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泉河盆地:是
狮泉河流经的以
狮泉河镇为重要区域的一个盆地,主要位于西藏阿里地区
噶尔县北部,小半在狮泉河镇,大半在其西方的
扎西岗乡。
地理概况
狮泉河盆地海拔4255米。新藏公路通过。
周围是山,狮泉河通过缺口流向印度河。
狮泉河盆地在阿里的巴康塔木切隆山和孔龙琚山之间,是一个长30余公里、宽5—10公里的狭长盆地。
盆地的东南边缘有(朗曲流经的)
加木村(其驻地南方附近有红柳湿地公园)。
这里有
狮泉河镇。1962年前,狮泉河盆地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红柳滩,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狮泉河镇。新藏公路通车后,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于 1966年从噶尔县
昆莎乡迁入此地,狮泉河镇由此诞生。噶尔县政府也于1988年迁到狮泉河镇。
气候情况
狮泉河盆地年平均气温仅0.2℃,最冷时的月平均温度为-12.1℃,极端气温-41℃。这里降水稀少。
盆地在1966年之前是原始生态和气候,在1980年代年降水量只有60—70毫米,极度干旱,植物难以成活;这里风力大,平均每年8级大风天约有113天。1994年起长期有效的造林绿化,大风天明显减少,盆地无霜期从19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长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从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2017年的138毫米。
生态建设
初步治理
昔日的狮泉河盆地,1965年之前,从
加木村到
扎西岗乡,狮泉河两岸50公里长的方圆范围全是原生
秀丽水柏枝(
红柳)灌木林和
锦鸡儿灌丛,面积约15万亩(而2012年11月7日新闻“西藏阿里生物防治沙工程共造林种草15000多亩_中国经济网”说有1.5万公顷即近23万亩),每逢春夏季节,狮泉河盆地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965年之后,阿里基巧办事处、各机关陆续驻扎在狮泉河两岸,由于缺薪少柴、无煤炭等矿物质燃料和可供取暖的电能,为了生活和工作,只能以原生秀丽水柏枝为冬季取暖和做饭的燃料,每年砍伐大量原生灌木。1971年卫星遥感照片显示,该区域(的狮泉河镇东西15公里的范围里)的秀丽水柏枝及
变色锦鸡儿只剩下6万亩;到了1983年,狮泉河盆地的原生秀丽水柏枝灌木林基本灭绝(只剩下一小片,2016年还在,是
加木村驻地南方的红柳湿地),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狮泉河盆地逐步变成了沙漠荒地,风沙日趋严重,出现了“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神愁”的恶劣局面,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在狮泉河镇的干部职工及部队官兵的生存环境。
以前的噶尔县县长尼玛平措说:“当年,噶尔县县城内的道路,每年都需要推土机推沙两次,干部职工每年休假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打水洗漱,而是借铁锹清理自家门口的积沙。”
为改善狮泉河镇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缓解风沙对狮泉河镇居民的危害,阿里地委、行署从1989年开始把狮泉河镇盆地沙害治理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因种的树很快就被夹带着黄沙和砾石的狂风连根拔起吹走,一时找不到好办法,1991年派行署副专员
杨松)相继几次(两次)赴兰州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治理所专家来狮泉河镇考察,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县城风沙形成因素和治理方案》及《西藏阿里狮泉河镇风沙危害与整治规划》,并逐步开始实施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工程,从此,狮泉河镇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拉开了帷幕。1992年,阿里行署在狮泉河开始实施第一期治沙工程,面积约1350亩,施工效果不甚理想,虽然减轻了风沙灾害,但没达到预期目标,它带有试验性质,提供了宝贵经验。邹学勇参与过第一期工程,后来他设计障—林—草—渠的“四位一体”技术体系,取得了成效。(1994年正式开始有效的治沙工程即第2期工程)截至2014年12月,共实施三期生物防沙工程。为了彻底根除狮泉河镇风沙灾害,
邹学勇团队受阿里行署委托,于2004年完成了第四和第五期治沙工程勘测设计。
第四期工程(规划)对灌丛沙地实施造林种草、退化草地人工改良、湿地严格保护,此外还进行土生植物种的恢复试验。由此构成砾石沙障、
班公柳林带、片状
灌木林地、牧草带和辅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增强整体防护功能,全面控制工程区的风沙活动。
20年时间,狮泉河镇生物防沙工程总投入资金达6418.39万元,完成生物防沙面积25076亩,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18999.24亩,种草6076.76亩。2015年实施第四期工程。
除了工程造林,还有义务造林:
阿里林业部门长期在3月的全国义务植树节期间(因高原气候特殊而推后几天)推行义务造林活动,其中,2009年造林规模较大,开展狮泉河镇治沙工程植树造林活动里,参与人数达2万1千人次,植树造林3000亩,13万株,植树品种以
班公柳、
红柳为主;在北京路、繁森路、象雄路的城镇周边植树740棵,其中班公柳240棵、新疆青皮杨500棵,对219国道“八公里”路段的道路绿化进行补植补栽,道路绿化800米,补植树苗300株;(全地区)庭院绿化及单位四周马路旁(房前屋后绿化带建设)102亩,植树20400株,参加植树人员达850人次。
见效明显——
狮泉河盆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风沙带来的危害明显减少,年大风天数大幅减少,气候日趋好转,“风沙围城,飞沙走石,一丈之内不见人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城镇居民生存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实施生物防沙工程后狮泉河镇的无霜期由1994年的83天延长到2014年的170天,年降雨量由1994年的76.5mm增加到2014年的120mm。
另外,2016年之前的20多年植树,也有红柳,而且,有的沟渠旁边自然生长了个别红柳,显示生态得到一定的恢复。
狮泉河盆地是阿里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的重点区域,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矗立在狮泉河镇,情况不断好转。2013年7月西藏林业厅新闻:实施生物防沙工程后,狮泉河镇的无霜期由1994年的83天延长到2013年的170天,年降雨量由1994年的76.5毫米增加到2012年的130毫米。2018年4月西藏林业厅新闻:(1994年起)24年来,这里通过工程项目造林和义务植树两种方式,累计造林3.4万亩,植树500余万株,风沙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狮泉河盆地无霜期从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长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从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目前的138毫米。
再上台阶
陕西援藏的噶尔县书记
温江城把人工种草成为解决噶尔县农牧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2005年春从原单位争取了49万元资金,购买了种子、地膜等等,从家乡聘用农牧业技术员(韩俊文)和几个顾工,来到噶尔县,在
昆莎乡噶尔村(后改名
噶尔新村)开展种草实验,温江城—
韩俊文团队最终选定了
紫花苜蓿作为牧草及防沙治沙植物重点推广种植(这改进了盆地相关工程点的生态)。2014年,韩调到噶尔县林业局全面负责林业工作,后来成功地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引进
青海杨进行种植,开创性地提出沟状式种树法(防风又利于灌溉)。
狮泉河镇的城区绿化美化一直在小规模进行,但所种品种仍为
班公柳之类的
小乔木,而且长期实行“乡土树种为主,引进适生树苗为辅”的原则;2009年确定“北京路、繁森路、象雄路”为年度狮泉河城镇周边绿化街道。
2016年8月,以噶尔县委书记
高宝军(陕西省援藏干部)为班长的噶尔县党政一班人,成立由县四大班子成员为组长副组长的绿化工作专班(依据高宝军此前担任普兰县三年书记期间从陕西移植6百多株毛头柳到海拔3850-4200米的
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及三个乡镇和部分寺庙而全部成活并长势良好的成功经验),下乡村、入农户、测水质、验土壤,组织技术人员到气候条件与阿里相似的青海、甘肃、内蒙古和陕北等地综合考察,求教于园林绿化专家,并多次召开论证会进行讨论,历时四个月编制好《 噶尔县绿化工程规划设计》。2017年春季,在他的带领下,按照“城市田园化、街区景观化、单位园林化、村镇绿荫化、小区公园化”的“五化”理念,采取“种大树、大种树”和“精植花、广种草”为主的试栽试种路子,噶尔县狮泉河镇城区19条街道、5个公园广场、40多家机关庭院总计栽植毛头柳、
青海杨、
国槐、
山杏、
云杉等10类树木6.1万棵,种植波斯菊、月季、蜀葵等花草9类5万多平方米。如今,走进街市,一排排毛头柳在街头。2017年9月,在新栽苗木中,毛头柳、班公柳、榆树、国槐、新疆杨和山杏的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青海杨和红柳的成活率是90%以上;云杉、雪松和沙棘的成活率也在80%以上;2019年2月,两年来新的绿化工程,包括青海杨、毛头柳等的10多类树42万余株,越冬两次或一次的,成活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