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榴
上海漫画家协会名誉会员
王一榴,原名王敦庆(1899—1990),字梦兰,笔名王履箴、黄次郎等,嘉兴人。上海美术协会会员、上海漫画家协会名誉会员。
人物简介
简介
王一榴1899年出生于嘉兴。192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国学科,后长期从事中学、大学英语、美术教育工作。王敦庆擅长素描,漫画创作汲取西画技法,形成独特风格。生前曾翻译过《叶莱的公道》(南斯拉夫,伊凡·康卡著)及《世界成功名人小传》等作品和大量外国文学、漫画资料约120万字。晚年抱病撰写《中国漫画史话》,为中国漫画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生平
王一榴1899年出生于嘉兴。192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国学科,后长期从事中学、大学英语、美术教育工作。1927年与友人创办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为漫画会每次活动的主要骨干。其后参加创造社,任美术编辑。1930年与许幸之等发起成立时代美术社,同年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沈端先(夏衍)、潘汉年钱杏村(阿英)等列名为发起人之一,并在左联创办的《巴尔底山》等刊物上发表《左联作家联盟成立》等漫画作品及评论。这一时期,左联作家主编的《萌芽》《拓荒者》《太阳月刊》等刊物,都有王敦庆创作的漫画发表。1935年前后,在《时代漫画》《独立漫画》等刊物上发表《谈连续漫画》《介绍上海最老的一本幽默杂志》《第一回世界大战的漫画战》《日本漫画介绍》等文章,研究漫画理论和介绍外国漫画家和漫画作品。1936年与叶浅予等发起组织中国第一个漫画研究会,并筹备全国性的漫画展览会,执笔起草《全国漫画展览会征求作品启事》,共征集到千余幅漫画,经筛选,有600余件作品于11月4日开始在上海展出,观众逾万。同年,在《时代漫画》创作发表漫画《无冕之王塞拉西来华访问》《活动的中国》,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进行讽刺抨击,《时代漫画》因而被迫停刊。后《时代漫画》改为《漫画界》,由他任主编。1937年3—5月,主编出版《漫画之友》(半月刊,4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9月20日主编创刊《救亡漫画》,成为抗战初期团结全国漫画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创刊号发表的题为《漫画战》的代发刊词中写道:“《救亡漫画》的诞生,是我们主力的漫画战的发动。因为上海是中国漫画艺术的策源地,而这小小的5日刊又是留守上海的漫画斗士们的营垒,还不说全国几百个漫画同志今后的增援,以争取抗敌救亡之最后胜利。”《救亡漫画》不仅在上海直接发行,还分别出有南京汉口广州香港等版,在发行数量上打破了以往任何一种漫画刊物的纪录。上海沦陷后,该刊出至第12期休版。王一榴在抗战前还曾任中华艺术大学教员,上海青年会夜校教务主任,大陆英专代校长等职。抗战胜利以后,一直在上海民立中学任教(并曾担任《大美晚报》助编),直至1962年退休。
王敦庆擅长素描,漫画创作汲取西画技法,形成独特风格。生前曾翻译过《叶莱的公道》(南斯拉夫,伊凡·康卡著)及《世界成功名人小传》等作品和大量外国文学、漫画资料约120万字。晚年抱病撰写《中国漫画史话》,为中国漫画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
艺术成就
创造月刊
谈到杂志装帧,不能不说一下我国著名文学期刊《创造月刊》。它由创造社主办,1926年3月创刊至1929年2月停刊,前后共出了两卷18期。这18期,一共用过9种封面。最初的封面上由叶灵凤设计的。他绘制的《创造月刊》的封面图案中,占主导的是一个人像,仰首远望,伸出手去接一串悬挂着的葡萄,背景是初升的太阳,意为创造社有着光明灿烂的前景,将给读者贡献出累累硕果。“创造月刊”四个粗犷的大字置于上端,相当醒目,反映了大革命时期,创造社的文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这种图案连用了6期,只是每期更换不同的颜色。
1926年底,叶灵凤等几个创造社的“小伙计”脱离了创造社。接着,时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造月刊》直到1927年7月才出版。封面由关良设计。图案是在月光中两位裸体女神吹萧低吟,象征浓厚的“唯美”意趣。迫于“四·一二”以后的形势,创造社披起“纯文学”而不谈政治的伪装,这种的封面也是应付险恶环境的一种虚与委蛇。这种设计用了两期。
1928年2月出版的《创造月刊》第9期由王独清主编,开始大力倡导革命文学,作为这种新的追求,后9期的设计者出自王一榴(王敦庆)之手。总的倾向是一种鲜明的、强烈的革命战斗精神。画面上主要是工农劳动者,显示出《创造月刊》已经成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刊物。这种封面,同当时相继涌现的众多刊物的封面相比,也是颇有时代特色。
社会评价
建国以前的十几位漫画家中,现在的人们比较陌生的大约是:朱金楼鲁夫王敦庆(即王一榴),张英超这几位。其中朱金楼主编过《中国漫画》(1935-1937)。王敦庆是漫界的元老,出道早,多建树,首创泥塑漫画人物,还擅长照片剪贴漫画,1927年与友人组织中国最早的漫画团体——漫画会
轶事
从海政下来,我和海政宣传科的几个同事在法租界贝勒路合租了一间三楼住房,过了三个月失业生活。将近年底,接到原宣传科长的通知,说他已在上海总工会任职,为支援英美烟草公司罢工工人作后勤活动,当前要紧的事是出一份画报,揭露英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激起上海市民对罢工工人的同情,希望我参加。我接下了这个任务,去找王敦庆,请这位圣约翰大学毕业的老前辈出主意,找资料。经过研究,决定以揭露东印度公司贩运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历史事实为题材,和英帝国主义算鸦片战争的账。这份画报以这个主题为中心,旁敲例击,连同英美烟草公司压迫工人的事实,编成一张彩色石印画报,在上海街头张贴。原打算继续出下去,可惜,英美烟草公司当局通过南京政府把工潮压制下去,宣布工潮平息,于是我又失业。
王敦庆得知我又失业,找我说,支援罢工是好事儿,可以仿照这个样子,自己办个画报出下去,问我有没有劲儿。我说,反正没事做,只要有人支援,我就拼命干。他说,黄文农目前也闲着,他去说动黄,请他合伙画一个长篇,再请几位拿笔杆的朋友合作凑点文章,不就编成了吗!我问,组稿没问题,印刷纸张费从哪儿来?他说,他和印刷厂打交道,可以暂时欠着,等卖报收了钱再还不迟。经过几次碰头,在一家小旅馆租了一间房作临时编辑室。大家夜以继日忙了三天,第一期《上海漫画》编就。记得有黄文农的一个长篇漫画《上海人》;他还有一幅画的是粪车,标题是《在晨光衰微中,隆隆车声唤醒了梦中的上海人》;另外还有我和王敦庆的反帝讽刺漫画。黄文农画的那幅粪车,给我印象很深,既幽默,又有诗意。
但是否在《上海漫画》上发表,可能记错,因为当时还有另一本赵君豪编的《上海生活》杂志,先《上海漫画》出版,可能“粪车”是该刊的一幅插图。画报出版之前,曾和望平街的报贩子打过招呼,但没有讲清楚画报的形式和内容,报贩子不敢担保准能上市,只是口头上表示可以接受代理。画报印出,我和王敦庆送到望平街,报贩子看到只半面有字有画,另半面空白,就皱起双眉,说这哪像一张报,没法上市。几经商量,仍遭拒绝,我们垂头丧气,只好把画报都拉到废品收购站当废纸卖掉,欠下的印费、纸张费如何偿还,记不起来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1 12:1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