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常,1964年9月出生,影像医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听觉和视觉系统影像感知与解析领域的带头人,
⾸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研究⽣导师,⾸都医科⼤学⽿鸣临床诊疗与研究中⼼主任、医学影像学系主任,北京市医学影像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64年9月,王振常出生。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7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
200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2011年,成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人选。
2012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人选。
2013年,入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
2014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百千万人才。
2014年—2016年,前往几内亚开展工作。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6月2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2023年8月31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振常以头颈部影像学为专业特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眼、耳鼻咽喉等头颈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王振常针对人体复杂系统的结构形态、血流动力、神经活动、压力传导等不同要素,创建了专用的探测方法与分析方法,形成了多模式多维度协同的生理病理多要素信息关联诊断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他首次发现了不同要素关系失耦合的致鸣诱因,使诱因检出率由原来的44%跃升到94%,实现了人体精细结构与隐匿病变识别能力的大幅跃升。王振常突破了传统CT以泛用性为核心设计理念的禁锢,创新了专而精的超高分辨力CT系统研制思路和方案,并成功主持研制出全球首台分辨尺度达50μm的专用骨质CT仪器。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一举解决了常规高端仪器的骨质微小结构及隐匿病变“显不出”的国际性难题。
王振常通过多要素信息关联诊断体系和专用骨质CT仪器的综合应用,在国际上首次清晰显示出十余种引起耳聋、眩晕的重要微小结构,他发现了诱发耳聋、眩晕的可治性新征象,揭示了产生听力损失的新机制,为制定治疗新策略提供关键靶点。解析了大量“同症异病”的视力障碍诱因及机理,使视力下降与复视的诱因检出率由无法检出提高到76%和75%。基于信息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实现微小结构与隐匿病变探测感知能力的重要突破,并拓展应用于骨科微小结构精细成像和跨器官异构信息关联分析等新领域。
截至2022年11月,王振常发表学术论文98篇,出版著作32部。
据2023年12月⾸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网站数据,王振常获得发明专利20项。
据2023年12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数据,王振常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10余项科研课题;同时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多学科横向联合课题10余项。
据2023年12月⾸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网站数据,王振常牵头制定扫描规范、指南等12部。
截至2023年11月,王振常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人才培养
据2023年12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数据,王振常累计培养研究生63名,博士后2人,其中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培养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博士生导师2人。
截至2022年11月,王振常出版教材12部。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王振常在耳鸣方面,尤其是搏动性耳鸣的影像学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推动头颈部影像专业领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评)
从带领国家医疗队远赴几内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再到作为专家参与新冠疫情一线防控工作,王振常一直践行着“医者担当”。(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评)
王振常推动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影像学研究,促进了精准诊断,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