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制片人
独立电影的制片人
制片人是将点子付诸现实的人,他们同时也是说服电影公司投资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制片人要将项目撮合到一起,利用所有创造性元素,并处理电影制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那些积极的制片人可能面对的都是各种未知的问题,但通常来说最常见的职责有:雇佣编剧,把剧本卖给制片公司,签约主要演员,作影片预算,组建一个拍摄团队,确保拍摄及时完工等等。制片人,不仅要整合并参与编剧、制片、导演三方面工作,并几乎完全掌控着作品的最后成色。独立制片人,一般来说,指在大片厂体系或主流商业电影制作体制之外,从事影片制作的制片人。
简介
独立电影制片人,就是指独立电影的制片人
独立电影就是由个人或团体(包含公司)发起制作的成本相对较低的电影,该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依赖于专业商业公司或制片厂,拍摄制作相对比较自由。
独立电影题材不限,即可拍商业片,也可以拍艺术片。其发行方式同专业商业电影发行有些不同,一般规模比较小,但审核同其它电影一样,在国内只要不违法违规就行。独立电影有权利参加任何电影奖项,即使是学生实习拍摄的这种小短片都可以,但有没有资格参加,要看你拍摄的怎么样了。出名的有《百万宝贝》和《美国往事》。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Hollywood。当时的Hollywood由所谓“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了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背景介绍
如果一个制片人发现很难通过制片厂得到支持,但仍然觉得他的东西有拍的价值,就必须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因为制片厂制作的影片花费平均都在3千万美金以上,制片厂不会对那些只能收回1~2百万美金的影片制作感兴趣。所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地区的独立制片的影片越来越多。“独立”在制片产业里有多种含义。一般来说,“独立”可以指任何不直接附属于主流电影公司的制作公司,或者“独立”也可以是小型工作室或者一个个体制片人。我们在这里说的是独立制片人,一个独立于大片场制度之外自行寻找投资的人。投资来源可以是银行,企业家,大款朋友甚至是亲戚。这里阴暗的一面是许多人投资电影是出于不正常心态。比如,许多人只是寻求电影刺激和表面绚烂的一面。独立就意味着虽然制片人还是从工作室拿钱,但他们保留了对项目的整体控制。
当一个片子完全是独立制片,制片人就有更多的掌控权也能把权力散发卖给各种公司和组织。一个制片人如果保持了项目各项权利就能单独和各个剧场做发行交易。当保留发行权的时候,制片人就能拿到影片更多的进帐。
独立于工作室之外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节约很大部分资金。制片人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自己为影片考虑做决定,而不用总是顶着工作室的压力。如果工作室介入,那制片人就总是被工作室监控着;每一点点小的跟钱有关的决定都要等到他们说ok。但是独立制片人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可花因为她自己做预算也知道投资人给了多少。
对于一个被看好的片子来说,最后肯定是要收回工作室投进去的所有的钱。对于工作室制作,回报必须是至少3~7倍于付出。另一方面,一个独立制作可以收获的只是小利润。制片人和发行商共同建立这种形式而在这之中制片人可以直接从项目收入里提取回报。在后一种模式下,影片的成功能给制片人带来多得多的收益。低成本电影或者改编剧本一般都采用独立制作。工作室只寻找高保险系数的票房炸弹。那些觉得没有工作室支持就做不了好东西的只要看看“女巫布莱尔”或者“男孩别哭”就行了。
只要制片人看好这个片子即使没有工作室支持也一定能做出来。
对于独立制作来说,口碑对电影的成功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作品的主要因素,很现实的就是工作室拿几百万美金的宣传费对于独立制片很难。“女巫布莱尔”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瞬间传开。被看作是近年来最惊悚最新颖的作品。介于这样的赞扬以及制作团队富有创意的网络市场宣传,影片卖出以后一上线就有压倒性票房。还有“男孩别哭”,虽然上线票房不是很高,但是拿到几项奥斯卡提名和一个奖项以后,上架和碟店出租的收入都很可观。
前期制作
“一切都从文字开始,一个想法可以有多种途径产生,但一部电影开始成形只有在付诸纸面以后。”记住这点,就不难理解制片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他们的电影选择一个编剧。 要找到什么编剧已经写过什么样的剧本,可以查阅网站美国编剧指南(即WGA,WritersGuildofAmerica),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即AMPA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和电视艺术学会(即ATAS,AcademyofTelevisionArtsandSciences),他们都有逐年出版的剧本清单。当然出名的编剧要价更高,因此独立制片人可选择的范围就要看承受能力。
只有选定好编剧以后才可以正式开始,首先制片人和编剧要达成一致以免后面产生分歧。其次,编剧要被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由来发掘各种情节和角色的可能。制片人必须参与这个过程,但是参与的程度要双方协定。一般初稿在16周后完成,然后交由制片人评论、提出改进意见。除了对情节角色提修改意见,制片人要总揽剧本所预计的开销。可能需要制片人提议删改一些场景来减少可能带来的花费。
一般定稿以后,编剧就开始别的项目。但是也有很多例外,特别是改编剧本。或者某些是导演要求继续同编剧合作。这种方式会带来好处还是灾难就要看参与的人本身了。
前期是影片成功的最重要阶段。这时期制片人要承担广泛的管理责任,为创作和资金打下基础。这时期为全体主创人员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为影片制定一些项目方针是很明智的。这个方针应该至少包括三步,第一定下项目的目标,并且要详细说明保证全体人员达成一致。
第二步是估计观众市场潜力。预期观众群的特征将非常有助于预算开支。这些估计可能十分复杂并且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可靠,但能够帮助决定最有效的传达方式并保证计划的效率。
最后一步是考察选题。GorhamKindem:“相对于仔细检查关键问题和激起合理的争论,仔细研究选题能够区分有帮助的和误导的信息。”
制作过程
事实上,制片人并不是真正需要在现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除了制片人。在与不在现场的制片人有非常大区别。如果从来不露面突然出现的话会让制作班底觉得是个陌生人。如果总是在工作场合,大家会像对自己人一样对待他,坦诚的说出自己的担忧,许多可能造成问题的隐患就很可能避免了。 制片人是员工和导演、摄影之间的纽带。他们在拍摄中收到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任何想更多参与制作过程的制片人,与员工建立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作过程中(TheProductionProcess),制片人要慎重处理公众传媒关系,并且在任何文字材料发表前审查所有报道以免出现错误和公众误导。
大多数时候电影的意图都被曲解了,一个和影片不相干的人来写的报道是不能忠实描绘的。因此制片人需要在制作过程中跟媒体活动协调。在任何负面或不真实报道发出前及时纠正,制片人要掌控局面。
整个制作过程制片人要密切与工作室沟通。让工作室知道影片进展情况很重要,更加是要让他们不接近导演。让导演脱离工作室压力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因此,如果制片人能让工作室信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那么导演就能够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影片本身。
导演关系
很明显,制片人和导演的关系(TheProducer/DirectorRelationship)对一部成功影片至关重要。虽然制片人在制作中扮演着非常紧要的角色,但工作室不一定这么认为。事实上,制片人的报酬比导演少的多,并且工作室决定一部片是否上马的时候制片人也不起决定作用。因此,制片人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到一个适合又能承担起的导演。 有这么一小撮导演是被认为”bankable”(大概是只有银行才负担的起的意思吧),意思是许多工作室都更愿意启用这些人因为基本上只要有他们的名字在项目上基本就有了成功保障。但是,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执导每一类影片,无论多么天才的人。制片人必须高度慎重的是什么人拍什么东西。因此决定胜败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制片人给这个项目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导演。
随着前期工作开始,制片人和导演应该密切配合协调制作流程和制定整个活动范围。一开始就应该达成一个共同的意向。如果一个导演一开始就是带着追名逐利的私心来的那对影片来说注定是个灾难。
制片人和导演必须有个共同目标,做一个他们共同看好的东西。肯定在这两人间要产生分歧和兴趣差别,但他们应该讨论并找到一个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两个人应该共同决定所雇用的演职人员,以及拍摄地点和众多基础工作。在拍摄进程中,制片人在导演无法管辖的领域非常有用。当导演忙于自身责任时,他来应付工作室,监督员工和他们的工作,处理媒体新闻等等。
制片人在拍摄中给与导演的客观建议也极为重要。对导演来说由制片人打理日常事务并客观看待所有是很有帮助的。在影片逐渐成型中,制片人的客观观点能够及时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矛盾。一般时候当所有人眼睛都盯着镜头的时候是看不到这些隐患的。制片人的观点应当适合表演及技术两方面的要求。
后期制作
电影完工后,演员回家,但制片人的工作仍在继续。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不过一般是28~32周时间或更长。一开始导演雇来的剪辑师会承担大部分工作。 一般来说导演和剪辑师之后制片厂介入就常常会产生争论摩擦。这时候制片人就要来区分创作和影片的资金考虑并找到一个双方满意的折中。
制片人可能参与导演、剪辑甚至一些合成工作,但大体来说,导演,剪辑,合成师是主要的。如果有需要,制片人可以继续提供帮助或剪辑中的建议。如果制片人没被要求参与,他必须暂时避开给其他3人创作空间。当最终版完成时,制片人才最后走进来审视“自己的”片子。
整个后期过程中,制片人都必须牢牢把握预算。虽然后期预算已经在计划内,但后期的费用很可能超出,如果不仔细处理。在当今社会的主流工作室,后期的花费一般都超过1百万美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剪辑师合成师的费用日益增长。因为一般都只有3个人(或4个加制片人的话)在做这个阶段工作,因此时间需要更多。但时间并不是预算超标的主要原因。在当代,剪辑师和合成师被看作是在最后阶段能够赋予影片生命的人,因此他们已经比从前的要价高出了很多。制片人必须仔细把握这个支出并且及时通知工作室。
宣传与发行
一旦影片完工,发行(DistributionandAdvertising)的任务艰巨。由于某些因素,电影发行一直是制片人较难有效介入的一个领域。制片人的观点往往不能很好的传达给发行商。制片人能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诚恳。因为制片人对自己影片的了解远多于市场代理。这样,才有望提供一种更有效的销售模式。 工作室通常有许多部影片同时制作,即使在完工之后想要得到支持也很困难。即使是一部很棒的影片,没人知道也白搭。一个好制片人应该竭尽全力让他们的片子得到正确的推广。参与发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制片人在此又成为一个纽带,连接制作影片的人和市场发行人。
主流电影发行方跟影片收入分账。工作室通常和主流院线及独立私人院线协商分账。一般来说都是工作室拿90%,院线拿剩下的10%。
逐渐的院线的利润在增加同时工作室收入也在增长。在发行的初步,剧院之间会以档期和放映时段来竞争。那些认为火爆的影片将会大量发行并且在全国各影院最好时段上映以得到最到利润。
一个与制片人息息相关并越显重要的洽谈方面就是电影的“周边”。这些周边包括所有从T恤玩具唱片明信片玩偶到游戏。制片人与这些发行商的协商能够更长远的增加一部成功影片的收益。
一个想要协助市场推广的制片人,广告宣传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制片人对宣传策略了解的越多就能做得越到位。跟所有事情一样,越积极越有闯劲的制片人才能在市场推广上取得好成绩。从推广初始到广告策略,制片人应该一直对影片所吸引的观众群有很清晰认识。
她应该是最了解影片的人,同时也是最希望带来最高回报的人。只要记住这些,影片的宣传就能够有一个更针对的策略,也就能节约时间金钱。另一方面,一个制片人必须尝试找到一个方法打通各社会阶层;越多人进电影院越好。决定怎样宣传必须有一个最精准有利的计划。
跟影片的其他方面一样,工作室同样会给一个宣传的最后期限。不幸的是,这样的期限给修改带来很大困难。有许多例子就是广告预告片都已经打出来了但是制片人已经没有机会修改了。制片人必须在期限内全程监督宣传制作,这样才能在期限结束前避免修改。最后一个制片人必须非常注意的领域就是影片的海外发行。在近些年,海外收入(北美以外地区)已经占到了影片总利润的50%以上。
海外发行商在电影开拍前就有可能对制片人来说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商会预付给制片人一部分资金来取得发行权。发行商在电影完工后也可以垫款。但无论哪种情形,制片人都可以用这笔钱来支援影片,然后发行商可以从制片人的利润中得到补偿。
海外发行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递增的经济来源。无论是独立制片人还是具备工作室背景的,都应该尽可能的扩充海外支援,但是必须注意要与各国的发行商单独打交道。这看似是一种无休止的工作,但各国都有他们各自的发行方式和利润分成,因此必须是个别对待。如果正确处理那么海外发行收入很可能占影片总收入的大半。
评论
某人总结:制片人是冒险者,抓住一个想法,运作,并说服其他人跟从。制片人是电影工业的基石。他们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并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训练来参与这场游戏(除开社会活动能力)。
他们永远在思索尝试卖出产品,并永远在寻找那个能够引起共鸣的好题材。许多制片人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都是从做助手开始,其他的来自各个职业,比如导演,演员,管理,法律等。还有一些只是从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简单想法开始,他们的经济来源可能是家庭或其他。
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制片人意味着你必须自信,坚持并愿意全身心投入你的项目。制片人是最初开始并完全收尾的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0 11: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