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化学家
王文兴,1927年11月17日出生于安徽萧县,祖籍山东临沂,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47年10月,王文兴考入安徽大学数学系。1949年3月,大学本科肄业,同年10月进入山东大学化学系就读。
1952年9月,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重工业部沈阳技术干部学校。1954年1月进入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至1956年3月)。1956年3月,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学习,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7月,毕业后进入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并担任研究室主任。
1959年9月,前往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至1960年9月)。
1966年6月,进入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文化革命后期任副院长(至1976年1月)。
1976年1月,担任天津市环境保护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至1980年3月)。
1980年3月,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任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委会主任(至1993年3月)。
1993年3月,退休的王文兴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部学科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大气污染防治)。
2003年,担任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文兴的主要研究领域:(1)大气环境科学: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理化性质及源解析;大气酸沉降;大气环境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理;(2)环境物理化学:二噁英的形成及降解机理研究;典型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机理及构效关系;氟利昂及其替代品在大气环境中的反应活性、转化机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952年王文兴毕业后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工业催化》,对烃类氧化工业催化剂的研制具有指导意义。
20世纪70年代,转向环境科学,主要是环境化学。1976年起,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中国大气环境立法。
1986年起,在大气环境容量、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降水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建立了各种室内、室外光化学反应模拟装置,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和煤烟型污染的规律。
1982年,作为国家项目“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氧化剂污染控制对策的研究”课题组的主持人王文兴在3年的研究中取得10万多个大气污染测试数据和1万多个气象观测数据,其研究发现成为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污染控制对策制定的理论根据,该项研究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中国环境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
2004年,王文兴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量子化学计算在环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其中的一项成果是研究发现了二噁英的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性质。
2005年,担任山东省《山东地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及形成机理》课题组长,研究结果明确了环渤海地区PM2.5的来源及影响其浓度变化的大气过程,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承担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王文兴认为作为青年教育者、青年研究者取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四个要素: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远大的志向;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要坚持;对于自己确立的方向、从事的工作要坚持,不要见异思迁;实事求是,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要妄想,不要脱离实际。截至2017年,王文兴已经培养出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30多名,其中2010年,指导博士研究生屈小辉的毕业论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典型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形成与降解机理》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文兴是中国大气环境科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大气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大气环境科研从无到有、从初创到深入的全过程,对中国大气环境立法、大气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与控治、大气酸沉降化学作出过重要贡献。(新华网评)
参考资料
王文兴:植根大地 守护蓝天.中国工程院. 2015\u5e7406\u670826\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6 18: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