种技术平台的支撑。
寒证能量代谢基因模块异动的发现
家系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数理分析研究,试图解决目前“证候-基因组”研究困惑的关键问题,从理论与实证2个方面,3种研究路线,3种实证方案,引用241篇国外文献,分析了21种数学方法,对30万的原始数据分析,成功地应用了6种数学方法进行分析,首次从家系角度研究证候,示范虚寒证家系研究的新途径,取得了虚寒证集约于代谢基因表达谱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和以药测证的3种实验方案,分别获得54%、70%和68%的代谢差异基因表达谱,论证虚寒证与能量代谢基因异常表达关系最为密切,发现能量代谢基因七类模块异动可能是寒证的基本病机。同时建立了
支持向量机判别数学模型,能准确地进行判别分析,进一步应用RT-PCR和qPCR方法初步验证了POU3F4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虚寒证关系的临床验证,为证候基因组切入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提供一个范例。
首倡“中医遗传学”新兴学科
从中医“肾为先天之本”这个经典思想出发,设计了“恐伤肾”——猫吓鼠的遗传行为的实验,作了子代与母代的生理、病理、生化、免疫、行为等101项测试。对于深层次揭示中医的遗传学思想开拓了新的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医遗传学”新兴学科,丰富和发展了现代遗传学内容,弥补了当前
中西医结合基础的一个空白。
由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于1978年在成都召开“首届中医遗传学学术会”,组织了14个专家学者编著《中医遗传学概论》,使这门新兴学科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和形成。进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委资助下,于2004年主办为“国际生物信息与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推动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
建立“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
20世纪后期首先倡导“中医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1985年主办“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1985成都),已历十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即第二(1986哈尔滨)、第三(1987南宁)、第四(1988昆明)、第五(1990济南)、第六(1992大同)、第七(1994天津)、第八(1996上海)、第九(1998成都)、第十(2003上海)、第十一(2006北京)届全国中医心理学
研讨会。
在中医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建设中,不仅整理了2000年的中医心理思想发展史、30万字《内经心理学集注》、100例《
中医心理治疗》,而且系统规范了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七情学说、四诊心法,心理病因、病机、病证,中医心理治疗、咨询,中医心理卫生、保健(养心调神)等。进而提出阴阳思维学说、阴阳睡眠学说、阴阳人格体质学说、阴阳心身发展学说等新说。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