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风 华正茂,他曾七上高原;白发苍苍,依旧六入瀚海,千万里黄沙,千万里风尘;几十年探索,几十年追寻,在高原陡峭的裸石间,他见证了世界上第一次珠峰北坡登 顶,在沙漠炎炎的烈日下,他掀起了罗布泊小河墓葬的神秘面纱, 他就是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退休老教授 ——王富葆。
经历
王教授毕业于
南京大学地理系,后任教于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
地貌与第四季
地质。当问及当初研究西部地理的原因时,他说刚开始没有兴趣之谈,一出去就是跑西藏,“1958年中国登山队组织的一个‘珠穆朗玛峰
登山科学考察’队,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选上我了,反正有个条件,家里兄弟要多,就怕死在那里,我说我兄弟多,就去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跑完这个地方就跑下一个地方,就这样跑了一辈子。教授家里摆着许多从各地捡到或买到的宝贝,有在
沙漠中拾到的羊角,有在西藏找到的石刻的佛像,还有来自
米兰古城已干枯的树墩。这些东西在普通人眼里已经足够稀奇的了,可教授说,他当时就是兴趣不广泛,假如懂得更多人文的知识就会带回来更多有价值的材料。所以他现在经常跟学生讲:“你们知识面要宽一点,兴趣要广泛一点,思路也会宽一点。”
科学考察常常要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待上好几个月,王教授就这样常年在外奔波,四海为家,四海为家的豪情和对科学探索的无比执着让王教授一次次地折返研 究,目前为止教授已七次前往西藏七次进罗布泊,并表示有机会和能力的话还会再去。“去罗布泊还行,去西藏恐怕不行喽。”王教授笑着说。这样特殊的工作自然 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同是南京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的——王教授的夫人——曹琼英教授也从事科考工作,王教授很自豪地说她是中国第一个进入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女同志。两人常常一同工作,曾三次一同进入罗布泊腹地。
考察探险
王教授的工作重点长期以来一直是在
西部地区,“从1958年起我就跑西藏,73年到76年这段时间正是
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家都没事干。我们科院组织了一个小队伍,每年有半年多在西藏,80年代又在横断山,帕米尔高原、
西昆仑山,这个世纪初就跑
罗布泊了。”
如此多的探险中,最令人敬佩的是王富葆教授曾经在1960年作为中国第一次尝试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登山团队的重要成员攀登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虽然没 有成为最终登顶的三人之一,但是作为第二梯队的通讯员,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次从珠峰北坡登顶 成功。在此之前,成功 登顶珠峰的登山队都是从相对平缓、容易攀登的南坡攀登上去的。英国人也曾经多次尝试从北坡攀登,但都以失败告终。
王教授随“珠穆朗玛峰登山科学考察队”于1960年登珠峰。他在团队中主要负责通讯,曾经在海拔7028米的山上前后住了两个礼拜,“登顶的人之间 要联系,当时通讯设备只有步话机。步话机只有在视线范围之内的直线里没有阻拦的才能通话,当时我就负责登顶的通讯,登没登上是我第一个看到的。”时隔近 50年王教授提起这段历史依旧充满喜悦。
在七次去西藏的考察中,王教授两次攀登了珠峰,最高一次攀登达到了7800米的高度。
四川地处西部,同样在王教授的考察范围之内。提到5.12汶川地震,王教授十分关心,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并不像某些媒体报道的,四川之 前没发生过大地震。“这是一个中国的南北向地震带,这一地震带上历史时期已经发生过多次七级到八级以上的大地震,三四十年就有一次。”
关于
震中到底在哪里的问题,王教授也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他认为震中在
北川,而不是映秀。“如果震中是在映秀的话,那成都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成都市肯定遭殃,因为成都离灌县太近了,映秀就是靠着灌县边。但是现在成都基本上没有破坏,灌县破坏得也不是很厉害,而北川的破坏是最厉害的。”
至于灾后重建问题,王教授也提出了建议:“我说重建可能遇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次生灾害。”震后六天他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1200字简短却有影响力的科学预测——震后很长的时间里灾害是不断的,其中包括堰塞湖问题。”
“1933年叠溪地震就是因为堰塞湖缺口,把岷江沿岸一直到都江堰沿河的村庄全冲走了。但是当时汶川地震后没有人提出堰塞湖的问题,我根据叠溪地震觉得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报道了,后来马上疏通堰塞湖,避免了危险。”
七次登临世界屋脊,七次闯进“生命禁区”罗布泊,是什么让他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遍又一遍?教授的回答是:“因为每次去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发现……跑一个地方,就会爱一个地方……”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西部,他用双手渐渐掀开了西部一个又一个神秘的面纱。用老当益壮形容这位老人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