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是由玉蜀黍节壶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可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达30%以上。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病原菌为玉米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该菌菌体单细胞,有
细胞壁,多核。玉米节壶菌可在寄主体外或体内寄生。外寄生阶段时间短,菌体在寄主体外,产生细短的假根伸入寄主细胞。菌体膨大后转变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
孢子囊或
配子囊,释放出体形较小的游动孢子或游动配子。同型游动配子成双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后侵入寄主,在寄主体内发育成不定型的菌体,进入内寄生阶段。菌体间有丝状假根相连,菌体膨大后转变为球形休眠孢子囊,从囊盖开口释放出体形较大的游动孢子。
生理特性
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萌发需有水滴和较高的温度(23-30℃)。高温、高湿、长时间降雨适于发病。
为害症状
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
叶片、
叶鞘、
茎秆和
苞叶上。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
茎秆多在节间发病,叶鞘上出现较大的紫褐色病斑,边缘较模糊,多个病斑可汇合形成不规则形斑块,严重时,整个叶鞘变紫褐色腐烂。果穗苞叶发病后,症状与叶鞘相似。
中国以外还发现该菌能引起严重的茎腐症状。病株茎基部第节或第二节变黑褐色腐烂,致使病部开裂、折断,病株倒伏。
分布范围
在中国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通常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危害较重,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为害较重;黄淮海夏玉米区因主栽品种感病,田间菌源增多,致使褐斑病流行,已成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病害。
侵染循环
褐斑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休眠孢子囊随风雨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产生侵入丝,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玉米多在喇叭口期始见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期。
流行规律
中国南方发病较重,北方夏玉米栽培区若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湿度高,发病增多。实行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田间地面散布较多病残体,侵染菌源增多,发病趋重。植株密度髙的田块,地力贫瘠、施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都较重。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种植的郑单958、鲁单981等杂交种高度感病。据调査,自交系黄早4、掖478、塘四平头、改良瑞德系等高度感病,用感病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也感病。高感品种连作,土壤中菌量逐年增加,会导致玉米褐斑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生产上应以种植抗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如中科11、鲁单981等,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亲本中含有唐四平头血缘的玉米品种易感病,如沈单16号、陕单911、豫玉26等。田间病害发生较重时,切忌秸秆还田或用病残体沤肥,对病残体要进行深埋处理。用病残体沤制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同时,重病田可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逐年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不要随意加大栽培密度,以提高田间通透性。种植玉米前,应尽可能地多施有机肥,以培肥地力。要大力推广旱播与配方施肥技术,旱播可使玉米在苗期得到锻炼,根多、根深、苗壮。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钾肥。在玉米4-5片叶时,及时追施苗肥,施氮、磷、钾复合肥150-225千克/公顷,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在合理追肥的同时,适时浇水,并及时中耕除草。玉米苗期要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及时中耕锄草,使玉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严重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水多,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排涝。并及时中耕放墒,降低田间湿度,改良田间小气候。
化学防治
在玉米4-5片叶时,若种植的品种不抗病,属感病品种,且此时温度高,降雨量大,田间湿度大,光照时间短,适宜于病害发生,应及早预防。药剂可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洒,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在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及时用上述药剂进行叶面喷洒,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喷洒药剂时可加入适量的
磷酸二氢钾、
尿素、双效活力素或其他叶面肥,补充玉米营养,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喷洒药剂时,可结合气候条件,连喷2-3次,间隔7天左右。喷药后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喷。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可用药1.5千克/公顷对水750千克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