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椽
清朝官员
王椽(1747—1815),今山东省临沭县人,1770年中举,1781年后,任山东成武博兴沾化县教谕;58岁时考中三榜第61名进士,分发湖州补用,后利用时间用于著书立说,钻研理学经文,写了不少诗词歌赋,并译注了《圣经全文》、《四书文稿间斋》,《砚亭诗文集》等作品;1814年,赴京山县担任知县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百姓拥戴,任职一年后,因受惊吓而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椽,字钜颖,号砚亭,(1747—1815),祖籍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其曾祖父率本支析居现华桥乡旺南庄。
王椽上三辈皆为贡生,可谓书香门第。椽自幼聪敏,勤奋好学,且强记博闻。六岁能背《四书》《五经》,十岁左右以诗词歌赋闻名乡里,十五岁入文庠,为族人所推崇。后来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潜心攻读,勤学不辍,终于乾隆庚寅(1770)年,恩科中第二十九名举人,时年23岁。
王椽考中举人后,大多时间以教书为业。乾隆辛丑(1781)年,朝廷大选教职官员,他以大挑二等入选,先后任曹州府的城武、博兴和武定府沾化县教谕。由于他治学严谨,成绩斐然。他任教谕职24年,培养了众多人才。他自己更重视修身养性,博览群书,词赋、古文、经义,无不涉猎,一直想着光宗耀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58岁时,嘉庆乙丑(1805)年考中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分发湖北补用。
仕途之路
考中进士后,王椽回家乡省亲亮职,其间邀乡里旧友和社会贤达,到古郯城各处观景游览。据民国年间编修的《郯城县志》记载:古郯城东北约五里处,有钓鱼台,传说孔子曾登此,故为郯城八景之一。清朝文人王椽携友春游至此,时值仲春,绿荫碧水,景色如画。王椽观此诗兴大发,遂赋七律一首:“禹台柳色绕长河,黄莺啼花白雪多,婉转无心逢丽日,风流遗韵似灵和,暖烟叠翠飞如织,春水传声解世歌,不负双柑兼斗酒,遥随十里风卢烟波。”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欢愉心情。
但是,王椽的仕途却是非常艰辛。他在家省亲后,即赴湖北等候补用知县。年余无缺职,又奉旨分发河南候补,但年余仍候补未就。家书传其父病故,遂以丁忧上奏朝廷回籍守孝。由于他在候补及守孝期间不拿俸禄,所以到守孝后期,家境已逐渐衰落。为生活所迫,多方求助。他曾得到一位同科进士、时任江苏邳县知县的帮扶。该县征收田赋时,邀王椽前往帮办,并暗示他从中克扣,以补充家计。但他廉洁仁厚,清正爱民,从不克扣,也没收分文贿赂,被人所称颂。收赋后,只得些工钱回家。回家后,他除操持家务外,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著书立说,钻研理学经文,写了不少诗词歌赋,并译注了《圣经全文》、《四书文稿间斋》、《砚亭诗文集》等杂作,可惜多已遗失。只有教育后代的《八条庭训琐言》得以留传。他在《八条庭训琐言》中,要求后代“守王法,端品行,当勤俭,亲师友,善教学,居官职,处友人,孝父母。”这可以看出他无论在学识、修养和社会经验方面,都有了较深的造诣。 王椽守孝期满,仍赴湖北候补。不久,京山县知县缺职,遂奉诏赴任。此时值嘉庆二十(1814)年春,王椽已是67岁的古稀之人,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在管家的护送下,携妻子到京山县赴任。
上任不几日,在一次升堂审案时,遇一犯事的青年,跟随衙役大摇大摆地走上大堂,在众衙役的威吓中,立而不跪。这使王椽感到十分惊奇和生气。正要动怒时,书隶上前耳语告知:此人是“公生子”,见人大一辈,见官不下跪。所谓“公生子”,即公公与儿媳生的孩子。椽听后愤怒至极,惊堂木一摔,大声喝道:“父夺子妻,牲畜不如,毁我伦理,乱我纲常,生其孽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罪不可赦,气死我也。快给我拉下去重责。”
事后他深入民间,仔细调查当地民风民俗,方知陋习颇多。其根源是京山县地处偏僻,山高皇帝远,历代封建官僚只知搜刮民财,不理政务民风,以致于恶风陋习滋生,地痞流氓横行。王椽便下决心以孔孟之道正民风,立民俗,讲礼仪,论纲常。他制定了乡规民约,颁布通令告示,惩治了一批流氓恶棍乱伦者。年内即民风好转,社会稳定。
意外亡故
由于他正民风,除陋习,礼贤下士,勤政为民,深受当地民众拥戴,认为遇到了一心为民的父母官。所以在他任职一周年后的夏天,人们为了褒扬其政绩,特寻捕一特大蟒蛇作为重礼相送(大蟒蛇在当地属贵重礼品)。王椽得知人们送礼,连忙表示谢绝,但众人已抬至堂中。只见滑杆之上,红绸披盖。椽不知何物,正欲再次推辞时,只听执事者开始宣读颂扬溢美之词,后猛掀红绸披盖,露出一条长丈余,粗如升斗,遍身鳞甲,眼射绿光的巨蟒。王椽大惊,“啊”的一声,昏死过去,只见他两眼发直,汗毛直竖,经众人急救,抬入后堂诊治,半日方醒。但他自此得了重病,治疗无效,不久客死他乡。
王椽去世后,家里无发丧、回乡之资,儿子又不在身边,其妻蔡氏无主张,哭得死去活来。多亏跟随管家胡某颇知世故,立即封锁死讯,以知县令召集县内名流士绅来衙议事。胡管家出面,谎称知县老爷病重,因其为官时间甚短,家资接济不上,现无钱医治,恳请各位解囊相助。并许诺,如知县大人痊愈,借金如数偿还。如若不治,就算大家帮忙了。因王椽颇有政绩,深得民心。故多人情愿捐赠。这样才筹足路资扶柩回家。今王椽墓碑犹存。
人物简介
王椽(1747—-1815),字钜颖,号砚亭,祖籍山东省临沐县曹庄镇朱村,后随曾祖父析居旺南庄;10岁左右以诗词歌赋闻名乡里,15岁入文庠,乾隆庚寅(1770)年恩科中举,时年23岁;王椽考中举人后,以教书为业。乾隆辛丑(1781)年,朝廷大选教职官员,他以大挑二等入选,任山东成武、博兴、沾化教谕。58岁时,(嘉庆乙丑年)考中三榜第六十一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分发湖州补用。赴湖北等候年余无缺职;又奉旨分发河南候补,年余仍待职未就;忽家书传报父病故,遂以丁忧上奏朝廷回籍守孝;由于他在候补及守孝期间不拿俸禄,所以家境逐渐贫困;同科进士、时任江苏邳县知事孙某,邀他前往帮助该县征收田赋,并暗示他可以从中做点手脚,以补充家计。但他廉洁仁厚,从不克扣,也没收分文贿赂。收赋后,只得些工钱回家。
从邳县回家后,他大部分时间用于著书立说,钻研理学经文,写了不少诗词歌赋,并译注了《圣经全文》、《四书文稿间斋》,《砚亭诗文集》等作品。
王椽守孝期满,仍赴湖北候补;不久,京山知县缺职,遂奉谕赴任;时值嘉庆二十年(1814年)春,他已是67岁的年高之人,但仍以饱满的热情,在管家护送下,携妻子到京山县赴任;京山县地处偏僻,历代官吏不理政务民风,他颁布通令告示,惩治了一批流氓恶棍,使民风日渐好转,社会稳定;由于他正民风,除陋习,礼贤下士,深受当地民众拥戴,所以在任职一年后的夏天,当地百姓为褒扬其政绩,特寻捕一大蟒蛇作为重礼相送,他不知何物,但一瞧见为一大蟒蛇,顿时昏死过去。经众人急救,抬入后堂诊治,半日方醒。自此得了重病,治疗无效,不久即亡故
家世拾遗
王氏家族因历代均有书香之家,故家谱保存完善,记载比较详细。自王氏始祖王随至今,已传二十余世、400余年。
王椽属第八世,始祖王随在明初因战乱从山西洪桐县辗转至沭河东岸的月庄暂住。当时他举目无亲,好在年轻,身强力壮,雇给一赵姓家干杂活,维持生计。由于他朴实敦厚,勤劳灵巧,使得主人十分欢喜,关系相处也比较融洽。赵家有一女,年龄和王随相当,因老夫妻无子,便将王随招赘为婿。王随婚后生三子,勤劳持家,积累了一些财产。至王氏四世祖王躬粹,从小入学,饱读诗书,明崇祯元年(1628年)成为贡生,曾为官数年,清正廉洁,持家节俭。
王椽的曾祖父就是王躬粹的三子王朝柱,清朝贡生。据传在康熙年间,有一年洪水泛滥,数日不退。一天,王朝柱站在阁楼之上遥望洪水,甚觉愁烦,突见村南几里处,水面上有一片盛开的荷花,时隐时现,蔚为壮观,还传来扑鼻荷香。当时朝柱便认为此乃发福之地,便告知父母兄弟,率妻子儿女一起到荷花隐现处建房定居,取名望南庄。后人为祈人才两旺,改“望”为“旺”,而为“旺南庄”。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现在,旺南庄的王姓家族中,于战争时期投身革命的就有数十人,另有近百人从事教育事业,这在其他家族中也是少见的。
参考资料
人物.山东省临沭县情网.
清代进士王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沐县委员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1 01:5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