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
中国艺术家、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中国艺术家、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人物简介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擅人物、花鸟、插图速写等。笔墨顿挫自如,豪放爽朗,形象生动传神,风格独具,成就显著。中学时自修绘画。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画过广告、教科书插图,并从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开始漫画创作。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生平事迹
叶浅予中学时自修绘画。
1926年起在上海当过柜台伙计,画过广告、教科书插图,并事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
1929年开始创作漫画,后集成《王先生别传》和《小陈留京外史》。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温画《逃出香港》。1942年於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
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1982年任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中国画《维吾尔人》获第六届全国美展荣誉奖。其他作品有中国画《婆罗多舞》《长安怀古》组画以及小说《子夜》插图等。出版有《叶浅予作品选集》《叶浅予画舞》等。
性格特点
幽默细胞
漫画是夸张的艺术,生活中的笑料经过夸张,便容易引人发笑。像王先生雇填鸭师备料填肥自己的趣事,只有漫画家才想得出。天生开心的浅予,身上有许多幽默细胞,他常说:“漫画使我习惯于用夸张的眼睛去看周围的形象,包括自己在内,常常想把周围的形象漫画化,获得有趣的效果。我画了一阵国画之后,有时总想作一两张有趣的漫画,说这是条件反射也好,是玩世不恭也好。”漫画家好幽默,予人玩世不恭的印象,则是误解。浅予说:漫画家笔底针对丑,心目中有个美的理想在指导。丑极则美,由丑到美,漫画家是这样处理他的形象素材的。
浅予生性活泼,开朗豁达,而又随心欲不逾矩。漫画家的幽默,使他生活中充满兴致,即使7年秦城囹圄的孤寂,也没有击倒他。
艺术宗旨
叶浅予的艺术宗旨是自强不息。他一生勤奋,作画千千万,出版画集文集几十种,晚年“画思渐稀文思寄,细叙沧桑记流年”,还写成了一生的回忆录,连童年的事也补成,准备修订时补入。诗志言,他还不计平仄写起旧体诗来。诗如其人,类皆透明。
艺术大类
第一类是漫画。以长篇连续漫画《王先生》开其端,《小陈留京外史》发于中,《天堂记》殿其后。这是浅予艺术的发皇期。上海杂志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出齐了他的王先生、小陈漫画集,留下了一份上海生活的形象资料,描绘了市井的众生相,推出了一套现代官场现形图。
第二类是速写,叶浅予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他从30年代起就速写本子不离身。那是从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处学来的。速写本成为画家的形象库。浅予速写,自然以舞台人物最有名。年轻一代人认识浅予艺术是从他五六十年代发表在报刊上的舞台速写开始的。他的速写,大部分是用铅笔线,从《天鹅湖》开始用水墨改画,线条减至无可再减,堪称减笔大师。
第三类是舞蹈人物画。40年代,叶浅予离开漫画,走向国画。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访问印度归来所作的印度舞画。他用敦煌壁画和佛画的手法画天竺舞,用色厚重,线条工整流畅,有点壁画风。对这批画,徐悲鸿的评语是:“浅予之国画,如其速写人物,笔法轻快,动中肯綮。”宗白华的评语是:“浅予的印度舞面,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到了60年代,他的笔墨解放,出现了画舞的高潮。代表作如婆罗多舞和献花舞,和阗装和夏河装,画上人物洒脱、妩媚、奔放,画界咸谓浅予舞画,60年代是高峰。可惜一阵政治狂飚,打落了他的画笔,掐断了他的艺术黄金时期。70年代后期,他重握画笔,把全部感情倾注到家乡的山水人物。他以两年之期,三易其稿,画成《富春山居新图》长卷,以后又再画《富春人物画谱》百本,老笔纷披,重见他30年代画漫画时的姿肆笔墨。这时期,他不以画舞为满足,尝试国画与漫画的融合,《长安怀古》四题便是。半坡纹、马嵬坡两题,都是有点漫画味。黄苗子说有点马蒂斯味,这当然是画家寻求绘画形式色彩中的一种巧合。
艺术成就
叶浅予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绘画上的造诣首先体现于速写上。可以说速写既是他成为漫画艺术和中国人物画大师的基础,又完全成为独立的、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面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中的生动形象,他通过敏锐的追踪、捕捉、提炼、精选,以他心、手、眼协调一致的独到功力,刻画了众多神形兼备的 艺术形象,显示了超凡的艺术造诣。由于他在速写上的长期积累,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当他转向中国画时,便得心应手,卓成一家面貌。诚如徐悲鸿先生在《叶浅予之国画》一文中所称:“浅予之国画一如其速写人物,同样熟练;故彼于曲直两形体均无困难,择善择要,捕捉撷取,毫不避忌,此在国画上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故浅予在艺术上之成就,诚非同小可也。”
叶浅予转向中国画的时期,正值张大千常书鸿等人西赴敦煌、使敦煌艺术的风采重新展现之际。浅予先生历来重视中国绘画传统,他也从敦煌绘画宝库中汲取了艺术修养。他采用敦煌绘画的重彩方式表现舞蹈人物,形成了他浓郁热情的舞蹈人物画风格。从四十年代开始,他长期专攻舞蹈人物画这一课题,画稿无数,精品纷呈。他研究舞蹈人物的动态规律,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和优美动感的人物形象,他将传统绘画的以线造型发挥到极致,形成了炉火纯青、传神写意的笔墨语言,许多作品堪称“以形写神、形象兼备”的当代典范。在舞蹈人物画这一题材上,他寄注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理想和达观的人生情怀,使作品实现了新内容与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丰富了中国画人物画的内涵和意境。
从1947年徐悲鸿先生亲自聘请他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开始,叶浅予在美术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渡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之后,他投以全力筹建中国画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团结了中国画系各位名家,抱定“学为人师,甘为人师”的宗旨,立足培养艺术人才、建设教师队伍和弘扬民族绘画传统,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终于建立起以白描写生为主、写生与临摹并重、练形于练笔结合的中国画基础教学系统,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1978年后,浅予先生主持研究生班期间,又总结出“吞吐古今,涉猎中外,自学为主,启导为辅,尊重个性,鼓励独创”的二十四字教学指导方针,并将自己的艺术论点著述成立,结集出版了《画余论画》《画余论艺》二书。几十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并且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其中许多人成为美术工作的骨干,结下了累累桃李硕果。先后为我国培养出出范曾、刘大为、李延声、马泉、胡勃、贾又福等诸多成名弟子。
婚姻状况
罗彩云与叶浅予
我23岁时,进画报出版界画起了漫画。父母一心想抱孙子,不经我同意便在桐庐老家给我定了一门亲,1930年冬季我回乡和罗彩云完婚。婚后,我原准备把新娘罗彩云留在家里侍奉公婆,哪知她坚决不干,非跟我去上海不可。为了这事吵吵闹闹,甚至寻死觅活,后来还是我母亲发了话,命我带着罗彩云去上海另组小家庭,我便遵命照办。
第二年春天,罗彩云生了个儿子。第四年又生了个女儿,小名明明。这期间,罗彩云学会了上海少奶奶的作风,孩子交给奶妈,家务全靠娘姨,她自己什么也不管,除了逛大街以外,整天泡在麻将桌上,她对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钱用完了,拿钱来!”我的回答则是:“辛苦钱来得不容易,省着点吧!”每天下班回到家,我觉得精神上总是空空荡荡的,一点生气都没有。
就在我最苦恼的时候,女画家梁白波闯进了我的生活。罗彩云很快就发现了我和白波的私情,有如缉私巡警一般,随时追踪袭击我们。我和罗彩云为什么不离婚呢?一是她不同意。她说她是明媒正娶,除非犯了族规家法,否则是不能“休”她的;另一是当时上海习惯,离婚要付一笔终身赡养费,按我的经济状况,确是力所不能及,另外,我脑子里也有封建意识,觉得罗彩云为叶家生儿育女,也是一种美德,我不能太对她不起。因此,我采取妥协态度,形成了一种两个人都很难熬的局面。
抗日战争爆发,我把罗彩云和儿女送回老家,同我父亲一起生活。1946年我把女儿明明接出来寄养在张乐平家,明明后来进了舞蹈学校,继承了后母的事业。儿子申成家后便把母亲接来同住。在这以前,经儿子劝导,罗彩云和我办了离婚手续。“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牛鬼蛇神,进了监狱。罗彩云受我牵连,也遭了不少罪,生活一直由儿子赡养。1975年我从监狱出来,女儿才告诉我说,她母亲已在几年前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而离开了人间。
梁白波与叶浅予
我和梁白波结识,是在1935年初。梁白波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女子公寓中。她以前在新华艺专和西湖艺专学过油画,后来去菲律宾的一所华侨中学教美术,这时才从菲律宾回国,向画报投稿,试着靠拿稿费过日子。这一年春天,我和白波应津浦铁路局激请,参加了卫生宣传列车活动,这真是一段我终生难忘的最幸福的日子。我们在北平玩了3天,铁路局的人南返了,我和白波却在金鱼胡同一家公寓住了下来。白天游故宫、天坛颐和园……晚上看京剧名角儿演出。我因受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影响,在几年前就开始画速写,这次有白波作陪(她开始画速写了),更是画兴大发,有如皮球打足了气,出手尽快,十几天时间就画出了几面张速写。这些作品后来编成了一本《旅行漫画》。
没多久,上海的小报上居然刊出了《“王先生”失踪》的消息。那是一位作家朋友从罗彩云处访来的,说什么“王先生”的作者,因感情突变,离家出走云云。想不到我个人的家庭纠纷竟捅向了社会,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着白波到南京去另外字了个“窝”。之后我被罗家父女“押”回上海。离婚不成,后来由一位律师朋友出面,同罗彩云达成了分居协议。我保证按月向她提供赡养费,她则同意与我分居。
1938年的武汉,是抗战的神经中枢,各色各样的人集中在这里。我和白波联合张乐平等组成了漫画宣传队,白天为抗日工作,晚上则互相交流情怀。白波就在这时与一位受人崇拜的空军英雄有了交往。这一年夏季,我到香港去监印《日寇暴行实录》一书;我很想让白波同行,想不到,她明白干脆拒绝了我。这时我才意识到,她的感情已经起了变化。对我来说,这当然是莫大的打击,但冷静下来后,我倒有了一点聊以自慰的心情,那就是,我不再对梁白波负欠什么了。武汉话别后不久,梁白波就脱离漫画群体,去追求世俗的家庭幸福。漫画界从此失去了一颗发光的慧星。
戴爱莲与叶浅予
1940年春季的一天,以宋庆龄为首的保卫中国同盟,特邀一位从英国来港的华侨舞蹈爱戴爱莲举办表演会,希望我在宣传方面给予支援。我如约去了。这位舞蹈家身材矮小,却舞技娴熟。她操一口英语,中国话根本不会说。我这只是中学程度的英语的人如何应付得了?没办法,只好通过打手势、画图画来交流思想。一个星期以后,我和戴爱莲成了熟朋友。大约过了半个月光景,我俩之间即由“社会人”的关系升华到“生物人”的关系,开始谈情说爱。
表演会之后,戴爱莲告诉我,她想去延安,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献身。我说,我为《今日中国》的继续出版问题,也正要去重庆向政府请示,我俩可以结伴同行,但走之前最好明确我俩之间的关系,先结婚,再上路。这一年,我33岁,爱莲24岁。
1949年北平解放,同年7月举行了全国首届文代会,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化队伍胜利会师。我和爱莲此时已回到北平,爱莲参加华北大学文工团,当了舞蹈组的领导;我当了美协副主席。1950年文化部又聘请爱莲当了北京舞蹈学校校长。
这一年秋末,我受命参加民族访问团去新疆。冬天回到北京,冷不防戴爱莲忽然向我提出离婚。这真是晴天霹雳,我大吃一惊,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已经爱上别人了。我问那人是谁,他是来我们家住过的一位青年舞蹈家。1951年,我含着眼泪,与她办了离婚手续。屈指算来,从1940年到1950年,我和爱莲在一起生活了一整整10年。我一直倾心于她对艺术执著的奋斗和追求,没想到最后我们却是这样分手。
翻阅画箧,发现1944年在重庆北温泉松林宿舍画的一幅《松林人物志》,那上面有一对走江湖的夫妇,女的跳舞,男的击鼓,那就是我和爱莲的写照。
王人美与叶浅予
我和王人美的婚事,是朋友们有意促成的。在这以前,30年代王人美在上海当歌舞演员时,我曾在画家丁聪家里和她见过一面,但没有交往。1955年又经朋友介绍见了面。目的很明确——希望我们组成家庭。当时人美41岁,我48岁;她离开前夫已经10年,我也已独居5载。经过几个月的交往,我们很简单地结了婚。婚礼当天就不太愉快。结婚才一个月,我俩就为一点小事顶撞起来,她竟一本正经地提出要和我离婚。
在人美的回忆录里,给我下了这样的结论:“叶浅予是个好画家,却不是个好丈夫。他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有好多好多让我恼火的事……叶浅予是个过于沉浸在事业里的人,当这种人的妻子,真不容易。”此后,人美因为骑单车摔倒导致脑溢血。
1987年4月12日晨,明明来电话说,昨晚守了妈妈一夜,到凌晨3时,妈妈呼吸停止。明明劝我不要难过,说已尽了最大努力抢救,非人力所能挽回。我躺在病床上,想着这位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伴侣,不由心中黯然,只能默默地祝愿她的灵魂获得解脱。
荣誉成就
1936年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为该会负责人之一。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事漫画《逃出香港》。1942年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抗战胜利后曾赴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1980年将补发的“文革”中被扣三万元工资捐赠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奖学金。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历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并受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叶老就由漫画转向中国画。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画风。
速写在叶浅予的艺术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叶老不是科班出身,早年自学绘画。速写不仅成为连结创作与生活的桥梁,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常年不懈、大量的速写实践,还练就了过硬的造型能力。综观叶老一生,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致力最勤,为衰落的人物画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六十年代,是叶老艺术创作的鼎盛期。这时叶先生才四、五十岁,精力充沛,欣逢盛世,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丰富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创作热情。许多代表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如: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还有一大批舞蹈人物画,都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惜这种旺盛的创作势头,不久即因文革开始而中断。叶老身陷囹圄,面壁、封笔十年之久。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美术事业的不幸。待到冤案昭雪、焕发第二次创作热情,先生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
叶老本性耿直,虽历尽磨难,仍遇事直言不讳,一身正气。晚年撰写数十万字的回忆录,秉笔直书,心胸坦荡,疾恶如仇。在老先生中能这样处世的诚属少见。
1990年起,先生不顾80多岁高龄,三次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南揽富春,北走齐鲁,西赴湘鄂,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谈艺创作,言传身教,了无倦意。
没有遗言传达,但有作品传世;身体已然仙逝,精神长留人间。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先生1995年5月8日17时,因病长逝于北京,享年88岁。
代表作品
书籍
书名:我的漫画生活 - - 叶浅予
ISBN:750322825
作者:叶浅予
定价:26
页数:160
出版日期:2007-1-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
简介:有天趣的人就是天才,人幼稚时个个是天才,长大后天才就少了。但一个人的天趣亦非不可以长久保持,天趣是可以长生的。
所有的大师就是使天趣可以长久保持,他们的天趣是可以长生的。
编者精心采撷大师们家常的境地呈现给大家,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生命的敬意去感受他们人生旅程中的静意。
目录:
从学艺到创作长篇漫画
《王先生》问世
《王先生》人物
得而复失
明星照片
过年躲债
骗了又骗
家产纠纷
捉贼
免开尊口
耍无赖
招聘女职员
丢了反光镜
过年躲债
魔高一丈
赛狗奖券
无言的结局
钱包
保护动物
《王先生别传》与《小陈留京外史》
官架子
竞选
考门房
快点跑
文明礼貌
查票
相面
最早一个
旅行漫画与速写、插图
卖瓜子
柏油路修好以后
给别人算命
茶楼侍者
他很注意时局变化
臭水河底拣煤渣,
贫儿的生活方式(南京)
儿子拉车失败,老夫妇穷途末路
蹦蹦戏中一幕:媒人相公员外书童
小姐丫鬟的相亲杰作(上海)
乐意坐茶楼的人
晚餐勉强做成,唤儿女归来
从虎丘进城来赶早市的卖花女
流线型汽车的威风
“油炸臭豆腐干!”
阿Q正传画册
阿Q吃了赵大爷一个嘴巴
阿Q和小D扭打
阿Q偷萝卜
阿Q羡慕盘辫子
嚓!
假洋鬼子讲演
吃亏的总是阿Q
阿Q赌钱
假洋鬼子打阿Q
阿Q调戏小尼姑
阿Q被枪毙
抗战岁月
活跃在武汉
换我们的新装
《抗战漫画》创刊号封面(1938年)
日本近卫首相剖腹之期不远矣
东条首相败下阵来
昭和天皇招大和之魂
海之荒鹫
大陆生根
战时重庆
没完没了的上下坡
劳动力的浪费
重庆街头
重庆生客
抛锚
舞台面
空袭时禁穿白衣服
铁路之家
人力车夫和公务员
长子入伍
黄金潮
还是“吃”的好
奉命去香港
明天(一)第×次世界大战停战会议
明天(二)治之道
明天(三)商业主义
明天(四)早熟剂
明天(五)军法第×条
明天(六)显妣之殡
香港受难
中山敌艇《香港受难》
沙田前线《香港受难》
拉夫《香港受难》
出九龙《香港受难》
检查《香港受难》
自由中国之路《香港受难》
从香港到桂林
出访印度等地
四人出汗的洋车
印度街头
孟买所见
可怜的印度猪
印度妇女
印度、尼泊尔风情
尼泊尔见闻
成雅路上的客车
菲律宾盛装
卖鸦片力气的滑竿夫
藏民服饰
在印度默写戴爱莲
从漫画向中国画创作
在苗区作画
待客
贵州马帮
贵州烟斗
情侣
花溪姑娘
农民
待客
在贵州苗乡
向张大千学功夫
胡子画胡子
聚精会神
丈二通景
唐美人
大画案
起稿
《天堂记》
对不起,头等舱没有
太平洋上剩余物资
别闹!这是自由国家
踏上了美洲大陆
吃错了
房荒
这也是职业吗
女人的帽子
汽车国的停车问题
长滩消费
四种公民
高度消费
分期付款的婚姻
为了提高物价
早熟疑案
中国人等着
限住一星期
自由言论第一课
20世纪50年代前后
新聊斋人物(一)
新聊斋人物(二)
公文旅行
向豪门募捐
目中无人
纸老虎现形记人物印象
学他
一网打尽
我们除外
教子练球图
喇叭裤传
鞑靼歌舞团演出印象
杂技速写
吴晓邦“渔家乐”
天鹅湖中的奥杰丽亚
朝鲜舞剧
戏曲舞台人物速写
刘三姐
芦荡火种
漫画人物
自画像
刘海粟
黄文农
甜姐儿黎莉莉
马思聪
老合养花
谢添畅谈电影经
轮椅上的新凤霞
老漫画家与新时代
政协文艺界人士录像
十年荒唐梦
“文革”厄运(诗四首)
江青懿命抽我筋
示范游斗到天津
为审巨奸立专案
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
入狱第一梦
永世不得翻身
呼吸空间
坦白从宽
放风者见阳光也
夜战开始
新时期的收获
我的画展
忆疆场,风流秦汉唐
霸业促,谁记马前卒
美善真,闪闪半坡文
马嵬坡,忍唱长恨歌
富春人物画谱
乡音未改白发归
拖拉机手绝技
钓台严子陵祠
长桥横江车轮塞
偶然能捕到百斤大鱼
清明前后茶山闹
放鸭者
新潮盖新潮
养兔专业户
渡船高峰时间
吃喝拉撤睡一条龙
朝花夕拾
苗岭踏青
追鱼
苗家女
苗乡集市
加尔各答大街所见
小两口赶集
寂乡之舞
天竺宴居图
印度装
老笔忆童年(1993年作)
清末遗童
逃难
小店王
葆华小学
孔孟之道
小地主
紫霄高小
刮龙风涨大水
过年拜年
祖父八十大庆
画作绘
画作品欣赏:
电视专题片
简介
作为一名闻名于世的美术大师,叶浅予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坎坷丰富的感情生活,一直是许多艺术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日前,一部详细记录桐庐籍美术大师叶浅予一生的电视专题片在北京正式开机。
内容
据悉,这部电视专题片暂名《叶浅予》,由杭州文广集团和桐庐县委宣传部共同合作拍摄。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部专题片将通过相关影像资料以及后期采访,详细介绍叶浅予的艺术人生,着力挖掘叶浅予对故乡的真情、对艺术的真诚以及对妻子儿女的真爱。据悉,在今后几个月时间内,摄制人员将辗转叶老生前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寻访叶浅予的每一个足迹。整部电视专题片预计10月份制作完成,届时将在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境外有关电视台播放,并被叶浅予艺术馆永久收藏。
作品保护
参考资料
叶浅予的婚恋.中华书画网.
叶浅予.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5:1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生平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