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
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
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该病首次发现于1966年,是猪的一种比较新的传染病。
简介
猪水疱病
猪水疱病是由
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
性传染病,以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以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和粘膜发生水疱为特征。在症状上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
牛、
羊等家畜不发病。从临床角度看,猪水疱病一般只对猪的肥育计划产生轻微的影响,但本病的症状与口蹄疫的症状很难区别,从而妨碍了猪和猪产品的流通与国际贸易,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
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
动物疫病。
病的发生
病毒
1.病原猪水疱病病毒呈球形,由裸露的二十面体对称的
衣壳和含有单股RNA的核心组成,无
囊膜。本病毒不能凝集人和家兔、
豚鼠、牛、
绵羊、
鸡、
鸽等动物的红细胞,只有一个
血清型。
病毒特性
本病毒对环境和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50℃经30min仍不失感染力,60℃经30min和80℃经1min可灭活,在低温中可长期保存。病毒在污染的猪舍内可存活8周以上。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对酸不敏感。消毒药以5%氨水、10%漂白粉液、3%
福尔马林和3%的热
氢氧化钠溶液效果较好。
易感源
2.易感动物本病在自然流行中,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牛、羊等家畜不发病,人类有一定易感性。
3.传染源病猪、潜伏期的猪和病愈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通过
粪、尿、水疱液、奶排出病毒。被病毒污染的
饲料、垫
草、运动场和用具以及接触本病的饲养员等往往造成本病的传播。
传播途径
4.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
5.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呈地方流行性。由于传播不如
口蹄疫病毒快,所以流行较缓慢,不呈席卷之势。
1966年10月意大利的Lombardy地区发生了一种临诊上与FMD难以区分的猪病,1968年查明其病原为肠道病毒。进入七十年代,亚洲的香港和日本,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这种疾病。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欧洲口蹄疫防制委员会召开的第20届会议和国际兽疫局(OIE)第41届大会,确认了这是一种新病,定名为“
猪水泡病”。该病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七十年代初期为流行的高峰时期,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到八十年代末期只有个别暴发,但九十年代似乎SVD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现将OIE的疫情通报及一些国家发表的综述资料(截止1995年3月)总结于表5-10,以示SVD的流行历史及地理分布。
症状
首先观察到的是猪群中个别猪发生跛行。而在硬质地面上行走则较明显,并且常弓背行走,有疼痛反应,或卧地不起,体格越大的猪越明显。体温一般上升2-4℃。损伤一般发生在蹄冠部、蹄叉间,可能是单蹄发病,也可能多蹄都发病。皮肤出现水泡与破溃,并可扩展到蹄底部,有的伴有蹄壳松动,甚至脱壳。水泡及继发性溃疡也可能发生在鼻镜部、口腔上皮、舌及乳头上。一般接触感染经2-4天的潜伏期出现原发性水泡,5-6天出现继发性水泡。接种感染2天之内即可发病。猪一般3周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发病率在不同暴发点差别很大,有的不超过10%,但也有的达100%。死亡率一般很低。对哺乳母猪进行实验感染,其哺育的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有临诊症状的感染猪和与其接触的猪都可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且至少可维持4个月之久。
潜伏期2~4天,有的可延长至7~8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在蹄冠、趾间、蹄踵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至蚕虫大的水疱,继而水疱融合扩大,充满水疱液,经1~2天后,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真皮暴露,颜色鲜红。由于蹄部受到损害,病猪行走出现跛行。有些病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可造成蹄壳脱落,不能站立。在蹄部发生水疱的同时,有的病猪在鼻端、口腔和母猪乳头周围出现水疱。一般经l0天左右可以自愈,但初生仔猪可造成死亡。水疱病发生后,约有2%的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表现向前冲,转圈运动,用鼻摩擦猪舍用具,有时有强直性痉挛。临床症状可分为典型型、温和型和隐性型。
典型型
主要表现为病猪的趾、附趾的蹄冠以及鼻盘、舌、唇和母猪乳头发生水疱。早期症状为上皮苍白肿胀,在蹄冠的角质与皮肤结合处首先见到,36~48h后,水疱明显凸出,里面充满水疱液,很快破裂,但有时维持数天。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真皮暴露,颜色鲜红。病变严重时蹄壳脱落。部分猪的病变部因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化脓性溃疡。由于蹄部受到损害,蹄部有痛感出现跛行。有的猪呈犬坐式或躺卧地下,严重者用膝部爬行。体温升高至40~42℃,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病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停食。在一般情况下,如无并发其他传染病者不引起死亡,初生仔猪可造成死亡。病猪康复较快,病愈后2周,创面可完全痊愈,如蹄壳脱落,则相当长时间后才能恢复。病猪水疱病发生后,约有2%的猪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表现向前冲、转圈运动,用鼻磨擦、咬啃猪舍用具,眼球转动,有时出现强直性痉挛。
温和型
只见少数病猪出现水疱,传播缓慢,症状轻微,往往不容易被察觉。
隐性型
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感染猪能排出病毒,对易感猪有很大的危险性。
病理变化
水泡性损伤是SVD最典型和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水泡性损伤的外观及显微观察与FMD的损伤均无差别。其他病理变化诸如脑损伤等均无特征性。 一般认为感染主要经过二个途径,一是从污染的场地通过有外伤的皮肤直接侵入
上皮组织,增殖后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他易感部位而产生病变。另一途径是经口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道上皮和粘膜侵入病毒,经
血液循环到达易感部位,从而发生水泡性损伤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等病变。
特征性病变在蹄部、鼻盘、唇、舌面,有时在乳房出现水疱。个别病例在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其他脏器无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学变化为非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脊髓炎病变,大脑中部病变较背部严重。脑膜含大量
淋巴细胞,血管嵌边明显,多数为网状组织细胞,少数为淋巴细胞和嗜伊红细胞。脑灰质和白质发现软化病灶。
病原
猪水疱病毒SV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是球形,在超薄切片中直径为22-23纳米。病毒无囊膜,不含脂质和
碳水化合物,对pH3.0-5.0表现稳定。
病毒对环境和消毒药有较强抵抗力,在50度30min仍不失感染力,60度30min和80度1min即可灭活,在低温中科长期保存。3%NaOH溶液在33度,24h能杀死水疱皮中病毒,1%
过氧乙酸60min可杀死病毒。
病毒侵入猪体,
扁桃体是最易受害的组织。皮肤,淋巴结和侧咽后淋巴可发生早期感染。原发性感染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体内经2-4d在入侵部形成水疱,以后发展为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口腔粘膜和其他波分皮肤形成次发性水疱。本病毒对舌,鼻盘,唇,蹄的上皮,心肌,扁桃体的淋巴组织和脑干均有很强的亲和力。上皮病变的发生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细胞死亡和由于皮肤
棘细胞层松解丧失了亲和力;二是细胞内水肿导致
上皮细胞的网状变性。
猪水泡病的病原是猪水泡病病毒(SVDV)。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十五次报告(1991),SVDV归为
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鉴于SVDV与人类柯萨奇病毒(HumanCoxsackievirus)B5型有非常相近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血清学关系,分类报告未将SVDV单独列为肠道病毒属的一个成员,而是将其归为柯萨奇B型病毒之列。
每个SVDV粒子的衣壳由各60个拷贝的四种结构蛋白构成,即1A(VP4,含39个氨基酸)、1B(VP2,含261个氨基酸)、1C(VP3,含238个氨基酸)和1D(VP1,含283个氨基酸)。1A为内壳蛋白,靠近病毒核酸,1B、1C和1D为外壳蛋白。对病毒空壳,1A和1B则以前体蛋白形式存在,即1AB(VPO),故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时只能出现三个蛋白带。TSUDA,T.等(1987)认为1B和1D是诱导中和抗体产生的主要抗原蛋白,而薛景山等(1993)则认为是1C和1D。目前还不清楚准确的中和性抗原位点的氨基酸组成。Seechurn,P.(1990)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SVDV进行的核酸全序列分析奠定了这一项工作的研究基础。
SVDV中心为一条感染性的单股
正链RNA,长度约为7.4kb,其3’端含polyA,5’端非编码区与3B共价联接。该RNA本身兼有mRNA功能。
病毒RNA的复制是通过二种复制中间体在细胞浆内进行的。即分别以
正链RNA和负链RNA作为模版进行复制。病毒RNA首先复制负链RNA,再由负链RNA复制正链RNA,由正链RNA翻译
病毒蛋白,并参与组装病毒粒子。病毒正链RNA编码着一条大的聚合蛋白,它是翻译后被切割成各个
功能蛋白的。结构蛋白和正链RNA及与之共价联接的3B一起组装成完整病毒粒子。病毒在猪肾细胞系上的复制周期为3-4小时。
SVDV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相当稳定。目前的SVD灭活疫苗具有可靠的免疫效力。中和试验、琼脂
免疫扩散试验及
补体结合试验都证实了不同病毒分离株存在着抗原差异,但差异并不大。不同病毒株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结构蛋白之间的差异比较显著。据报道SVDV在细胞上传40代即可发生变异。不同毒株核酸全序列的分析比较也证实SVDV和其他
小RNA病毒一样存在着毒株间的差异。不同毒株的致病力及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也表现不同,但是不同SVDV毒株间在猪体上能交叉保护,目前还没有发现SVDV有亚型分类的报道。尽管SVD与FMD、VS和VES有相似的临诊症状,但其病原之间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相差甚远(见表5-11)。SVDV与FMDV
分类地位相近,但病毒多肽之间没有任何血清学关系。SVDV与人类柯萨奇B5型病毒(CB5)具有非常相近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并且其抗血清可以交互中和这二种病毒。CB5可以感染猪,但无临诊症状。尽管排泻物中可以分离出病毒,但不发生病毒血症。可能发生与SVD类似的脑损伤,但较轻微。猪感染CB5后可产生中和SVDV的血清抗体,但用SVDV攻击后仍可发病。一般可以显示出一定的保护率。从SVDV与人类柯萨奇B型病毒(CB1、CB3、CB4、CB5)在四个结构蛋白上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上看,二者存在广泛的同源性,同源性甚至高于人类
柯萨奇病毒B亚型之间的同源性。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SVDV是CB5的变异株。Metzger,A.A.(1989)甚至把SVDV称作猪的柯萨奇病毒。最新的病毒分类报告也将SVDV归为CB病毒之列。
能够自然感染SVDV的只有猪(包括野猪)和人类。人类受感染后出现类似人类
柯萨奇病毒感染的症状。但人类出现临诊症状的很少见。新生小鼠可通过脑内、腹腔内或皮下接种而感染死亡,而7日龄以上的小鼠则有抗性。实验室内一般通过IB-Rs-2细胞系及新生乳鼠(1-2日龄)来进行检疫工作和繁殖SVDV。在乳鼠体内以肌肉骨胳系统含毒量最高,其次是
脑、
肝、
脾和肠。
SVDV具有抗酸和乙醚的特点。在有1mol/LMgCl2存在的条件下可耐受50℃。SVDV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相当稳定。生猪肉及其制品(香肠等)都会长期携带活病毒,带毒时间取决于周围的环境条件。猪尸体可带感染性活毒达11个月以上。从埋葬感染猪死尸周围的土质中的蚯蚓肠管中仍可分离到SVD活病毒。猪肉产品经69℃15分钟方可杀灭SVDV。
流行病学
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牛和羊与受SVDV感染的猪混群后,可以从其口腔,乳和粪便中分离出SVDV,而且羊体内可以发生SVDV的增殖,但它们无任何临诊症状。
病猪和带毒猪的粪、尿、鼻液、口腔分泌物、水疱皮及水疱液含有大量病毒,通过病猪与易感猪接触,可经损伤的皮肤、消化道等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只密集、调动频繁,往往造成发病率较高。
健猪与病猪同居24-45h,虽未出现临床症状,但体内已含有病毒。发病后第3天,病猪的肌肉,内脏,水疱皮,第15天的内脏,水疱皮及第20天的水疱皮等均带毒,第5天和11天的血液带毒,第18天采集的血液常不带毒。腌肉由于为高浓度的钠离子所包围,肉制品虽成为类似煮过但病毒仍残存,须经110d后才能灭活。
牛,羊与病猪接触,虽不表现症状,但曾有报道牛可短期带毒,绵羊血清中检出中和抗体病从咽部,奶汁和粪便中曾分离出病毒。
SVD病猪及猪肉产品和处于SVD潜伏期的活猪及猪肉产品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牛和羊与受SVDV感染的猪混群后,可以从其口腔、乳和粪便中分离出SVDV,而且羊体内可以发生SVDV的增殖,但它们无任何临诊症状。对于牛和羊能否成为传染源以及在传播中的作用尚无定论,但机械传播是可能的。
SVD的潜伏期为2-6天,接触传染潜伏期4-6天,喂感染的猪肉产品,则潜伏期为2天。蹄冠皮内接种36小时后即可出现典型病变。一般蹄冠皮内接种和静脉接种结果比较规律。处于潜伏期的猪,其皮肤和肌肉中已有高滴度的病毒。与病猪接触的猪24小时病毒即出现于鼻粘膜,48小时出现于直肠和咽腔,第4天处于病毒血症状态,第5天出现初期水泡,经2-3天则破溃。大量排毒源是水泡液和水泡皮。10日龄以上的破溃皮肤仍有很高的病毒滴度。其次是通过粪便和分泌物排毒。感染后鼻腔排毒7-10天,口腔排毒7-8天,咽腔排毒8-12天,直肠排毒6-12天。由于有病毒血症过程,所以所有组织均可成为传染源。 几乎所有SVD都与饲喂污染的食物(如
泔水、洗肉水),与污染的场地接触及使用污染的车辆调运活猪,或引进病猪有关,只有个别次数的暴发原因不明。英国从1972年至1979年共暴发了446次SVD,其中66次是由污染的运输设施引起,74次是由于从污染的场地调运生猪引起,66次是由于饲喂污染的泔脚饲料引起,其次是由于人员流动、横向传播及二次复发等原因引起。实验表明SVD与口蹄疫不同,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很小。感染母猪有可能通过胎盘传染仔猪,因为有人发现康复母猪所产仔猪最早在出生后5小时即可发生SVD,这显然在潜伏期之内。但胚胎移殖不引起SVD传播,即使是来自受感染母猪的卵和
胚胎,也不会引起受体猪感染,受体猪所产仔猪也呈SVD阴性。但是人工使卵或胚胎污染上SVDV,即使是采用
蛋白酶或
抗血清等方法处理以及反复冲洗,也不能完全消除SVDV。
普遍认为皮肤是SVDV最敏感的部位,小的伤口或擦痕可能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其次是消化道上皮粘膜。呼吸道粘膜似乎敏感性较差。
SVD的暴发无明显季节性,一般夏季少发。多发于猪只集中的场所。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传播一般没有FMD快,发病率也较FMD低。
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与口蹄疫、
猪水疱性口炎等区分开来,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加以区别。
病毒分离与鉴定取病猪未破溃或刚破溃的水疱皮,经处理后,颈部皮下接种2~3日龄的哺乳小白鼠。一般在最初1~2代内即可引起感染,实验动物发病死亡。初代分离如呈阴性结果,应继续盲传2~3代,分离毒可用猪水疱病抗血清中和后,接种2日龄乳鼠以鉴定分离毒。如注射猪水疱病免疫血清中和组小鼠健活,病毒对照或用各型口蹄疫免疫血清中和对照的乳鼠发病死亡,则被检病料为猪水疱病病毒,而不是口蹄疫病毒。
荧光抗体试验用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检出病猪淋巴结冰冻切片中的感染细胞,也可检出水疱皮和肌肉中的病毒。
中和试验、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也常用于猪水疱病的的诊断。
生物学诊断:将病料分别接种1-2日龄和7-9日龄小鼠,如2组小鼠均死亡,则为口蹄疫。1-2日龄小鼠死亡,而7-9日龄小鼠不死者,为猪水疱病。如病料经过pH3-5缓冲液处理,接种1-2日龄小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
免疫双扩散试验:待检血清孔与抗原孔之间出现沉淀线且与阳性对照沉淀线的末端完全融合,则判为阳性。
血清中和试验:测定每一份待检血清中的SVDV抗体,需设4排孔,每排孔的内容完全一样。如果病毒被血清中和,细胞不产生CPE,细胞呈蓝色,判为阳性。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
防制
平时的预防措施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本病传入。因此,在引进猪和猪产品时,必须严格检疫。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猪舍、环境、运输工具用有效消毒药(如5%
氨水、10%
漂白粉、3%
福尔马林和3%的热
氢氧化钠等溶液)进行定期消毒。在本病常发地区进行免疫预防,用猪水疱病
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有良好效果,免疫期达1个月以上。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鼠化弱毒疫苗和
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前者可以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共用,不影响各自的效果,免疫期可达6个月;后者对猪可能产生轻微的反应,但不引起同居感染,是目前安全性较好的弱毒苗。除此之个还有灭活疫苗,主要是细胞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后7~10天产生免疫力,保护率在80%以上,注射后4个月仍有坚强的免疫力。
发病时的扑灭措施发生本病时,要及时向上级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对污染的场所、用具要严格消毒,
粪便、垫草等堆积发酵消毒。确认本病时,疫区实行封锁,并控制猪及猪产品出入疫区。必须出入疫区的车辆和人员等要严格消毒。扑杀病猪并进行无害处理。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猪,可进行紧急接种。猪水疱病可感染人,常发生于与病猪接触的人或从事本病研究的人员,因此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以免受到感染。
防止将病带入非疫区。疫区和受威胁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对患病猪待水疱破后,用0.1%
高锰酸钾或2%明矾水洗净,涂布
紫药水或碘甘汕,数日可治愈。试验证明,以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剂的复方含氯制品“抗毒威”,“强力消毒灵”等对本病的消毒效果好,有效浓度为0.5%-1%。
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和康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有良好效果,免疫期达1个月以上。据报道国内外应用
豚鼠化弱毒疫苗和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对猪免疫,其保护率达80%以上,免疫期6个月以上。用水疱皮和仓鼠传代毒制成灭活苗有良好免疫效果,保护率达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