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poetry' 玄学派诗歌主要是指英国十七世纪深受
约翰·邓恩(1572-1631)影响的诗人的作品。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
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
诗人的措辞不太用白描,而多用典故、
科学知识,用类似说理的方式抒情,偏晦涩,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并反映了普通语言和强弱自然的节奏。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
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
讽刺诗、冥想诗等。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
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
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
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
维多利亚和
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
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17世纪以
约翰·邓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
赫伯特、马韦尔、
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John Donne 约翰.邓恩便是“
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给人一种固有的
戏剧性,展示了看上去零散多样的经历与观念,以及漫无边际的情感与心境。他的诗歌形式是动态的,语言别致精巧,意象栩栩如生,韵律生动活泼,与其他单纯静谧,乐感十足而平淡无奇的
伊丽莎白时代爱情诗相比大相径庭。邓恩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强烈的
现实主义气息,也就是说诗中的反映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除了邓恩,玄学派诗人的代表还有
赫伯特,沃恩,克拉肖,马韦尔及考利。
由于品味的不同,邓恩及其后继者们的作品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备受冷落,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作品。这种对邓恩的重新承认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他们创艺术的严肃性,并对他们的
叛逆精神,他们的现实主义以及他们与现代人思想品味的相似非常感兴趣,同时还由于邓恩派诗人们的确创作了绝妙的作品。T.S.
艾略特,约翰.兰塞姆与埃伦.泰特都是深受玄学派影响的现代诗人典例。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首先用“
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
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
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
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即所谓“奇想”)。
18世纪
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
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
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
感受性”的典范。30年代“
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
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