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楼镇,隶属于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地处
延津县城东北部,东与
安阳市滑县牛屯镇接壤,南与
司寨乡毗邻,西南、西、北被
魏邱乡环抱。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延津县城20千米。区域总面积60.6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王楼镇辖区户籍人口34081人。
历史沿革
清初,辖境内部分属胙城县和滑县。
清雍正五年(1727年),属胙城县部分并入延津县。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二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废区设镇,属南燕镇。属滑县部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归属延津县。
1949年,废镇设区,属二区。
1955年,分属大城乡、魏邱乡、草店乡、西陈乡。
1956年,合并为魏邱乡。
1958年,改称魏邱公社。
1964年,由魏邱公社析出,成立王楼公社。
1983年,改乡。
2013年12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王楼镇辖王楼、孙庄、安庄、刘庄、张杏庄、乔杏庄、吴杏庄、郭里村、蔡庄、黄寺、宋洼、千赛、老庄、申湾、陈湾、李湾、王庄、大城、小城、前牛、川留、新集、周厂、丁赵、吴桑科、吕桑科、西陈、徐二郎庙、姜二郎庙、冯二郎庙、草店、前鲁丘、后鲁丘、任庄、张街3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王楼镇辖35个行政村:王楼村、会任庄村、会宋洼村、会干寨村、会蔡庄村、会老庄村、会孙庄村、会吕桑科村、吴桑科村、会西陈村、会丁赵村、会周厂村、会王庄村、会黄寺村、会前牛村、会冯二郎庙村、会姜二郎庙村、会徐二郎庙村、会新集村、会后鲁邱村、会前鲁邱村、会陈湾村、会李湾村、会申湾村、会刘庄村、会大城村、会张街村、会小城村、会郭里村、会川留村、会乔杏庄村、会张杏庄村、会吴杏庄村、会草店村、会安庄村。镇人民政府驻王楼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王楼镇地处
延津县城东北部,东与
安阳市滑县牛屯镇接壤,南与
司寨乡毗邻,西南、西、北被
魏邱乡环抱。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延津县城20千米。区域总面积60.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王楼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西南高东低。海拔6571米。
气候
王楼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寒。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降水量614.2毫米。
水文
王楼镇境内河道属南分干渠末端水系,流域面积15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黄寺排、孙庄排、柳青二支,总长30千米。
自然灾害
王楼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雹灾等。最严重的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7年7月上旬。由于连降暴雨,给工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末,王楼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万亩,人均1.9亩。
人口
2011年末,王楼镇辖区总人口33255人,城镇常住人口3919人,城镇化率11.78%。另有流动人口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6822人,占50.58%;女性16433人,占49.42%;18岁以下8551人,占25.71%;19~35岁9503人,占28.58%;36~60岁9985人,占30.03%;61岁以上5216人,占15.6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3235人占9.94%;回族20人,占0.06%。2011年,王楼镇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35人。
截至2017年末,王楼镇辖区常住人口3.5万人。
截至2019年末,王楼镇辖区户籍人口3408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王楼镇财政总收入7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8090元。
截至2019年末,王楼镇有工业企业17个,其中规模以上有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55个。
农业
2011年,王楼镇农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5.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5.9万吨,其中玉米3.1万吨,小麦2.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王楼镇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2011年,王楼镇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畜牧业总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截至2011年末,王楼镇累计造林2万亩,其中防护林8000面。2011年,王楼镇有大型农业机械200台(辆)。
工业
2011年末,王楼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职工0.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011年,王楼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1.8%。
商贸
2011年,王楼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王楼镇有幼儿园(所)18所,在园幼儿1083人,专任教师37人(民办);小学13所,在校生2839人,专任教师9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839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王楼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5个,会员160个;农家书屋35个,藏书8万册。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王楼镇有体育场地3处,100%社区有健身器材,参加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王楼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1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183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5张。专业卫生人员88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1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0户,人数1219人,支出139.7万元,月人均7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80户,人数1109人,支出112.7万元,月人均86.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0人,支出10.3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0人,支出14.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69人次,支出5.4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王楼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0%,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0%。
交通运输
王楼镇已形成由济东高速公路、新荷铁路、魏牛公路(县级)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其中济东高速公路境内长8千米,双向6车道,济源通往东明;新菏铁路境内长8千米,新乡开往菏泽;魏牛公路(县级)境内长8千米,双向2车道,西连310省道,向东通往牛电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末,一王姓在此地建楼房一座,得名王家楼,后改称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