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洁(1901—1937)福建仙游人。原名王定青,曾用名吴梅。曾就读于北京高等警官学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漳州县委书记、莆属特委书记兼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政治委员、莆田中心县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常委兼士兵运动委员会书记,后兼职工部部长。1934年4月返回莆田,恢复中共组织和红军游击队。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统一领导闽中工农游击队第1和第2支队,创建以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清)永(泰)莆(田)边和以常太为中心的莆(田)仙(游)永(泰)边游击根据地。1937年2月在菁田梧塘镇洪度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6月23日于福州英勇就义。
人物生平
王于洁,原名王定青,号静圃,化名吴梅,1901年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榜头区前溪村。他幼年丧父,姐弟三人由母亲抚养,一家人省吃俭用,勉强供他读书。初中毕业后,他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回乡,后在蔡亭小学任教,以微薄的收入分担家庭的困难。
在
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王于洁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和家乡的一些知识青年组织了“东区学生联合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1921年春,王于洁考进北京新华大学,入学一年半,转考北京高等警官学校。1924年秋毕业后,王于洁被北洋政府分配到福建省警务处实习。次年,调到将乐县任警官。他目睹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和贫苦群众惨遭蹂躏的严酷现实,对自己担任的警官差事实感厌恶,上任不到两个月,便愤然弃职回乡。
1926年11月,北伐军入闽。在共产党领导下,莆、仙地区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4月8日,莆田的国民党当局发动反革命政变,出动武装部队四处追捕共产党人,白色恐怖一时笼罩闽中大地。幸免于难的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
陈国柱从莆田转到仙游,由黄经芳介绍住在榜头王于洁家中。11月,由陈国柱介绍,王于洁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迅速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王于洁走乡串户宣传革命道理,发展了陈博、郑纪等一批党员,秘密建立了党支部。与此同时,仙游县的上官、城区和南区也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1927年底,成立了中共仙游县委,王于洁被推选为县委组织部长。
1928年冬,国民党在福建进一步“清党”,大革命时期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陈国柱、黄经芳、宋耀华等因相继被通缉而离开莆田。在此困难时刻,王于洁受命接任中共莆田县委书记,兼负指导仙游工作之责。1929年春,红四军入闽。全省革命形势高涨。王于洁主持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决定派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等人深入山区和沿海,带领红军游击队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暴动。他和谢刚在莆田县城厢和涵江等处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市民罢市。他还领导建立了汽车、建筑、店员、养路、人力车工人等工会组织;在盐场开办夜校,吸收盐工参加各种进步团体,使城乡斗争相互呼应。
1930年6月,省委决定莆田县委升为中心县委,王于洁继任中心县委书记。中心县委成立后,在莆田和仙游先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07团和第108团,使这个地区的武装斗争出现了新的局面。同年10月,省委常委
王海萍和巡视员
邓子恢来莆田巡视,传达省委关于“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的决定。在邓子恢的指导下,中心县委在沃柄虎井村召开会议,决定将莆田中心县委升级为闽中特委,并建立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11月9日,中共闽中特委和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在莆田外坑下瑶村正式成立。王于洁任特委书记,兼任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闽中特委的成立,从政治、组织、军事上统一了5个县(莆田、仙游、福清、永泰、惠安)的领导,特委决定在这一地区首先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九一八事变后,王于洁在莆田壶公山凌云阁召开党团扩大会,作出收缴反动武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决定。并把革命力量分派到乡镇及各中学,发动学生、工人、工商界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会后,王于洁到城区,在学生中组织抗日十人团、妇女救国会、反日救国会等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在王于洁的引导下,黄国璋、苏华等一批爱国知识青年和学生参加了共产党、共青团组织,成为革命的骨干。
1932年春,盘踞在闽中、闽南的国民党地方军阀为争夺地盘重新开战。王于洁及时组织游击队员分散活动,发动群众进行抗捐斗争。9月,军阀何显祖调动省保安团,对坚持抗捐抗暴斗争的东沙人民大肆杀戮,制造了
东沙惨案。王于洁通过厦门《江声报》报道了惨案的真相,揭露了敌人的暴行。9月13日旅南京莆田同乡会组成救乡团,向南京政府请愿,要求严惩何显祖。在各方面舆论的压力下,何显祖退出莆田,这一胜利大大振奋了人民的斗志。
1933年秋,革命处于新的转折时期,组织决定让王于洁赴中央苏区汇报和请示工作。回来后,王于洁调福州中心市委工作。1933年12月,王于洁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职工部长兼兵运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建省临时省委成立,王于洁任临时省委常委。1934年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动的“
福建事变”失败后,国民党中央政府加紧对福建的控制,实行宪兵特务统治。4月上旬,中共福州市委被宪兵四团破坏,市委书记陈之枢、委员练文澜等被捕叛变沦为敌人鹰犬。当敌探四出搜捕共产党员时,王于洁机智脱险,并与市委组织部长叶依四共同研究了坚持斗争的对策。不久,他获悉叛徒练文澜带宪兵到莆田搜捕共产党员和干部,破坏党组织,便不顾环境险恶,立即从福州赶回莆田。到莆田后,王于洁组织力量,对证据确凿的叛徒进行惩办,同时进行全面内查,捍卫了党的纯洁性,提高了党的战斗力。1934年9月,王于洁在莆田西厝村主持召开了党团扩大会,讨论并决定重建莆田中心县委。与会的同志一致推选王于洁任中心县委书记。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福建疯狂实行白色恐怖,一些地区党的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彼此间及上下间失去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王于洁决心在莆田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扩大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莆(田)、仙(游)、永(泰)边区游击支队。1934年11月,王于洁亲自组织指挥游击队奇袭枫叶塘镇公所反动民团,打响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第一枪。枫叶塘镇公所反动民团消灭后,王于洁又带领群众开展除霸抗捐、抗税、抗租、抗粮斗争。先后镇压了盘跨在常太地区的恶霸和反动联保主任。一时,群情大振,反霸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使得该地区敌伪政权竟瘫痪达一年之久。
1935年5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王于洁任特委书记。特委成立不久,王于洁便将闽中各支游击队统编为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下属第一、第二两个支队。在特委的领导下,游击队昼夜出击,连连告捷。在开展游击战争的同时,特委还多次派人四出寻找上级党的组织,但均未获结果。1935年6月,王于洁亲自赴上海,目的在于沟通与党中央的联系,仍未如愿。他只好从上海乘船返抵厦门,继续寻找组织关系。当时厦门正处白色恐怖中,他时刻都有被捕危险,但他深知革命斗争不能离开党的领导,为了找到党中央,就得冒点风险。此后,他终于和中共厦门市委书记肖林接上关系,并得知可以通过厦门市工委与驻香港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取得联系。王于洁风尘仆仆赶回莆田,立即在壶公山龙王庙召开特委扩大会议,汇报赴沪、厦寻找党中央的经过,决定派特委委员黄孝敏、余长钺赴香港。闽中特委终于与中共“南委”接上了联系。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政局发生了重要转折。为了掀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高潮,党中央将过去的“反蒋抗日”、“逼蒋抗日”方针,改变为“联蒋抗日”。闽中特委为贯彻党中央关于“联蒋抗日”精神,决定于1937年2月26日在莆田城郊四亭村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敦促国民党地方当局接受和谈,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王于洁派特委交通员薛宝泉到福清接黄孝敏、余长钺,派黄国璋去莆永边通知潘涛、刘突军。不料,薛宝泉暗中叛变投敌,王于洁、黄孝敏、余长钺、潘涛、刘突军不幸被捕。次日,五人被解押福州,关在省保安处狱中。
王于洁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前,始终坚贞不屈。同年6月23日,王于洁等人在福州西门外遭敌人杀害,英勇牺牲。
后世纪念
解放后,王于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王于洁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90年,初设立在仙游县榜头镇紫泽村于洁小学内,2014年进行翻新、加固,是一座传统的四合院落古民居装饰,原先是村里的私塾。当年,王于洁在私塾里以教师先生的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地下活动。
新建的纪念馆2015年7月1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分上下2厅以及回廊、天井等,上厅为展览室,下厅雕刻有王于洁、潘涛、黄孝敏等闽中五烈士的大型浮雕。纪念馆纪念馆中悬挂和摆放着12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5套文献资料、以及25件烈士遗物,全方位、多层次地详细介绍和还原了王于洁烈士一生历程和光辉业绩。王于洁烈士纪念馆于2000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会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2021年3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为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