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
高梁、
香茅、
须芒草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玉米灰斑病是近年上升很快、为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上形成无明显边缘的椭圆形至矩圆形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2~5(mm)。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
分生孢子。
病原真菌是玉米尾孢,高粱尾孢Cercospora zeae maydis Tehon&Daniels Cercospora sorghi Ell.et Ev。
分生孢子梗密生,浅褐色,顶部屈曲,大小60~180×4~6(um);分生孢子无色,大小40~120×3~4.5(um)。分生孢于倒棍棒形,下端较直或稍弯曲,无色,1~8个隔膜,多数3~5个隔膜,孢脐明显,顶端较细稍钝,有的顶端较尖。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一般3~10个,暗褐色,粗细一致,1~4个隔膜,多数1-2个隔膜,常呈曲膝状,1-3个膝状节,上着生分生孢子,具孢痕,分生孢子梗无分枝。
玉米灰斑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初始病斑在透射光下呈针尖状褪绿的黄色小斑点,1周后,感病品种上形成长矩形病斑,长1-6 cm,宽0.2~0.4 cm,宽度受叶脉限制,多数沿玉米叶脉扩展。病斑交界处清晰。病斑中央灰色,边缘具褐色坏死线,叶片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层,以叶背面居多。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即
病菌分生孢子梗和
分生孢子。发病严重年份,植株叶片枯死早衰.
病菌主要以子座或
菌丝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以后病斑上产生
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不断扩展蔓延。玉米灰斑病是一个空气传播的病害。病原菌在本地病残体越冬。分生孢子从植株的下部向上部传播, 然后在株间传播。
在北方地区,一般7~8月多雨的年份易发病。病害传播很快, 一个病害侵染循环周期大约十天。高温多雨,相对湿度高的天数多的季节发病严重。 种植密度高不透风湿度会加快病害的传播, 增大风险。玉米连茬则病害的风险高。种植感病品种增加风险。如果病害在玉米生长的早期发生,后期的病害流行的风险增加。个别地块可引致大量叶片干枯。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1、品种和生育期 玉米品种之间存在抗性差异,感病品种易发病。在导致玉米灰斑病发生流行因素中,玉米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因素。在同样环境条件和同样存在着大量病菌的情况下,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都不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不同,苗期基本不发病,拔节抽雄期开始发病,灌浆期暴发为害。
2、环境条件 灰斑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长期阴雨连绵,适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病害多在温暖潮湿,雾日较多,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发生。植株叶片的生理年龄影响病害发展,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叶向上发展。
3、栽培管理 在栽培管理措施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播种节令、种植密度和施肥管理。免耕或少耕的田块由于病残体积累发病严重,播种时间偏迟,栽培密度过大,使玉米植株过于茂密荫蔽,不施底肥和磷钾肥,偏施氮肥,后期脱肥、管理粗放的地块植株抗病力弱均有利病害发生发展。
(5)药剂防治。(勘发病初期喷洒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在北方地区化学防治最有效的防治时期是在玉米扬花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