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灶河村
海门市正余镇下辖村
王灶河位于海门市正余镇的最南端,南起老运盐河与余东镇隔河相望;北至老岸脚与正余邢柏村及三合村相邻;东起大东沟与正余邢柏(原22大队)相邻;西至福利河与正余镇河岸村分界。全村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它由原来的竹林村和王灶河村合并,现名为正余镇王灶河村,我村人口总数为3192人。村土地面积约6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2492.64亩,人均耕地面积0.77亩。
历史沿革
王灶河:地名。地处江海平原,海拔2—3米,位于长江北岸。
行政全称:江苏省海门市王浩镇王灶河村村民委员会。
邮编:226145
地名由来
南唐时,王灶河(原余东场辖、现属王浩镇)还没名。当时四面江海相连,水天一色。终日江涛海浪汹涌澎湃,许多下海捕捞的人常被卷走生命。为此,余东场便按离场五里筑一让人躲避潮水的“潮墩”,渔民与灶丁称它为“救命墩”。
自从黜陟使李承实在此捍海筑堤时,发现这里一片雪白盐碱滩后,即嘱其侄李福民带了一班人千里迢迢来此晒盐与垦荒。由于泥沙的沉积,墩四周淤积成大片滩地,晒盐面积便越来越大,李福民无法一一管下,只得嘱其随来的王、沈、蔡姓等几个贴心佣仆各自带领一班灶丁、渔民分别去几处墩灶管业,于是就相继有了王灶墩、沈灶墩、蔡港墩。
宋代,范公堤筑成后,皇岸内的大片土地有了保障,盐业也开始走上稳定发展之路。这样,运输又成了大问题,成淳五年(1269)始凿通州至余庆场(古余东场、宋时无余西);明成化二年(1484)凿吕四场运盐河;嘉靖十六年(1536)继凿30余里沟通全线(即通州至吕四的运盐河),此时王灶墩便在皇岸南、运河北之间,上(余东)场下(王灶)墩。既无坝,又无桥,摆渡又无船,临时搭舟又危险,造成人们诸多不便,渔民、灶丁叫苦连天。此时,已在王灶墩落户开店的几个商人为了市场的繁荣,便主动与墩主洽谈造桥事宜,墩主看到这个能方便人来车往、船只通行,又可兴旺发达的王灶墩的建议便采纳了。于是,一场募捐造桥的声势震动到衙门,当时,余东场官张仕能亦从库房中拨出一些银两,会同募来的钱财,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一桥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了。从此,王灶墩也就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而且亦成了附近渔民与灶丁的集贸中心;同时衙门又在这王灶墩河口设置了验查私盐的缉私营。于是人们无形中把一个王灶墩叫成了王灶河,这在明《嘉靖海门县志》本上,崔桐在写戴青山时就提到了它在王灶河南的名字,在《两淮盐法志》余东场图中亦标有王灶河口。
参考资料
辖区简介.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6:5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