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末代皇帝
陈叔宝创作的一首
宫体诗。首二句写后宫华丽的环境与美人的靓妆丽质,次二句刻画了她们的动人姿态,后二句赞美她们姿色娇艳,光彩照人。全诗的题旨非常单纯,就是赞美嫔妃们的容态姿色。但由于此诗的诞生伴随着陈朝的灭亡过程,它历来被视为亡国之音。单从艺术角度来看,此诗巧妙利用侧面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刻画女子生动传神,比喻清新形象,结构紧凑,回环照应,对宫体诗还是有一定突破的。
作品原文
玉树后庭花⑴
丽宇芳林对高阁⑵,新妆艳质本倾城⑶。
映户凝娇乍不进⑷,出帷含态笑相迎⑸。
妖姬脸似花含露⑹,玉树流光照后庭⑺。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玉树后庭花:南朝乐府篇名,为陈叔宝创制。属《
清商曲辞·吴声歌曲》。
⑵
丽宇:富丽堂皇的房屋。当指光照殿。
芳林:本指春天丛生的花卉草木,这里指高阁下的花园。对:相对,对面。高阁:指宫内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陈书》卷七《皇后列传》引魏徵曰:“
至德二年(584),乃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沉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杂以花药。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
⑶
新妆:指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艳质:艳美的资质。
倾城:语本西汉
李延年《
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用倾城倾国来形容绝色女子。
⑷映户凝娇:指美女的娇羞容态光彩照人,辉映门户。凝娇,有意地表现娇态。乍不进:起初不进门。乍,开始,起初。
⑸帷(wéi):即
帷房,专指妇女居住的内室。
含态:带着娇媚的神态,指含情脉脉的样子。
⑹
妖姬:美丽妩媚的女子。妖,艳丽。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⑺
玉树:传说中的仙树,喻才貌出众的人。《
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兼葭倚玉树。”
流光:流动的光彩,此指美色。
后庭:后宫,宫中妃嫔所居之地。
白话译文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加上盛装打扮,更显出倾城之貌。
妃子们的娇羞容态光彩照人,起初想要进门又停下。她们走出闺阁,含情脉脉地笑迎君王。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照耀后宫。
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
南朝梁、陈,辞藻越来越华丽,内容越来越空虚堕落。梁、陈各朝君主,大都能舞文弄墨,配上他们荒淫放荡的宫廷生活,写出的诗作必然离不开淫靡色情。君主及贵族们的周围,又聚集了一大批帮闲侍臣文人,“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这就是宫体诗产生的基础。陈叔宝是历史上荒淫的昏君,也是写淫声媚态的宫体诗的能手。这首《玉树后庭花》即为其代表作之一。据《
隋书·乐志》载:“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辞,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又据《
南史》载:“后主张贵妃名丽华,与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并有宠;又以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引宾客游宴,则使诸贵人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选宫女千数歌之。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玉树后庭花》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创作的。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宫体诗专咏女子的一颦一笑,美态艳姿,内容上无甚可取,但在中国诗歌形式趋于完美的过程中,宫体诗也曾起过相当的作用。它们所歌咏的对象本身只是一种形式的美,因而追求辞藻华美、句式工整也就十分自然了。这首诗就体现了此种倾向。乐曲旋律是哀怨的,诗的内容是轻薄的,主题只有三个字——写美人。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首句描写环境,用“丽宇”“芳林”“高阁”三个意象来刻画后宫的华美精巧,表现这群美人生活的优越。丽宇高楼掩映在散发香气的花园内,以环境之美衬托人物之美。“高阁”即指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作者要赞美的人就会聚在这里。次句是对这群美人的初步描绘,说她们生来就长得美丽,经过时新的修饰打扮,就更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姿色了。这两句写景和写人都没有什么特色,显得比较空泛而未见精彩,凭借“新妆艳质”就能倾城是实足的宫体诗八股,任何女子都适用。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从嫔妃们见驾时的种种情态中写她们的活泼可爱,将美人一瞬间的艳态刻画得淋漓尽致,颇具神韵。她们从高阁内走出来时,到门口就停住脚步,好像京剧中主角出场时的一个亮相。那美艳的神彩映照着门户,窈窕体态好像凝结在那里。“凝娇”一词尽管有点抽象,但仍能把站着不动的美人的神态传出,雕琢得颇见工夫。“出帷含态笑相迎”,写的是她们迎接后主的情态。后主每次去她们那里,她们总是含情脉脉,仪态万方,笑盈盈地从内室出来迎接。接迎时的喜笑正与应召时的“不进”相对照,风流天子更要喜出望外了。前句是写静态的美,后句是写动态的美,由此将娇柔万状、姿态妩媚的女性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了。
“妖姬脸似花含露”,妖冶的美人脸蛋像带露的鲜花,含苞欲放,艳丽可爱,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与女性的柔美。“玉树流光照后庭”是全诗的精华,比喻、照应俱佳。“玉树”照应“含态”,说美人的体态像玉树临风,婀娜多姿。“流光”照应“映户”,说美人的神采好像流动的光辉,闪烁不定。鲜花、玉树虽是两个常用的比喻,但用在对她们的“凝娇”“含态”作了生动的描述之后,就富有表现力,颇具耀眼的光彩、飞动的气势。全诗就此戛然而止,以“后庭”回应“高阁”,使结构紧凑,同时也以热烈的气氛使这首赞歌达到高潮。
由此看来,这首诗不过是描写女性的宫体诗而已,其内容本身虽不足褒,却也不足深贬。至于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更有其可取之处。它描写女性不作烦琐细密的刻画,用词也绝不恶俗,而只是着意于对美丽嫔妃的资质、情态的形容,力求略去美人的“形”,而写出美人的“神”。所以,它虽是宫体,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净化了宫体,这不能不说是作为诗人的陈叔宝在诗歌创作上的突破。
名家点评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邬国平《汉魏六朝诗选》:此诗历来为
亡国之音的代词,
杜牧咏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亡国”之说,或指其曲,或指其词。其实,二者皆无涉亡国,只是它产生于陈朝将亡之际,又出于君主之手,于是这类靡丽之音便成了政治的替罪羊。就诗的词采声情而言,写美人凝娇不前和含态笑迎,颇为传神;将女子容貌比作“似花含露”,也相当生动。若不是单纯以格调论诗,读者对它还是可以欣赏的。
后世影响
《玉树后庭花》是陈叔宝谱曲的得意之作,盛传一时。直到隋军南下,兵临建康(今江苏南京),他们还在宫中演奏此曲。隋兵突入宫门,陈叔宝带着他的张贵妃、
孔贵嫔躲进景阳殿的枯井中,让隋军瓮中捉鳖,陈朝就这样随着这支曲子的停唱而覆亡。正因如此,《玉树后庭花》成了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历代多有吟咏。如唐代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刘禹锡《
台城》:“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
隋宫》:“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北宋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者简介
陈叔宝(553—604),即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
祯明三年(589)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明人辑有《
陈后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