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毒引起、发生在
猪身上的病害。病初可见蹄冠、趾间、蹄踵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站立时频频举蹄,跛行。随后蹄踵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波及趾间,蹄冠。水泡内有淡黄,淡红稍浑浊的液体。严重时局部化脓、坏死,蹄壳脱落,卧地不起,呈爬行状。
病害学史
1966年10月,猪水泡病首先发生于意大利
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泡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
1968年,查明其病原为肠道病毒的一种。
1971年,猪水泡病见于中国香港地区,随后英国,奥地利、法国、波兰、比利时、德国、日本、瑞士、匈牙利、苏联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报道发生该病。
1973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的第20届会议和
国际兽疫局(OIE)第41届大会,确认了是一种新病,定名为“猪水泡病”。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猪水泡病的病原为猪水泡病病毒(学名: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属于微RNA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球形,在超薄切片中直径为20-23纳米,用磷酸钨负染法测定为28-30纳米,用沉降法测定为28.6纳米。病毒粒子在细胞质内呈晶格排列,在
细胞质的囊泡内凹陷处呈环形串珠状排列。病毒的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基因组为单股
正链RNA,无囊膜。
生理特性
猪水泡病病毒在仔猪肾、仓鼠肾原代细胞和猪传代细胞上生长,24小时内在细胞质内出现颗粒,细胞变圆,48小时内细胞单层全部脱落。对牛、仓鼠、豚鼠、兔的肾细胞、牛甲状腺细胞、
BHK-21传代细胞等均不感染。据报道,病毒不同毒株在IBRS-2细胞单层上均可见到蚀斑,蚀斑直径达4-5纳米。
猪水泡病病毒无血凝特性,对环境和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在50℃30分钟仍不失感染力,60℃30分钟和80℃1分钟即可灭活,在低温中可长期保存。病毒在污染的猪舍内存活8周以上。
为害症状
猪水泡病根据症状,可以分为典型、温和型和亚临床型(隐性型)三种:
流行情况
猪水泡病仅发生于猪,而牛、羊等家畜不发病。猪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在猪高度集中或调运频繁的单位和地区,容易造成该病的流行,尤其是在猪集中的猪舍,猪只数量和密度愈大,发病率愈高。在分散饲养的情况下,很少引起流行。该病在农村主要由于饲喂城市的钳水,特别是洗猪头和蹄的污水而感染动物。
病猪、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尿、水泡液、乳汁排出病毒。感染常由接触、饲喂病毒污染的泄水和屠宰下脚料、生猪交易、运输工具(被污染的车、船)而引起。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垫草、运动场和用具以及饲养员等往往造成该病的间接传播。受伤的蹄部、鼻端皮肤、消化道黏膜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病理变化
猪水泡病病毒侵入猪体,扁桃体是最易受害的组织。皮肤、淋巴结和咽后淋巴结可发生早期感染。原发性感染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体内经2-4天在入侵部位形成水泡,以后发展为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口腔黏膜和其他部位皮肤形成继发性水泡。上皮病理变化的发生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细胞死亡和由于皮肤棘细胞层松解丧失了结合力;二是细胞内水肿导致上皮细胞的网状变性。
猪水泡病特征性病理变化表现为蹄部、鼻盘、唇、舌面、乳房出现水泡,水泡破裂,水泡皮脱落后,暴露出创面有出血和溃疡。个别病例心内膜上有条状出血斑。其他内脏器官无可见病理变化。组织学病理变化为
非化脓性脑膜炎和
脑脊髓炎,大脑中部病理变化较背部严重,脑膜含有大量淋巴细胞,血管嵌边明显,多数为网状组织细胞,少数为
淋巴细胞和嗜伊红细胞,
脑灰质和白质出现软化病灶。
诊断方法
猪水泡病的症状无法区分其与口蹄疫、猪水泡性疹和猪水泡性口炎,因此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加以区别。该病与口蹄疫区别更为重要,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下列几种: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